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油脂、蛋⽩粕、花⽣⽽⾔,⼴东省是重要销区,2024年秋末冬初,我们启程⼴东调研。11⽉05⽇,深度⾛访东莞,⽇志如下,记录内容仅供参考,辅助逻辑验证,不作为交易依据。 —某外资粮商油⼚— 【业务】该⼚单⽇压榨产能2500吨菜籽或者⼤⾖,倾向于压榨菜籽,因为设备最初为压榨菜籽设计。⼚内罐容2万吨,是交易所菜系交割库。粮商在华五个⼚,压榨⼤⾖的重 ⼼在华东,仅华南专做菜籽。 【菜油销路】对⾃⼰⽽⾔,湖南是重点销区,⽐在⼴西有竞争优势。⾃⼰下游客⼾七成为贸易商。⾃⼰三成的菜油流向储备轮换。 【菜系货源】货源基本上是加拿⼤菜籽。菜籽原本就是海关严格监管的品种。到港菜籽进⼯⼚,需要20个⾃然⽇。港⼝基本不做⼩榨,⼩榨在内地。菜油交割,在华南有-180的贴 ⽔,在华东平⽔,通常华南进⼝菜油不划算。 【菜系观点】认为需求在恢复。认为全国菜油有300万吨刚需。认为未来菜籽到港越来越少,从11⽉份开始。⾃⼰未来发⼒菜籽还是⼤⾖,要看利润⽽定。 —某内资粮商— 【业务】产业集群,涉及油⼚、⽶⼚、⾯粉⼚。东莞两条压榨线,⽇产能3500吨⼤⾖(或2500吨菜籽)+5000吨⼤ ⾖,罐容18.8万吨。2017年上菜籽能⼒以后遇到加拿⼤扣 ⼈事件,2023年才开始压榨菜籽。 【菜油销路】两⼴、福建吃菜油少,菜油⾃两⼴北上销区, ⽐如⻓江中上游和西北。 【菜系货源】⾃有码头。预期11⽉份船期如期到港,预期12⽉到港数量不乐观。 【菜粕观点】看好菜粕基差,认为后市不好掉。认为菜粕后市替代品量减,即使消费降,菜粕基差料坚挺。认为⾖菜粕价差很好,随时间推移⽽缩⼩。认为菜粕消费主⼒在禽料和猪料,⽔产深⾊饲料的添加⽐例已经调到极致。认为华南主要看菜粕基差⽽不是绝对价格。 【花⽣油消费】2023年⼴东消费量50-60万吨(⾃家⼩包装四五万吨,各家品牌油约⼗万吨),2023年全国消费量300万吨,2024年花⽣油消费增⻓,因为降价后的性价⽐。商超花⽣油会保持稳定溢价。⽉饼⽣产使⽤了花⽣油,认为⽉饼消费减少,有拖累花⽣油需求。 【花⽣油货源】散油产地报价每吨从⼗⽉初的13000多涨到14300元,现在到⼴东14800-15000元,现在只有两家报价,归因油⼚收购跟不上⽣产,油⼚散油索性往上报价。 —某内资油⼚— 【业务】⼤⾖菜籽双榨线,⽇产能4200吨⼤⾖(或3000吨菜籽)。有各品种的中⼩包装油业务。 【菜系销路】西北菜油需求可以。菜粕价格下来后,下游提货好转,油⼚开机率提升。 【菜籽货源】最近缺少卖⽅报价,最近⾃⼰没有买船,且⾏业有1⽉洗船。澳⼤利亚菜籽有杂质和潜在病菌问题,不符合进⼝标准。澳⼤利亚菜籽有⾮转基因货但也只能当做转基因货进⼝,这会损失溢价。 【菜系观点】认为下游需求可以。若后市政策未转向,则看好基差。认为菜籽端的利多更多是在菜油端体现。 —某农产品集贸批发市场— 【贸易商】花⽣、⾖⼀、杂⾖业务。花⽣业务体量占⽐过半,有指导杂⾖业务。花⽣为商品⽶业务,⾃家年贸易量五六万吨,当地市场共七⼋万吨。 【购销点】所⻅主要是东北和河南花⽣⽶,⼲度⼀般,没⻅到⼤花⽣,少量花⽣果为内蒙四粒红。有分级筛,进产地⾊选通货⽶,⾃⼰再分级销售。当地冷库费⽤40-45元/⽉。 【思路】现货薄利多销业务,对采购成本敏感。关注期货,认为线上头⼨占⽐要控制在三成内。 【销路】⾃家业务辐射珠三⻆。本地种植的花⽣当地消化,在�花⽣状态完成购销。认为东莞饮⻝习惯不是很⼴东,因为外地⼈⼝多,原本出⼝加⼯贸易繁荣,总⼈⼝峰值3000万,现在三去其⼆。⾃⼰感觉不出来全⼴东能消费多少花 ⽣。 【货源】临近虎⻔港和南沙港,往返北港船期20多天。东北过来每吨运费,汽运420-440元,海运370-400元。 【观点】现在新花⽣⽔分⼤,不好做购销。⼋个半以内⽔分的花⽣才敢存货。⾃⼰感觉今年需求⽐不上2022年。 数据来源:现场采访,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作者简介 李正邦 中粮期货研究院农产品研究员交易咨询号:Z0021124 ⻛险揭⽰ 1.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都不得以任何⽅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 2.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进⾏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 4.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