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29.8亿元,同比+53.9%; 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5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5.2%。其中单Q2实现收入117.9亿元,同比+43.9%,环比+5.4%;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20.7%,环比-1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15.1%,环比+5.4%。 量:储能+动力销售齐开花,实现高速增长。23H1,公司实现锂电池销售21.6GWh,同比接近翻倍增长。经测算,单Q2实现锂电池销售11.6GWh,环比小幅增加。结构上,储能电池销售约4.8GWh,储能装机需求在碳酸锂价格企稳后,于Q2显著恢复;动力销售约6.7GWh,主要受益于国内大客户端放量。 预计2 3H2 伴随着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降,储能需求持续修复,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新增产能落地,预计销量领先行业增长, H2 实现出货超16GWh,对应全年销售约25GWh;动力端需求季节性较强, H2 将显著优于H1,预计销量伴随行业增长, H2 环比+40%以上,对应实现出货超17GWh。对应全年出货超30GWh。公司年内储能、动力销量均实现高水平增长,成长性趋于清晰。 价:受原材料跌价影响,电池价格快速下降。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3H1公司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其中Q1碳酸锂均价约40.4万元/吨,Q2碳酸锂均价约25.5万元/吨,降幅约15万元/吨,导致公司电池产品价格受锂价联动影响环比下滑。经测算,23Q2公司储能电芯均价约0.75元/Wh,环比-0.1元/Wh; 铁锂动力电芯均价约0.85元/Wh,环比-0.1元/Wh。然而,受汇率波动影响,三元软包电池均价或逆势上涨,利润空间增大。 利:成本端压力骤减,盈利能力成长性兑现。23Q2,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经测算,其中碳酸锂贡献利润约0.3亿元,参股公司贡献利润1.0亿元,对应储能+动力产品实现利润约5.6亿元,环比+101%。其中,Q2储能产品单位利润达0.04元/Wh,动力产品单位利润达0.03元/Wh,较Q1均存在显著增长。经测算,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万元/吨,对应锂电池成本下降约0.5分/Wh(0.005元/Wh),公司通过技术降本、优质客户导入、供应链整合等途径实现降本,成本下降幅度超过价格下降幅度,降本增效撑起电池产品利润空间,体现利润端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2.50元、3.32元、4.48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5倍、11倍。公司规划目标积极,改革动作、新增产能持续落地,看好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锂电池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指标/年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关键假设: 假设1:受益于锂电池价格下降,全球储能装机需求维持高增,2023-2025年公司储能电池销量25GWh、40GWh、55GWh。 假设2:公司动力锂电池市占率较2022年提升,2023-2025年达到4.7%、5.4%、5.7%,对应动力电池出货约30GWh、45GWh、60GWh; 假设3:随着碳酸锂价格下降、出货结构变动,2023-2025年公司储能电池单价0.75元/Wh、0.65元/Wh、0.60元/Wh,动力电池(不含软包产品)单价0.85元/Wh、0.75元/Wh、0.70元/Wh,高端软包产品单价1.00元/Wh、0.95元/Wh、0.90元/Wh; 假设4:随着公司降本增效,2023-2025年公司电池产品毛利率逐年提升;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表1: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8.7亿元(+48.4%)、708.7亿元(+31.6%)和871.2亿元(+2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45.5%)、67.9亿元(+33.0%)、91.6亿元(+34.8%),EPS分别为2.50元、3.32元、4.48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5倍、11倍。 综合考虑业务范围,选取了锂电池行业3家上市公司作为估值参考,其中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为锂电池行业龙头,已实现全球化布局,体量较大,且多品类覆盖;珠海冠宇为消费锂电供应商,体量相对较小。 表2:可比公司估值 从PE角度看,公司2024年估值为15倍,行业平均值为20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伴随公司未来储能、动力客户持续开拓,出货维持高水平增长,看好利润端进一步的弹性释放,给予2024年2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66.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