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H1传媒板块收入端分化,利润端整体承压。2024H1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596亿,同比+5%;累计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31%,主要受宏观+内容供给周期波段影响有所承压。季度来看,Q2整体板块收入小幅上升,利润有所下降。2024Q2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同比+5%;累计净利润为98亿元,同比-31%。 游戏:出海、小游戏景气度得到验证,关注格局的边际变化。出海、小程序游戏景气度得到验证。但受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偏弱两大因素影响,板块业绩于本季度有所承压。部分公司在头部挤压、买量竞争的压力下体现自身的韧性,后续拐点或主要在格局改善。对于储备产品的公司来说,头部竞争期是否过去也是主要变量。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行业竞争压力有望边际缓解,或有高光新品跑出,带动相关公司收入、利润回暖。建议投资者关注神州泰岳、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吉比特等。 广告营销:在波动中寻找韧性。顺周期板块,主要反映宏观经济波动。头部线下媒体平台展现经营韧性,格局稳中有升;视频号等部分线上平台同时受益于库存扩张和匹配效率提升,市占率也有提升。我们认为在当前时间点,经营韧性强、在宏观波动中提升市占率的资产值得关注,因为其在后续的复苏中有望产生更大的EPS和PE弹性。建议关注分众传媒、快手-W、腾讯控股。 影视院线:受供给波动影响短期承压,期待25年供给修复。受电影内容供给的周期性波动等影响,24Q2影视院线公司收入利润承压。展望后续,25年有望重新进入新一轮产品释放周期,我们认为优质供给下观影需求仍然旺盛,期待供给催化下大盘改善。此外,AI+视频催化不断,电影为明显受益方向,建议积极关注后续公司产品周期及AI催化。建议关注1)院线与在线票务龙头:万达电影、上海电影、猫眼娱乐、横店影视等;2)优质内容生产商: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中国电影、百纳千成等。 出版:受所得税影响2024Q2板块承压,但行业稳健+高分红逻辑或并未改变,对后续更加乐观。2024Q2板块表观受所得税扰动较大,收入端波动主要系部分公司主动收缩低毛利贸易业务+季节波动,利润端受所得税影响短期承压,但24H1维度看国有出版公司收入及剔税后利润基本都保持了稳健的增长,且公司积极寻求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率利润端体现出更大的弹性。实际行业高壁垒+高稳健逻辑并未发生改变,且账上现金流充沛,仍具备稳定高分红的潜力。建议关注两大方向1)新业务布局积极,推荐南方传媒,建议关注中文传媒、山东出版、皖新传媒等;2)高股息红利方向,建议关注凤凰传媒、山东出版、中南传媒、长江传媒、新华文轩等。 互联网:港股仍处于估值低位,利润与现金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恒生指数近期反弹较快,从估值上看,港股市场较美股、日股仍有吸引力。宏观视角方面,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美元流动性环境较为稳定、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看好港股估值修复持续;中观视角来看,近两年恒生科技板块开启“高质量发展”,利润、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同时叠加分红比例提升。【红利方向】建议重点关注投资者回报稳定向好的腾讯、新华文轩。同时建议关注港股高教板块的红利属性,等待政策改善空间;此外建议关注中国东方教育。【成长方向】建议关注边际有向好潜力个股,如哔哩哔哩、美团、快手-W等。此外建议关注猫眼、腾讯音乐、阅文、携程、美图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产品周期、高分红、港股科技、AI等。1)产品周期:A股游戏24Q4起陆续进入进一轮产品周期,影视25年产品大年,看好板块估值修复;2)高分红:优质配置方向,建议关注出版;3)港股科技:我们认为恒生科技正迎来全球资金的再平衡以及自身利润/现金流的高质量发展。 4)AI&IP:建议关注AI、IP等新高景气度方向;建议关注南方传媒、神州泰岳、恺英网络、腾讯、美团、分众传媒、山东出版、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中文传媒、巨人网络、姚记科技、中文在线、奥飞娱乐、上海电影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格局恶化、产品上线后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影响。 一、2024H1传媒板块收入小幅增长,利润端略承压 样本说明:选取传媒(中信)指数和传媒(申万)指数的去重,删掉主营业务非传媒的生意宝、ST瀚叶等14只标的,再剔除主营业务出现极端值的ST数知、ST中昌等11只标的,合计共178只标的。我们按照主营业务划分不同的板块,其中:游戏板块标的29只,广告营销板块标的41只,影视院线板块标的27只,A股互联网板块标的12只(芒果超媒、掌阅、国联股份等),出版板块标的30只,广电板块标的19只,教育板块标的18只,其他(力盛赛车、中体产业)共2只。 图表1传媒(申万)板块PE走势 (一)2024H1传媒板块收入增长,利润小幅承压,出版稳健度凸显 2024H1收入端复苏,利润端有所承压。2024H1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596亿,同比+5%;累计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31%,主要受宏观+内容供给周期波段影响有所承压。各子板块中,互联网、教育收入增速靠前,教育利润表现较好。 广告营销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至96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9%至22亿元。 出版板块营业收入同比持平,约7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至74亿元。互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至85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至21亿元。游戏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4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至47亿元。广电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至252亿元,归母净利润变为亏损0.85亿元。影视院线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至204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10亿元。教育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至1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持平约8.6亿元。 从收入看,广告营销、互联网与出版为收入贡献最大板块;从利润看,出版、游戏和广告营销为利润贡献最大板块。 图表2分板块2024H1传媒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表现(加总值) 各板块按照公司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后,平均创收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互联网、出版以及广告营销;平均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出版、互联网、游戏。 图表3分板块2024H1传媒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表现(均值) (二)2024Q2整体传媒板块收入小幅上升,利润有所下降 季度来看,2024Q2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同比增长5%; 累计净利润为97.62亿元,同比下降31%。分板块情况来看,广告营销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至500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63%至13亿元。出版板块营收同比稳定约381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20%至47亿元。互联网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0%至463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13%至13亿元。游戏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至231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31%至23亿元。广电板块营收同比持平约132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大幅减少100%变为亏损0.03亿元。影视院线板块营收同比减少13%至91亿元,归母亏损收窄至3.4亿元。 从收入看,广告营销、互联网和出版为收入贡献最大板块;从利润看,出版、游戏和互联网为利润贡献最大板块。 图表4分板块2024二季度传媒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表现(加总值) 各板块按照公司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后,平均创收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互联网、出版以及广告营销。平均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出版、互联网及游戏。 图表5分板块2024二季度传媒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表现(均值) 二、游戏行业:2024Q2行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有所承压 A股上市公司游戏行业剔除ST后总计29家公司:其中2024H1营收增速在0-50%的公司有10家,营收下滑的公司总共18家。利润角度看,7家公司利润增速大于20%,18家利润增速在0-20%之间,19家公司利润下滑。 图表6 2024H1游戏板块营收增速统计 图表7 2024H1游戏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统计 2024H1板块平均营收15.63亿元,同比增长4.62%;板块实现平均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4.82%;实现平均扣非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26%。近3年板块平均毛利率保持稳定,24H1小幅提升至67%(YOY+1.14pct);游戏行业净利率达到10%,小幅下滑6.26pct;游戏行业扣非净利率达到10%,较去年下降4.3pct。同比来看整个上市游戏板块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主要系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从费用率看销售费用有所提升,销售费用率达到34%,研发费用率达到12%。 图表8近三年游戏板块营收与利润(亿元) 图表9近三年游戏板块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表10近三年游戏板块销售&研发费用率 图表11近三年传媒游戏板块营收与利润情况(同比口径) 单季度看,A股上市公司游戏行业剔除ST后总计29家公司:2024Q2营收增速在0~50%的公司有9家,营收下滑的公司总共20家。利润角度看,19家公司利润下滑,98家公司利润增速大于20%,2家公司利润增速在0~20%之间,超半数公司面临一定的压力。 2024年Q2板块平均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3.24%;板块实现平均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约31%;实现平均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滑约26%,营收保持增长但利润下滑明显。近3年板块平均毛利率保持稳定;2024年Q2板块毛利率小幅提升至66%;2024年Q2板块净利率持续下滑至10%;游戏行业扣非净利率下降至20%。从费用看销售费用率出现明显提升,销售费用率上升至33%,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2%。 图表122024二季度游戏板块营收增速统计 图表132024二季度游戏板块利润增速统计 图表14近三年游戏板块二季度营收与利润(亿元) 图表15近三年游戏板块二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表16近三年游戏板块二季度销售&研发费用率 图表172024年传媒游戏板块二季度营收与利润情况(同比口径) 三、互联网:港股仍处于估值低位,利润与现金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恒生科技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注配置机会 近两年恒生科技板块收入增速放缓,但利润、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叠加分红比例提升,投资者回报明显好转,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看好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持续。 图表18过去12个月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沪深300股价涨跌幅 恒生科技板块收入增速放缓,但利润、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分红比例提升。总额法计量下,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收入增速在22、23年保持放缓的状态,但“降本增效”等因素作用下,利润率已经基本回升至19年水平,带动利润端、股权自由现金流在23年显著复苏,增速远快于收入端。此外,现金分红比例于22、23年维持高位,相比于19年显著提升。若考虑回购,实际股东回报改善或更加明显。 图表192018-2023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核心经营数据情况(亿元) 图表202019-2023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核心经营数据同比增速 季度视角看,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22Q2开始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但23年以来出现小幅回升,23Q2以后稳定在10%左右,24Q2收入增速为8%。归母净利润增速呈现加速趋势,在24Q2出现同比大幅改善,多数公司聚焦主营业务、优化经营效率,盈利成熟度显著提升。 图表2219Q1-24Q2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核心经营数据增速 图表2119Q1-24Q2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核心经营数据 (二)重点公司更新 1、腾讯控股:收入韧性十足,利润大超预期;游戏如期跨过低点 海外游戏Supercell对收入增速的带动开始显现。国内游戏基本盘跨过低点,DNFM贡献流水增长。展望未来,暑期基本盘维持良好表现,新游流水有望持续转化为收入贡献。 社交网络由音视频内容驱动,直播进一步企稳。网络广告由微信体系驱动收入增长,毛利率继续优化。金融科技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云及企业服务实现稳步增长。 千亿回购计划有望抵消股东减持在资金面上的压力,并且显著提升投资者回报。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490亿港元的回购,并计划在2024年将回购规模至少翻倍,达到超过1000亿港元,有望完全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