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7 社会规范和的影响 早期生活事件 论性别不等式 罗伟、黄伟和阿尔伯特公园 3 8亚 行经济 20 24 年8 月 工 作亚洲发展银行 亚行经济工作论文系列 社会规范与早期生活事件对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罗伟、黄伟和阿尔伯特公园第738号,2024年8月 魏洛(weiluo.natalie@outlook.com)是济南大学的经济学助理教授。魏煌(huangwei@pku.edu.cn)是北京大学的副教授。阿尔伯特·帕克(afpark@adb.org)是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与发展影响部门的首席经济学家及总干事。 The亚行经济工作论文系列 本报告展示了正在进行的研究,旨在引发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问题的讨论并促进辩论。所表达的观点代表作者的立场,并不一定反映亚洲开发银行(ADB)或其董事会,以及它们所代表政府的立场与政策。 亚洲发展银行 知识共享署名3.0IGO许可证(CCBY3.0IGO) ©2024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大道6号,曼达卢永市,1550年马尼拉,菲律宾电话+63286324444;传真+632 86362444www.adb.org 保留部分权利。出版于2024年。 ISSN2313-6537(打印),2313-6545(PD F)出版物库存编号WPS240387-2DOI:http://dx.doi.org/10.22617/WPS240387-2 本出版物中表达的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亚洲开发银行(ADB)或其董事会,以及其所代表政府的立场和政策。 亚洲开发银行(ADB)不保证本出版物中包含的数据的准确性,并不对使用后果负责。提及特定公司或制造商的产品并不代表它们被推荐或优于未提及的同类产品,或意味着ADB对其有任何形式的支持或偏好。 本文件中对特定地区或地理区域进行任何标识或引用,并不意味着亚洲开发银行(ADB)对于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或其他状态做出任何判断。 本出版物可在知识共享署名3.0国际许可协议(CCBY3.0IGO)下获取,详情见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igo/。使用本出版物的内容,您将同意遵守该许可的条款。如需引用、翻译、改编或获取权限,请阅读https://www.adb.org/terms-use#openaccess中的相关条款与使用细则。 本CC许可不适用于本文档中非亚行版权材料。如果材料引用自其他来源,请联系该来源的所有者或出版商获取复制许可。亚行不对您使用材料导致的任何索赔承担责任。 如有关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评论,请联系pubsmarketing@adb.org。若您的使用意图不在上述条款内,需获取版权许可,或希望使用亚洲开发银行(ADB)标志,请同样通过此邮箱联系。 亚行出版物的更正见http://www.adb.org/publications/corrigenda。 请注意:在本出版物中,亚洲开发银行将“中国”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国”识别为大韩民国,“越南”识别为越南。 摘要 我们研究了社会规范对1959年至1961年中国大饥荒早期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效应。我们构建模型探讨社会规范如何与不利冲击相互作用,影响男女的生存机会,并影响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使用2000年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该数据包含出生地信息,并采用差分方法,结合饥荒暴露和地方偏好文化的变化,我们进行实证测试。我们发现,对儿子的偏好减轻了胎儿时期饥荒冲击对一代男女性别比例的负面影响,并减少了饥荒对健康和教育领域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关键词:饥荒,儿子偏好,性别比,人力资本投资JEL代码:J13,J16,I24,I26 我们感谢DouglasAlmond、LiHan、JamesKai-singKung、KatherineMeckel、AdrianaLleras-Muney、JinWang、LingweiWu以及JaneZhang,同时也要感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香港科技大学(HKUST)、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年会以及欧洲经济协会年度大会的研讨会参与者,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所有剩余的错误均为作者自行负责。本文先前的标题为“早期生活中的不利冲击、对儿子的偏好以及晚年性别不平等”。 1.Introduction 先前的研究文献提供了充分实证证据,阐述了孕期事件对长期影响的作用(Barker1992,Case 等人2005,Almond2006,Maccini和Yang2009,Almond和Currie2011,Currie和Vogl2013,Nilsson2017)。这一联系往往不具性别中立性,而关于哪一方受孕期事件影响更大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生物和经济研究均表明,男性胎儿和婴儿更易受到早期生活事件的影响(Kraemer2000, Cameron2004,Almond和Mazumder2011,Dinkelman2017,Nilsson2017),但也有人发现女 性受影响更大(Pathania2007,Maccini和Yang2009,Shi2011)。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发现 女性对早期生活事件更为敏感的研究集中在亚洲背景(Pathania2007,Maccini和Yang2009,Sh i2011,Cui等人的2020年研究)。 丰富的文献提供了证据,表明倾向于儿子的文化偏好导致了亚洲国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 )的性别差异在健康结果和死亡率方面。因此,比较长期影响孕前事件的性别差异可能存在问题 ,尤其是当这种比较不受文化背景影响时。新兴的研究指出,早期生活事件对性别的影响具有特定的背景。例如,Dinkelman(2017)指出,在南非发现当地环境冲击对男性有更负面影响,这与亚洲地区的大多数发现大相径庭,不同大陆间的儿子偏好差异似乎能解释这些差异。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冲击、投资和干预之间可能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Almond等人,2018;Duque等人,2018)。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社会规范如何影响长期影响早期生活事件的性别差异。 我们在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之一——中国大饥荒(1959-1961年,简称大饥荒)的背景下研究了早期生活事件的长期影响及其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这场饥荒出乎意料地袭击了中国的多个省份,并且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1959年至1961年间,农业生产急剧下降,估计每日可获取的食物能量低于最低食物能量需求(Ashton等,1992;林和杨,2000)。这场持续的饥荒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死亡人数。全国的死亡率分别为每千人14.6、25.4和14.2,在前三年分别为每千人11.4、10.8和12.0。 1 (1956-1958年)。中国政府最终意识到了饥荒的严重性,并调整了政策,包括减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粮食以及将数百万人口送回农村以提升农业生产(李和杨,2005年)。到1961年底,超过一半省份的死亡率开始恢复至1959年前的水平,出生率也开始回升。 尽管大饥荒是全国性的事件,但不同省份的饥荒强度存在显著差异(Ashtonetal.1992,Lin和Yang2000,Chen和Zhou2007,Meng等人2015)。图1通过映射1960年(该年份死亡人数最多 )各省份的死亡率展示了饥荒强度的地理变化。中国中部地区如河南和安徽,以及一些西南部省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东北部省份受影响则较为轻微。大饥荒对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产生了可合理推测的外生性、不同规模的不利冲击。 根据丰富的文献资料,偏爱儿子的文化在中国(PRC)根深蒂固且持续存在(DasGupta等,2003;Guilmoto,2009)。这一传统强调通过男性后代延续家族血脉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家庭内部的男性主导地位(Murphy等,2011)。偏爱儿子的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的人口生育和育儿行为(Yi等,1993;Chen等,2007)。偏爱儿子的表现之一是性别选择实践,这些实践可能发生在孕期或产后。例如,遗弃女婴、忽视女孩以及将家庭资源优先分配给儿子等,都可归类为产后性别选择策略。 子女偏好的文化倾向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现代历史中,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新生儿或年轻群体的男女比例常被用作子女偏好文化的一种代理指标(Arnold和Liu,1986;Park和Cho,19 95;Edlund,1999;Jayachandran和Kuziemko,2011)。图2描述了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1953年人口普查”)中0-10岁年龄组男女比例的地理分布情况。图中显示,如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以及中国中部的安徽、江西等省份,其子女偏好的程度较高。将这张地图与饥荒强度的地理分布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1 中国大饥荒期间的全国死亡率数据源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相比于希腊(Neelsen和Stratmann,2011)和荷兰(Scholte等,2015)发生的大饥荒事件,中国大饥荒更为严重。例如,荷兰饥荒时期的最高峰死亡率约为每千人15人,远低于中国大饥荒期间的最高峰死亡率25.4人/千人。 并非在空间上显著相关。实际上,在1960年的省级死亡率与1953年人口普查中年龄为0-10岁组别男女比例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16。 我们的理论模型扩展了Bozzoli等(2009年)和Valente(2015年)的研究,并发展出一个多层次且统一的框架:(一)展示宫内不利环境(如饥荒暴露)以及特定性别后天投资(因偏爱男孩导致)产生选择性死亡;(二)将选择效应与个体成年后的生活结果联系起来,包括身高(预期健康状况)和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三)引入性别这一维度并探讨性别不平等的形成方式。具体来说,我们认为,由于对子女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儿子偏好的结果,在不利条件下,这会增加男性相对于女性的相对生存机会,从而导致出生队列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增加。这种现象减轻了饥荒冲击对健康性别差距的影响,并改变了其对教育成就性别差距影响的方式。 为了验证我们关于宫内饥饿冲击长期影响及其与性别规范交互作用的预测,我们从多个来源收集数据。我们利用了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2000年人口普查”)和2010年中国家庭面板调查(CFPS)的数据集来收集有关性别不平等的群体信息。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个人出生地的信息,这使我们能够精确识别宫内接收的饥荒程度,并缓解迁移带来的担忧。此外,我们从《新中国五十年全面统计资料汇编》中收集了中国的各省份死亡率详细数据,该资料由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制。最后,我们从战前的普查数据(即1953年人口普查)中收集了对子偏好区域文化的信息。我们的分析采用了广义差分方法来估计因果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的识别策略基于宫内接收的饥荒程度的地区和群体差异,以及战前区域对子偏好的文化差异。 我们发现,尽管宫内饥荒冲击确实导致性别中立地区内的男女性别比例降低,但在存在偏爱儿子省份的饥荒冲击所引发的性别比例减少幅度,相较于性别中立省份而言要小得多,这与我们关于生存机会的理论预测相一致。在存在偏爱儿子省份与性别中立省份之间,由于饥荒严重程度增加一个标准差对性别比例的影响差异,可以解释平均队列性别比例的1.89%(或标准差的15.26% )。此外,我们观察到宫内饥荒冲击 增加无性别偏好的地区内性别身高的差距。然而,在存在男性偏好地区的饥荒冲击产生的性别身高差距更小,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测一致。最后,我们表明在无性别偏好的地区,宫内饥荒冲击会增加性别教育差距,但在存在重男轻女文化的地区,这种现象的真实性较低。对存在男性偏好的地区,饥荒严重程度增加一个标准差所导致的性别教育差距变化,占平均值(或标准差)的6.41 %(或9.46%)。此外,我们还展示了我们的发现超越了幸存者健康状况的机械性变化。 针对饥荒期间选择性生育的相关担忧,我们利用出生月份来捕捉妊娠时间,并展示我们的结果并非由对饥荒的响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