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
宏观经济与贸易形势概述
国内经济与港口运行
-
国内经济增长: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较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9358元,同比增长5.4%。
-
贸易: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2.8%,占总进出口额的46.6%。
-
主要经济指标: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海运市场运行概述
-
全球海运量:2023年全球海运量为123.7亿吨,同比增长3.0%。
-
分货类海运量:干散货、液体散货、集装箱和件杂货及其他货类分别增长4.3%、3.1%、持平、1.6%。
-
2024年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保持温和增长,海运需求增长约2%,海运量增长2%。干散货、液体散货、集装箱运输需求分别增长约1%、3%、4%,但集装箱市场可能面临运力过剩压力。
全国沿海港口总体运行情况
-
吞吐量:2023年全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1.7亿吨,同比增长6.6%,分季度呈现“先增后稳”的态势。
-
外贸吞吐量:2023年全国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49.6亿吨,同比增长9.6%。分季度看,各季度外贸吞吐量增速分别为8.0%、9.9%、12.7%和7.8%。
-
主要货类:矿建材料连续五年超过石油及制品成为第四大货类,其他主要货类包括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和石油及制品。
-
分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占比40%,山东、津冀和珠三角位列第二梯队,西南、辽宁和东南作为第三梯队。
全国内河港口总体发展情况
-
货物吞吐量:2023年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0亿吨,同比增长14.1%。
-
外贸吞吐量:2023年全国内河港口外贸吞吐量8979万吨,同比增长6.4%。
-
分季度发展:各季度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分别为13.2%、16.2%、15.2%和12.4%。
结论
2023年,中国经济在整体复苏的背景下,港口运行表现良好,尤其是沿海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均实现了较高增长。同时,内河港口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展望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恢复,中国港口的运营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海运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