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1月6日-1月12日)机器人指数跑赢大盘。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7%,跑赢上证指数5.0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5.7个百分点;国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2%,跑赢上证指数4.5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3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5.2个百分点。 英伟达CES2025展会发布机器人领域新技术。1月7日,CES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开幕,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多项最新技术成果:1)Cosmos模型:经过2000万小时视频训练,聚焦物理动态,可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虚拟世界状态、用于教导AI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帮助开发人员进行AI训练,未来该模型将在Github开源。2)Omniverse物理仿真平台:在Omniverse里,用户可以模拟出一个高度还原现实的三维世界,每个物体的受力、碰撞都贴近真实。用户可以直接在Omniverse中构建三维场景世界、再用Cosmos模型生成合成虚拟环境、最终用于人工智能训练。 3)汽车处理器Thor: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计算能力是上一代汽车处理器Orin的20倍,同时Thor也适用于传统机器人。除新技术外,在开幕式上黄仁勋还公布了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伙伴,其中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傅利叶、银河通用、宇树科技和小鹏六家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列。 马斯克透露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更新Optimus进展,并预测产量未来两年每年翻10倍。1月8日,马斯克在最新连线采访中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是2026年生产5-10万个人形机器人,然后2027年将再增加10倍(最高有望达到百万级别)。先前马斯克在一次游戏直播时曾称,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更新Optimus进展,目前整体进展顺利,团队表现出色,大约到2025年第二季度,FSD将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 OpenAI进军机器人领域,启动硬件人才招聘。1月11日,前Meta AR眼镜硬件负责人、现OpenAI技术人员Caitlin Kalinowski透露,OpenAI的机器人团队正致力于解锁通用机器人,目前OpenAI开放了三个与机器人硬件相关的职位:系统集成电气工程师(机器人方向)、机械产品工程师(机器人方向)、TPM经理(机器人方向),招聘信息显示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OpenAI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美格智能高算力AI模组助力高通平台首款人形机器人面世。CES 2025展会上,美格智能的合作伙伴阿加犀联合高通,首发了人形机器人原型机Ultra Magnus,其主控制器搭载了2颗美格智能的SNM970高算力AI模组,单颗算力达到48T,累计AI算力接近100T,为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控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四川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天行者1号将于3月进行部分量产。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公司于去年底推出了四川首台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在推出原型机后,下一步天行者1号将接入电子皮肤等功能,使其智能度和稳定度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3月开始进行部分量产。 融资动态:1)傅利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2)农业机器人企业中科原动力宣布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公司新能源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量产、推广以及开拓全球市场。 相关标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端核心环节:1)丝杠及设备,标的包括贝斯特 (300580)、五洲新春(603667)、北特科技(603009)、恒立液压(601100)、秦川机床(000837)、鼎智科技(873593)、日发精机(002520)、浙海德曼 (688577)、华辰装备(300809);2)减速器,标的包括绿的谐波(688017)、双环传动(002472)、中大力德(002896);3)传感器,标的包括汉威科技 (300007)、东华测试(300354)、柯力传感(603662);4)电机,标的包括鸣志电器(603728)、伟创电气(688698)、步科股份(688160)、禾川科技 (688320);5)执行器总成:拓普集团(601689)、三花智控(002050);6)机器人本体,标的包括博实股份(002698)、优必选(9880)。 风险提示: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机器人公司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1行情回顾 本周(1月6日-1月12日)机器人指数跑赢大盘。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7%,跑赢上证指数5.0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5.7个百分点;国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2%,跑赢上证指数4.5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3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5.2个百分点。 图1:机器人指数行情回顾 表1:机器人各细分板块行情回顾 2产业动态 英伟达CES2025展会发布机器人领域新技术,6家中国机器人企业成为合作伙伴。1月7日,CES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开幕,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多项最新技术成果: 1)Cosmos模型:经过2000万小时视频训练,聚焦物理动态,可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虚拟世界状态、用于教导AI理解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帮助开发人员进行AI训练。Cosmos模型分为Nano、Super、Ultra三个大小,Nano用于低延迟和实时应用,Super用于"高性能基线"模型,Ultra用于最高质量和保真度输出,参数数量从40亿到140亿不等,未来都将在Github开源。 2)Omniverse物理仿真平台:在Omniverse里,用户可以模拟出一个高度还原现实的三维世界,每个物体的受力、碰撞都贴近真实。用户可以直接在Omniverse中构建三维场景世界、再用Cosmos模型生成合成虚拟环境、最终用于人工智能训练。 3)汽车处理器Thor: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计算能力是上一代汽车处理器Orin的20倍,同时Thor也适用于传统机器人,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理想、小米、极氪等。目前全球每年生产1亿辆车,存量数十亿辆,都将在未来逐步变成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驾驶系统 ,这将会成为首个价值数万亿美金的机器人产业 。在自动驾驶背景下、Omniverse + Cosoms能够生成无限驾驶场景、加速短尾&无法收集数据等场景的自动驾驶的研发。 在开幕式上,黄仁勋公布了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伙伴,其中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傅利叶、银河通用、宇树科技和小鹏六家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列。 图2:6家中国机器人企业成为英伟达合作伙伴 美格智能高算力AI模组助力高通平台首款人形机器人面世。CES 2025展会上,美格智能的合作伙伴阿加犀联合高通,首发了人形机器人原型机Ultra Magnus,其内置了美格智能基于高通QCS8550计算平台开发的高算力AI模组SNM970,该模组以强大的AI算力和端侧大模型部署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的控制、感知、决策规划和语音交互等核心系统提供了关键驱动力。在此次合作中,Ultra Magnus的主控制器搭载了2颗美格智能的SNM970高算力AI模组,单颗算力达到48T,累计AI算力接近100T,为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控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图3:美格智能高算力AI模组助力高通平台首款人形机器人面世 四川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天行者1号将于3月进行部分量产。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公司于2024年12月推出了四川首台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其身高 165cm ,重约50kg,续航时长为1.5h。在推出原型机后,下一步天行者1号将接入电子皮肤等功能,使其智能度和稳定度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3月开始进行部分量产。四川拥有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的配套,未来将聚焦于分布式VSLAM与机器人全身感知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争取在全国树立起“四川造”新坐标。 图4: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公司推出首款原型机天行者1号 图5:天行者1号仅用3个月时间实现了自主行走 马斯克透露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更新Optimus进展,并预测产量未来两年每年翻10倍。 1月8日,马斯克在最新连线采访中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是2026年生产5-10万个人形机器人,然后2027年将再增加10倍,最高有望达到百万级别。1月6日马斯克在一次游戏直播时曾称,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更新Optimus进展,目前整体进展顺利,团队表现出色,大约到2025年第二季度,FSD将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 OpenAI进军机器人领域,启动硬件人才招聘。1月11日,前Meta AR眼镜硬件负责人、现OpenAI技术人员Caitlin Kalinowski透露,OpenAI的机器人团队正致力于解锁通用机器人,并在动态的现实世界环境中推动AGI级别的智能,他们不仅是在开发能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而是要创造出像人类一样具有学习、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能力的机器人。目前OpenAI开放了三个与机器人硬件相关的职位:系统集成电气工程师(机器人方向)、机械产品工程师(机器人方向)、TPM经理(机器人方向),招聘信息显示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OpenAI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图6:Caitlin Kalinowski透露OpenAI的机器人团队正致力于解锁通用机器人 速腾聚创人形机器人亮相CES2025。在CES 2025大会上,国内厂商RoboSense速腾聚创带来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其包含了机器人视觉、触觉和关节三个方面的相关技术。此前速腾聚创就公布了力传感器FS-3D、直线电机LA-8000和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等成果。、 其中,FS-3D是一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力传感器,适用于足式机器人的末端运动控制,可极大提高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精度,实现更好的安全性和运动性能。高功率密度直线电机LA-8000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腿部关节,为人形机器人在搬运重物、奔跑跳跃等场景下提供精准而强大的力量输出。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是一个高集成化、小体积、大算力、低功耗的本地化计算综合解决方案,可支持各类实时感知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运动控制算法等,能够协助开发者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图7:速腾聚创人形机器人亮相CES2025 3融资动态 傅利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为傅利叶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注入强劲动力。此前,傅利叶于2022年1月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沙特阿美旗下风险投资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资本跟投。 农业机器人企业中科原动力宣布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厦门先进一号制造业基金领投,老股东祥峰投资跟投。厦门先进一号制造业基金重点支持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倍增发展、招引优质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助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公司新能源智能农业机器人产品量产、推广以及开拓全球市场。 4风险提示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机器人公司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