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刊) 2月金融新规概览 银行卡业务提供了便利。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监管指引》《关于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五篇大文章”仍为金融服务重点 承接2024年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取得的成果,监管机构继续发力。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并表示将围绕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制度建设与服务创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体系化引导绿色金融发展。 三、“五篇大文章” 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国家网信办发布《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财政部等6部门发布《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 财政、金融、产业协同进一步加强 从近期政策文件与监管新规的发布节奏和内容来看,财政、金融与产业间的协同进一步加强。围绕工作目标,均配套提供一揽子财政支持、货币政策工具、产业行动方案、金融监管引导、部门间协同机制等,显著强化了政策一致性。 1、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再“落子” 1、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再“落子” (续) 一、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强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趋势一:围绕“五篇大文章”场景提供针对性的资本市场支持,重点发力科技金融 《实施意见》提出的制度创新和各项举措不仅是监管政策引导,更预示着未来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方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处于增长与发展的前沿,可用信息、产品服务体系、业务模式等均无法复用原有经验与资源,需金融机构深入研究产业规律与主体特点,探索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加强金融创新能力。 2024年,证监会已围绕“五篇大文章”颁布了多项政策规则。本次《实施意见》作出了系统部署,并针对每个场景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工具创新与支持措施。特别是针对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出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股权激励和并购重组机制等具体举措,通过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二、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金融机构需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健全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机制,丰富管理工具,构建与创新相适配的风险合规管理能力,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趋势二: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 《实施意见》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政策和工具层面的创新,更聚焦于深层次的制度改革。例如,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以及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等。 加大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投入 知识普及宣传与人员培训 2、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规范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管理 2、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规范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管理(续) 完善集中度风险管理体系 集中度风险管理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 3、信托行业迎新规重点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 3、信托行业迎新规重点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续) 一、业务转型与发展战略调整,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随着《意见》的落地,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完善信托监管制度体系,加强信托公司监管,信托行业的发展格局将迎来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严监管环境将倒逼信托公司开展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进一步回归本源,从“以销售产品为主”转向“提升投研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以维护受益人利益为主”,努力探索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发展模式。 全面强化信托行业监管 目前信托行业正经历外部竞争加剧和内部业务转型的挑战,预计监管部门将依据《意见》展开新一轮严监管举措。本次《意见》从严格信托公司市场准入监管、加强信托公司持续监管、加强信托业务全过程监管三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规范公司行为,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也有助于信托公司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体系。 二、坚持稳健审慎经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调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信托企业的业务转型意味着业务逻辑的变化,风控逻辑也将随之变化。管理者需应对机遇和挑战,自觉在法律 化公司治理、杜绝滥用股东权利、规范开展各种业务、严格落实信托产品适当性管理与信息披露要求。 2024年多家信托公司风险化解工作迎来实质性进展,根据1月份信托公司公布的未经审计业绩数据,信托公司的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预警和早期干预,严密监测金融同业通道业务、非标资金池业务、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信托业务风险,严防风险积聚爆发。对风险严重、不具备救助价值的信托公司,依法推进破产。加快存量高风险信托公司风险处置。 4、国家网信办出台办法加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 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合规审计的两种情形 4、国家网信办出台办法加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续) 5、中央一号文奏响乡村全面振兴新乐章 5、中央一号文奏响乡村全面振兴新乐章(续) 1、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创新 财政金融联动,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6、六部门发文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续) 趋势一: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经营主体的扶持 把握政策机遇,加强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 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经营主体,由于规模小、资产少、可得信息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金融机构对其经营状况和风险进行评估后往往不愿提供融资支持,因此在市场中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办法》将融资担保金额上限提升至1,000万元,并对500万元以下的融资担保提出了明确的比例要求,这扩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范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其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金融机构应充分把握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规范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之间的合作,创新产品与服务。一方面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借助担保机构的专业优势和风险分担机制,共同为小微企业和“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将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防控协作,通过收集与分析客户信息、信用状况、经营数据等,深化对于服务群体的理解,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防控工作的协同,优化风险防控效果。 趋势二:严格控制担保代偿风险,规范代偿资产处置与损失核销 《办法》规定提高限额的同时强调了保前评估、保后管理和代偿追偿等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公共属性,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又将财政资金风险降低至可控制水平。同时,《办法》还规范了代偿资产处置和损失核销的要求,并要求报告相关情况与专项审计报告。 附件:近期金融重点新规清单 附件:近期金融重点新规清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