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20240717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20240717

2024-07-17未知机构何***
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20240717

银行业中期投资策略20240717全文摘要 自去年起,银行业经历了显著行情变化,尤其是国有大行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标志着银行股估值重估进程的推进。尽管近期市场有所波动,但银行股,特别是那些具有高股息和优质业绩的中小银行,仍处于估值重塑过程中。投资建议集中在红利重估上,看好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和未来走势。银行股行情的核心逻辑包括其高股息和低PB估值的优势,以及尽管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但银行业绩增速并未大幅下滑的事实。优质的区域性银行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速,支撑股价修复。近期银行业呈现以红利和低估值为核心的投资趋势,国有大行和中小银行根据基本面增速形成稳定利差。信贷增速的下降反映了经济融资需求的真实情况,监管机构和银行机构正积极调整策略,转向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 ,银行业正在适应经济新常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策略。目前,银行息差趋于稳定,负债成本下降,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尽管零售领域风险上升。银行股重估聚焦于低估值高股息和基本面的稳定,短期内未见显著风险。在新的分类框架下,银行股被分为稳定性、增长性和改善性三类,各自具有不同的投资特征和潜力。 章节速览 ●00:00银行业中期策略:红利价值重估与估值修复□本期会议由某银行首席分析师主持,重 点讨论了银行业当前的投资策略。分析指出,自去年以来,银行板块经历了显著的行情变化,尤其是国有大行持续创新高,标志着银行股估值重估进程的持续推进。会议强调,尽管近期市场有所波动,但银行股特别是那些具有高股息和优质业绩的中小银行,仍处于估值重塑的过程中。因此,投资建议继续聚焦于红利重估这一主线逻辑,看好银行板块的整体表现和未来走势。 ●03:24银行业:红利与估值双重驱动的行情□银行股行情的核心逻辑自去年以来主要基于两 点:一是从策略角度看,银行由于其高股息和低PB估值(市净率),在红利资产中具有显著优势;二是基本面方面,尽管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但银行的业绩增速并未大幅下滑,甚至一些区域性优质银行仍保持良好增速,表明银行业的基本面支持其股价修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银行股的行情,并预计将继续维持。 ●07:16银行业:聚焦红利与低估值的投资机会□近期银行业呈现以红利和低估值为核心的投 资趋势,国有大行因股息率和国债无风险利率形成的利差成为板块定价中枢,而中小银行则依据基本面增速与大行形成稳定利差。A股五大银行股息率虽有下降,仍具市场吸引力,尤其H股国有大行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招商银行凭借其高股息率及业务优势,被认为是最佳分红型银行股之一,值得长期投资。整体而言,银行业正处 于红利修复行情之中,特别是红利稳定型银行,因其稳定的股息率和业绩表现,成为当前投资的重点方向之一。 ●13:25银行业:信贷增速放缓与息差调整□近年来,信贷增速虚高问题逐渐显现,随着经济 增速放缓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信贷增速开始经历显著下降,实际反映经济融资需求。监管部门及银行机 构对此进行了积极响应,通过调整信贷策略和考核规则,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房贷市场降温导致的零售业务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面临的信贷挑战。尽管短期内银行规模扩张速度有所减缓,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提高服务效率,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了提升。未来,银行业预计将继续适应经济新常态,探索更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策略。 ●21:43银行业息差企稳:房贷利率快速下降影响有限□当前银行业息差呈现企稳态势,超过 年初预期。尽管房贷利率正在快速下降,但考虑到新发放房贷在其全部房贷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以及整体房贷规模的稳定性,预计这一变化对银行资产端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同时,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已趋于稳定,无明显下降空间,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25:21银行存款成本下行与资产质量稳定□负债端存款成本正在下降,主因是之前几年实 施的存款降息政策逐渐生效;资产质量方面,尽管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不良率仍保持相对稳定,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表现出色;银行对房地产的风险敞口低于预期,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不高. ●30:33关注零售风险与银行资产质量□当前银行资产质量面临挑战,尤其是零售领域风险上 升,引起广泛关注。房地产开发贷及按揭贷款相对安全,但零售贷款,特别是信用卡、互联网贷款和消费金融等领域存在较大波动。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不良新生成率指标显示风险趋势,而中小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提高,使得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尽管银行基本面总体稳定,但需注意零售风险对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35:17银行业绩与估值分析:重点关注红利增长及改善型资产□基于银行的最新分类框架, 此次讨论重点在于红利股息的三大类:稳定性资产、增长型资产和改善型资产。稳定性资产如大行和招商银行,依赖于政府主权信用和较低的负债成本,展现出稳定的分红能力。增长型资产则侧重于业绩增速和区域优势,如常熟、杭州和齐鲁银行等。改善型资产则指那些估值低但基本面正在改善的银行,如上海银行和运动商行,具备较高股息率和潜在的投资价值。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重估聚焦于低估值高股息以及基本面的稳定,短期内未见显著风险。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本次会议的主题与目标是什么? 发言人□答:本次会议是关于银行股投资策略的中期汇报,旨在系统性地梳理过去一年银行股行情,并展望未来的走势。会议强调了坚守红利价值重估这一主线逻辑,核心观点在于尽管宏观经济承压,但银行股的基本面并未严重拖累业绩表现,且得益于策略角度(高股息红利)与较低估值的优势,市场行情有望继续修复演绎。 发言人问:去年以来银行股行情的核心逻辑有哪些? 发言人□答:去年以来银行股行情的核心逻辑有两个方面。一是策略层面上,自上而下的红利重估视角下,银行股凭借其低PB(市净率)估值而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大型银行PB停留在0.6至0 .65倍区间的情况下,整个板块逼近1.0以下PB状态,使得银行股在高分红资产类别中脱颖而出 。二是基本面层面,尽管经济承压,但银行业绩增速相对于市场预期而言保持平稳甚至良好,尤其是中 小银行中的优质企业保持着较高的增速,有力支撑了这一轮行情的持续修复。发言人问:对于后市展望,有哪些关键因素将决定行情能否延续? 发言人□答:未来市场风格将继续偏向红利资产,而银行基本面亦保持相对稳定。预计中报期间银行业绩增速将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为行情的进一步修复提供了核心条件。此外,在新的投资范式下,国有大行作为板块定价中枢,其股息率与国债无风险利率形成的利差将成为定价逻辑基础;而各类中小银行则结合自身基本面质地与国有大行维持相对稳定的利差。由于发布中期策略时国有大行股息率仍在高位 ,预计这一优势将在短期内持续推动银行股行情的发展。发言人问:当前A股国有大行的股息率及估值状况如何? 发言人答:最近A股国有大行的平均股息率已降至约5.0%,而我们设定的目标股息率为4.5% 。目前股息率仍高于国债收益率,显示出其在市场各类资产中的相对吸引力。尽管营收和利润有所下滑 ,但由于下滑幅度较小且基数较低,预计全年利润增速将收敛至接近0%。发言人问:A股大行的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如何? 发言人答:A股大行作为红利修复行情的核心资产,目前仍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到达目标股息率后,情绪面的推动以及股息率的重新上升会增强其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向下调整的压力小且空间有限。 发言人问:港股大行相对于A股有何投资优势? 发言人□答:港股大行相较于A股具有更低估值和更高股息率的优势,例如工行、建行H股的股息率可达7.4%以上,PB仅为0.4到0.6倍之间,远低于A股水平。因此,自4月5月以来,保险 公司持续南下增持港股大行,表明这一类资产仍被明显低估。发言人问:为何推荐招商银行并详述其逻辑? 发言人答:招商银行凭借其极高的股息率(5.8%),即使在大行股息率下降的趋势下也展现出强 大的股息吸引力。招商银行因其业务优势——最低的负债成本和可观的财富管理类收入,使得ROE优势明显,且即使行业整体下降,招商银行的分红仍将是最稳定的,被誉为“最佳分红型银行股”。发言人问:信贷增速的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发言人□答:过去几年信贷增速虚高,今年开始加速下行反映了真实的经济融资需求。这种信贷增速的理性回归对银行并非坏事,反而有利于银行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减少不必要的金融资源浪费,并有助于银行在资产端实现更为合理的价格策略,同时改善负债端与大企业的议价关系,减少潜在的风险隐患。 发言人问:信贷增速下降与银行业务模式转变的关系是什么? 发言人□答:近年来,银行业开始摒弃对规模过分追求的传统经营模式,转向更为合理的低增速发展路径。这一变化不仅导致信贷增速收敛,而且贷款利率有望企稳,而存款付息率则可能出现下降,从银行 角度看,这有利于提高息差和经营效益。尽管信贷增速下降可能受零售(尤其是房地产)拖累,但这被 认为是合理且符合当前经济需求及下行态势的表现。 发言人问:房地产市场状况如何影响银行资产端收益率? 发言人答:目前,由于地产销售和房价承压,房贷利率仍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今年已有多次LPR 下调动作,尤其针对五年期房贷,在相关政策影响下,新房发放利率将持续下降。尽管如此,短期内暂无明显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政策出台,因此房贷降息虽客观存在并构成资产端压力,但其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发言人问: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在宏观经济背景下的表现如何? 发言人□答:在过去两年中,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息差收敛的影响,银行营收增速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中小银行因债券市场行情及投资收益波动呈现出波动性特征,而国股行自去年一季度起已逐步进入负增长阶段。息差下行是造成营收压力的重要因素,预计在短期内大型银行营收难以实现转正,即使息差边际上有企稳迹象,但整体营收仍将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净利润增速相对较为平稳,因其具有拨备调节机制,波动幅度较小且维持在一个小幅下滑区间内。 发言人问:房贷利率快速下降对银行息差有何影响? 发言人答:自今年开始尤其是517新政之后,房贷新发放利率将迅速走低至3.3或3.2。尽管 这个下降幅度看似较大(数十个基点),但由于新发放房贷仅占存量房贷约15%的比例,并且中国房贷规模在过去几年并未显著增长,这意味着即使新发放房贷利率大幅下降,其对整体房贷余额产生的影响也会被较低的乘数效应及房贷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进一步稀释,预计每年实际拖累资产端收益率约3至4个基点。 发言人问:其他贷款领域利率变化如何平衡房贷利率下降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发言人□答:若除房贷外,企业和其他非房贷类贷款的新发利率已趋于稳定或上升,而仅有房贷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对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降的压力会相应减小,尽管房贷利率仍将继续下降,但降幅会逐渐趋缓。这种情况下,银行资产端收益率的整体波动会得到有效控制。 发言人问:负债端存款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息差的影响是什么? 发言人□答: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逐步下调存款利率,尽管成效缓慢,存款利率仍呈上升态势。这是因为居民转向定期存款以对冲存款降息的影响,以及企业在银行额外支付高利息等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然而,从今年开始,银行的负债成本将进入正式下降阶段,得益于前期存款降息政策的累积效应,以及对违规揽储行为的有效规范。虽然如此,预计息差的压力并不会超过市场原先担忧的程度 ,降息的主要目的是防风险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目的在于为未来支持实体经济需求提供空间。发言人问:当前不良率是否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 发言人□答:银行不良率虽在某些指标上有所上升,但这更多是由于不良核销处置后的结果。实际上 ,不良净生成率去年开始有所上升,但仍保持相对稳定。房地产一直是过去两年最大的风险点之一,但对公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不高,对银行整体信贷结构影响较小。按揭贷款虽被视为历史最优质的资产,但因按揭贷款规模不再增长,不良率边际上升较快。总体而言,在一线调研和上市银行反馈中,按揭贷 款整体不良率保持相对稳定,反映了居民信用水平相对稳定,以及国内特殊制度背景下个人破产可能性较低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