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嘉世营销咨询]:2024陶瓷瓷砖行业简析报告 - 发现报告

2024陶瓷瓷砖行业简析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陶瓷瓷砖行业简析报告

陶瓷瓷砖行业简析报告 01.房地产与建筑业拉动陶瓷行业的需求 •陶瓷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三大类。建筑卫生陶瓷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能源业,机械制造业,原材料等,下游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房地产、建筑业、运输业等。其中下游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对建筑卫生陶瓷需求影响最大。 •房地产市场较大程度影响了住宅装修装饰市场需求和家居卫生洁具产品需求。随着国内城镇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规模化建设还保持一定的总量,预计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绝对需求仍然可观。 02.陶瓷行业产量与企业数量双降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已从2017年的101.46亿平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67.30亿平方米,规模以上建陶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402家下降至2023年的1022家,分别-33.67%和-27.10%。•预计环保要求趋严与行业产品结构变革有望加速建陶行业出清,行业分化趋势或更加明显,龙头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03.近年陶瓷出口单价提升较快 •2016年至2023年,中国陶瓷砖出口量从107407.4万平方米下降至61809.4平方米,出口额从约55.3亿美元下降至约48.6亿美元。 •2023年,陶瓷砖出口单价为7.86美元/平方米,虽较2022年的历史高位8.53美元/平方米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除2022年之外的其他年份。对比全球主要陶瓷出口国出口单价近年来的变化情况,我国出口单价提升较快,反映出我国出口产品逐渐退出价格战主导的低端市场,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04.煤改气政策加速陶瓷生产线淘汰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环保要求趋严,近年来中央与各地政府、部委已多次强调煤炭减量替代,提高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的使用比例。•建筑陶瓷是典型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行业,在减碳的具体执行层面已有广东规定到2020年珠海、佛山、韶关、东莞、江门、肇庆、清远等市基本完成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改造;广西对2025年底前未完成煤改气的陶瓷生产线将纳入淘汰类产业。 05.陶瓷企业瞄准整装市场 •整装是解决一站式家装需求的模式,具备要素产品化、报价标准化、服务整体化三大特征。整装优势在于为客户节省时间精力、产品专业化、流程有保障、价格透明。 •整装市场体量大、增速快、想象空间足。陶瓷企业围绕泛家居产业链整合各子版块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进军整装市场。 06.瓷砖客单价值相对更高 •瓷砖产品作为家装主材,客单价值相对更高。以100平方米城镇房屋面积为基准测算,墙面及地面合计需140平方米瓷砖;考虑到不同位置所采用的瓷砖价格不同,按照每平米100元的零售价来计算,则客单值约14000元;相比管材(4000-5000元)、防水(1000-2000元)、涂料(2000-3000元)客单值更高。 07.瓷砖行业对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的要求高 •瓷砖产品非标,SKU数量近千个,颜色、纹理、光泽度、风格等个性化程度高,同时瓷砖重量大、易碎,运输半径有限,决定了具备更突出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的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生产组织和成本优势,实现更好的盈利能力。 •一线瓷砖品牌中,马可波罗2023年实现15%的净利率和18%ROE,远高于行业平均,主要系精细化生产和原材料、库存的管理能力,带来供应链的高效率,总资产周转率较高;产能布局合理、物流交付能力强,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08.龙头市占率提升空间可观 •建筑陶瓷行业呈现龙头企业市占率较低、地方性小厂数量众多、低档产品产能过剩的激烈竞争格局。近年来行业加速出清,供给侧收缩后龙头有望获得更加确定的成长机会。•2021-2023年,四家头部建筑陶瓷企业中,蒙娜丽莎、马可波罗、东鹏控股以产量为口径的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或反映了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但从绝对值来看,截至2023年底,四家企业合计市占率仍不足9%,未来进一步加速整合,龙头市占率提升空间依旧可观。 09.岩板带来陶瓷行业竞争门槛的提升 •大规格陶瓷板材带来了美学进一步提升、柔性定制的可能性,高品质大板相比其他板材具有性能优势,相比天然材料具有价格优势;更薄的大板能够降低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 •大板/岩板升级的背后,是瓷砖的定制化与服务属性的显著提升。岩板的应用决定了其高定制化属性,而瓷砖本身脆、硬的特点又使得其加工具备难度;大板产品大规格的属性会带来工人操作和生产管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瓷砖是建材家居产品中为数不多的完全没有售后服务的产品,岩板正在改变瓷砖产品的这种属性,促使运输、铺贴(连纹、密缝)安装等服务甚至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出现。 10.建筑陶瓷行业处于出清阶段 •进入2024年,虽然家装市场略有复苏,但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依旧低迷,这也导致陶瓷卫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和利润率下降,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也在放缓。 •随着地产需求下滑,环保、能源成本提升,瓷砖利润空间受挤压,加速了中小企业退出和产量下降,2018-2023年陶瓷砖产量CAGR为-6%。 11.收缩工程业务成为行业共识 •2020-2023年,我国精装房开盘套数从325万套大幅下滑至93万套。市场高速扩容红利期终结叠加房地产相关违约风险发酵,头部建陶企业纷纷积极调整渠道战略,主动收缩对接精装房集采需求的工程业务比重。 12.案例:蒙娜丽莎,“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战略 •蒙娜丽莎始创于1992年,致力于高品质建筑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产量为口径的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二,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2019年,蒙娜丽莎围绕着“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战略,不再局限于传统瓷砖上墙下地的空间装饰应用,而是以大板、岩板为重要载体,打造以岩板家居、集成墙板、厨房板材等创新应用为主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应用边界和内涵不断拓宽。 •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专利1169件,其中发明专利299件(含国外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85件,外观设计685件,近三年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数目均保持增长。 13.陶瓷行业遭遇四大挑战 原燃料成本上升 房地产市场波动 房地产为陶瓷重要的下游需求市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地产竣工面积增速将直接影响房屋交付进度以及装修使用瓷砖进度。 瓷砖生产所需的能源主要为天然气、电、煤等,价格维持在高位,长期原燃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将会冲击陶瓷企业盈利能力。 01 02 劳资纠纷 环保政策风险 建筑陶瓷属于高耗能行业,环保政策趋严会对导致公司环保投入加大,同时会淘汰一批不合格的陶企,行业迎来新的洗牌。 由于三年的疫情防控与房地产的持续爆雷,陶企在资金上遇到了很大压力,造成一些企业停窑停产,员工放假期间的劳资纠纷。 03 04 14.陶瓷企业关注五大发展趋势 企业运营互联网化 装备趋向柔性 “陶瓷+大家居”并行发展 产品走向功能性 瓷砖出口保持复苏态势 互联网化带来了整个陶瓷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陶瓷产业的产业配套将不只是装备和材料,还有运营服务。在陶瓷产业中间融入互联网,将需求对接生产,将会产生新的效益。一旦应用了互联网技术,陶企就可以直接把企业跟消费者联系起来。 由建筑材料到装饰材料,再往前发展,瓷砖会逐渐倾向于成为功能性材料。瓷砖的功能性的发展会朝着三个方向走:第一是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第二,是打造一个智能化的空间;第三,是关注人本身的健康。 中国瓷砖产业的装备创新方向将会逐渐趋向柔性化,具体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和间歇化。未来所有装备都将走向数字化,可以和互联网实现链接;逐渐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工的参与;间歇化,即快速启动和停止。 我国瓷砖出口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企业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和产品结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提升中国瓷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陶瓷企业整合泛家居生态链,围绕装配式内装概念,在产品研发和安装交付环节进行深化和延伸,开启墙板、地板、瓷砖一体化销售和服务,并针对并针对高端全屋交付以及旧房局部改造新赛道,为消费者提供多维度的环保装配式解决方案。 版权说明 本报告为简版报告,内容为嘉世咨询研究员通过桌面研究整理撰写。如有深度调研需求,请联系:mcr@chinamcr.com或021-52987060; 本报告中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道、照片、影像、插图、图表等素材,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及国际著作权公约的保护。 本报告的著作权属于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发、转载、引用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出处,并且不得对转载内容进行任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