2023年12月14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量解读及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每年规格最高的经济领域政策会议,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并且整体对于明年的经济展望是积极的,态度是鲜明的。在强调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的四大挑战的同时,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明年九大经济工作任务中,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还涉及到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生育支持政策和银发经济等经济内部结构问题。整体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以稳为主,重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十足。 我们联合宏观和行业研究团队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带来的市场影响和投资机会展开深入解读,供广大投资者参考。 策略:坚定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宏观:怀揣希望,迎接曙光 环保与公用事业:看好能源、煤炭以及高股息资产 传媒:春节前选股思路在于超跌反弹,大环境对传媒比较友好建筑建材:下游的基建、地产定调比较明确,整体稳健偏积极轻工:国货加速崛起,出海大有可为 有色金属:产业升级背景下把握新兴领域机会,国企改革深化关注有色央国企提质增效 计算机:关注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和数据经济三大主线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策略事件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林荣雄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0010001 linrx1@essence.com.cn 袁方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0080004 yuanfang@essence.com.cn 周喆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1060003 zhouzhe1@essence.com.cn 焦娟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16120001 jiaojuan@essence.com.cn 董文静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2030004 dongwj@essence.com.cn 覃晶晶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2080001 qinjj1@essence.com.cn 罗乾生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2010002 luoqs1@essence.com.cn 杨楠分析师 SAC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2060001 相关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坚 2023-12-13 定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透视A股:周度全观察 2023-12-12 政治局会议:如何解读?定 2023-12-10 价有何影响?天不变道亦不变——2024 2023-12-05 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透视A股:周度全观察 2023-11-29 yangnan2@essence.com.cn 内容目录 1.策略:坚定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3 2.宏观:怀揣希望,迎接曙光5 3.环保与公用事业:看好能源、煤炭以及高股息资产6 4.传媒:春节前选股思路在于超跌反弹,大环境对传媒比较友好6 5.建筑建材:下游的基建、地产定调比较明确,整体稳健偏积极7 6.轻工:国货加速崛起,出海大有可为8 7.有色金属:产业升级背景下把握新兴领域机会,国企改革深化关注有色央国企提质增效 ..............................................................................8 8.计算机:关注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三条主线9 1.策略:坚定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策略-林荣雄(SAC编号:S145052001000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每年规格最高的经济领域政策会议,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并且整体对于明年的经济展望是积极的,态度是鲜明的。在强调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的四大挑战的同时,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明年九大经济工作任务中,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还涉及到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生育支持政策和银发经济等经济内部结构问题。整体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以稳为主,重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十足。 不同于前两年反复提及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当前对于经济形势的困难,会议总结为“四大挑战”,特别强调了风险隐患和产能过剩问题,前者显然集中在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后者则可能指的是基建地产相关的传统经济领域,也可能包括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同时,在点明当前内循环不畅通的同时,对外部环境严峻的相关措辞比往年有所加重。可见政策方面对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了充分、全面和客观的认识。会议中对于明年政策的总基调依然是以稳为主,而其中的“进”和“立”,结合通告中淡化了对于增速和总量的表述,并重点突出了“稳”、“巩固”、“结构”等字眼。我们认为“进”和“立”可能并非是对应经济增速,而更有可能是指在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上更加积极有为。从这一点上看,防范风险、注重质量、改善结构才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高层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十足。 财政政策方面,通稿的表述是较为积极的,明年财政政策大概率进一步发力,而其中“财政政策空间”可能是指专项债券、减税降费、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进一步发挥效用,综合来看,明年政府层面财政发力的动力可能会比较强。当然,“提质增效”的表述也意味着,明年不会为了刺激经济而搞大规模财政支出,对于赤字率的设定也可能比较克制。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与价格水平预期的匹配意味着央行会重视通胀目标,充分有效发挥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节功能。而我们认为结构层面是明年货币政策的亮点,通稿中特别提及了要“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并在支持的领域中新加入了“数字经济”。整体来看,明年的货币政策应该发挥着与财政政策打配合的作用,更关注结构的精准和发力的有效,而非总量的多少。“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此前提出“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时就被反复提及,其内涵在于在各部门制发政策文件前,对政策文件内容和出台时机等开展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推动各部门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问题,维护好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 通稿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强调,意味着明年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联动会变多,政策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也更受重视。再结合对于舆论引导的特别关注,这体现了另一个层面的一致性,即民众认知和宏观政策方向的一致性,明年的经济面对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是重中之重。 在明年九大经济工作任务之中,2021-2022年都把扩大内需放在第一位,而今年则把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首位,与前文所讲的重视高质量发展形成呼应。 通稿中的新表述“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认为,明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命科学、量子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大力发展。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通稿中明确提及的“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是值得重视的,中国创投行业是为数不多能真正帮助实业、产业发展的行业,这也体现了高层希望资本市场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将更好地发挥枢纽功能,加大对实体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 通稿中重点提及了“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并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这里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的消费潜能,第一是新型消费的培育,包括“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第二是传统消费的稳定,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第三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尤其是第一点对于“新型消费”的新提法值得关注,消费的新增长点往往也对应了资本市场的新方向。 投资方面,通稿强调了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是要让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另一方面要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通过让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前面提及的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内循环还存在堵点,因此外需和外资的支持是明年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来稳定外资、吸引外资依旧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对外政策的重心。“外贸新动能”的表述则是指“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这体现了我国外贸的主要转型趋势是实现从“低成本”到“高增值”的转变,我们认为明年在外贸新动能的支撑下,出口有望维持韧性。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需要防范化解的重点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三个方面,其中对地方债务风险并未着墨过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化解手段,另一方面,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才是重点,如前所述,明年社会投资还需要政府投资的带动。 房地产风险仍是重中之重,本次会议未提“房住不炒”是因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然发生变化,现在的矛盾不是“炒房”而是“房价下跌”。对这块风险的化解则是双管齐下:短期充分满足房企的流动性需求(融资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长期通过“三大工程”的推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会议虽未提及“房住不炒”,但也没有出现与需求侧相关的表述,比如此前出现过的“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本次也并未出现。 另外,对于A股定价层面,我们认为对于整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就是两点,第一个是高度的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调,定力是十足的。第二个就是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对于经济层面的舆论引导,后续可能会加强。 在12月8号的政局会议之后,整个二级市场都围绕着这个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展开了解读,认为明年可能在稳增长方面的动作会比较多。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态,可以明显的看到高质量发展的意味还是比较浓厚的。显然跟此前市场上围绕着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一个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三点: 第一点是对于市场关注的房地产领域,它其实是划分在了化解风险的这一个章节,并没有纳入到扩大内需的章节。那么在扩大内需当中提到的是什么?围绕着新能源车、电子产品等这些大宗消费,以及智能家居,国潮等这一些小品类的消费。政策对房地产的表态是正面积极的,但基于定价的角度来看,目前还很难明确基于此会有一波围绕着房地产反转的定价。第二个从宏观政策的层面来看,突出了财政政策的作用,相对来说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的可能还是围绕着结构领域来进行展开。而财政政策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高层还是非常注重财政的持续性,所以整体而言,对于明年的财政赤字率的空间,不宜给予太多的联想。可能在整个财政需要发力的时候,财政才会进行整个赤字率层面的突破。第三点,就是整个对经济大环境的认知观察,首先回升向好是一个基本判断。关于内外部问题,跟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来看,应该说对国内的环境稍显乐观,但是对于国外的环境采取的是更加谨慎的预判。 我们认为后续市场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要想出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行情,核心的定价要素从此前关注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