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研究院 区域动态(撒哈拉以南非洲) 目录 专题聚焦2 非洲资源民族主义:概况、发展与影响2 地区研究院 各国动态12 地区研究院 非洲12 非洲12 刚果(金)12 埃及13 索马里13 南苏丹14 乌干达14 塞内加尔14 塞拉利昂15 津巴布韦15 肯尼亚16 乍得16 专题聚焦 非洲资源民族主义:概况、发展与影响 地区研究院 地区研究院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供应链运转不畅、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美联储货币政策等国际事件的叠加影响,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矛盾日益显现,关键矿产的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抬头。此种现象主要在非洲、拉美和亚太地区蔓延,常以强化资源主权、控制资源流向、提升资源价值为目标。与传统资源民族主义不同,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政策显著减轻了其严厉程度,主要采用提高税费等政策手段,即便采取国有化或重新谈判合同等激烈举措,仍基本尊重已有的采矿合同。具体而言,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提高税率或特许权使用费率、实施征收或资产国有化、重新谈判或停止已有合同、限制或禁止原矿石出口和探讨建立产销联盟等。资源民族主义的形式多样,但其核心目标一致:强化政府在资源部门的主导作用,提升国家在资源利益分配中的份额。 政策反映了非洲国家对自身发展命运的掌控愿望,以及在国际关系中权力动态的重新定位。 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全面探讨非洲的资源民族主义:首先,对资源民族主义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详细界定,为理解其理论背景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其次,分析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发展轨迹,探讨影响其演变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南非、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三个案例,具体考察资源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其对各国的影响。 一、资源民族主义的概念界定 资源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在学术界和国际政治舞台上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资源民族主义的定义却并不一致。谈到资源民族主义,首先需要简要阐述几个与其相关的概念,比如“政府”、“国家”、“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首先,政府是指管理和统治一个特定领域内的社会群体的机构或组织。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Hobbes)在其著作《利维坦》中将政府描述为“一种社会契约的产物,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个体的生存与安全”。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可能不同,但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来管理国家的日常运作;其次,国家是一个具有 在全球范围内,资源民族主义的实践各不相同,但在非洲,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和历史背景。非洲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陆,从黄金、钻石等传统矿产再到锂、铀等关键矿产,各类自然资源的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然而,长期以来,非洲国家在全球资源市场中往往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其资源开发多由外国企业和政府主导,本地利益经常被忽视,导致了“资源诅咒”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非洲各国逐渐兴起了一波强烈的资源民族主义浪潮。不同于更侧重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拉美与亚太地区的资源民族主义,非洲的资源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对经济政策的选择,更是对历史上资源掠夺和不平等交易的一种回应。这种 地区研究院 政治权威、明确的领土、人口和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马克斯·韦伯(MaxWeber)将国家 定义为“在特定的领土之内对暴力的合法垄断”。国家不仅负责维持内部秩序,还担负经济管理、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职能;再次,民族通常是指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种族等方面有着共同认同感的人们的集合体。在政治学中,民族被视为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石,因为共同的民族认同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统一性和凝聚力;最后,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强调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并促进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民族主义与政府、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织。民族主义影响着国家的形成和政府的行为,同时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塑造和影响。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民族认同的强调,这与国家和政府的运作密切相关,共同塑造了政治和社会的格局。由于早期的欧洲现代国家通常是民族疆域与政治疆域相同,因此现代国家又被称为民族国家。 地位,同时内部民族认同也因对共同资源的管理和利益而更加强化。 资源民族主义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政治独立,它们争取本国自然资源主权的民族意识不断上升。但是,当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民族主义仅仅是一种政治意识,在政策上并没有取得成功。在国外,关于资源民族主义定义的讨论早已有之。美国能源问题专家戴维·马雷斯(DavidR.Mares)认为,“自然资源是一种国家继承的遗产,资源民族主义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获得收益以推动国家发展,其手段是政府设定能源的勘探、生产、运输和分配的条款”。简单地说,资源民族主义“涉及政府通过选择性和独断性的资源政策对资源产业实施控制,这些政策旨在实现某些政治或经济利益,而这些利益在其他情况下无法获得”。这一定义清晰地介绍了资源民族主义的目的、手段和内容,但未能充分反映出推动此类政策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政治学者约翰·查尔兹(JohnChilds)对前一定义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他将资源民族主义定义为“(民族)国家对其主权领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和政治控制的倾向”。与此同时,美国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IanBremmer)指出,“资源民族主义是指资源大国将本国资源的控制权从外国企业转移到国有企业的手 中”。换言之,资源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资源国有化。近年来,国内对资源民族主义 地区研究院 地区研究院 在资源民族主义的背景下,政府、国家、民族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且密切。政府在资源民族主义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立法和政策实施,政府可以保障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权,如矿产、石油和天然气。这种控制旨在促进国家的自给自足和减少对外国资源的依赖,进而增强政治自主和经济独立。资源民族主义加强了国家与民族的关联。国家不仅是政治实体,也是民族认同的象征,特别是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家利用其资源作为一种国民团结的工具,强化了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资源的控制成为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民族主义在资源民族主义中起到核心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对本民族资源的控制的认同,还强化了国家对这些资源的控制权是正当和必要的观念。民族主义倡导国家利益至上,认为资源应首先服务于国家的民族,而不是外国力量或国际公司。综上所述,资源民族主义不仅重塑了政府、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使资源与政府通过民族主义更加紧密的整合,还稳固了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通过资源民族主义的话语,国家能够增强其主权和国际 地区研究院 的定义也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张建新认为“资源民族主义指国家日益加强其资源主权、控制 地区研究院 其资源流向、强化其资源价值的一种政策”,换言之,就是指“矿产资源领域日益流行的一种国家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政策,反映了主权国家及其政府维护或控制本国矿产资源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意识”。罗圣荣认为,“资源民族主义是一个国家基于对本国自然资源拥有充分和永久主权的认识,将发展理论与民族主义相结合,通过控制或支配资源等经济手段来实现经济、政治等国家发展目标的一种民族主义”。 地区研究院 综合借鉴以上学者观点可见,资源民族主义是一种复杂的国家策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政府对国内自然资源的经济和政治控制。这种策略确保政府在资源部门拥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以及在资源利益的分配中获取更大的份额。通过这种控制,国家旨在强化其对资源的主权,确保资源利益最大化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目标。 二、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地区研究院 20世纪50至6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导致了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随后,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变革和全球化塑造了其发展轨迹。本章节将探讨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21世纪以来的演变。 (一)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 后果。许多非洲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政治体系尚未完善,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其次,资源勘探、开采技术和国际市场仍然主要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非洲国家在资源开发上缺乏自主权和技术支持。即使获得了自然资源的主权,也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收益,导致资源民族主义的政策难以实施;最后,尽管一些非洲国家希望通过资源民族主义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缺乏足够的国际政治力量和协调机制。在面对发达国家对抗资源民族主义的集体行动时,非洲国家难以形成统一战线,导致其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非洲大陆经历了一场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浪潮,众多国家相继实现了政治独立。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彰显了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也激发了非洲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主权的追求,从而推动了资源民族主义意识的兴起。然而,在当时,非洲国家的资源民族主义仅仅是一种政治意识,并未在政策层面取得实质性成功。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致:首先,非洲国家政治力量单薄,难以承受激进的资源民族主义带来的 地区研究院 地区研究院 图1: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独立 https://www.choices.edu/curriculum-unit/colonization-independence-africa/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中东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通过合作形成了更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美苏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对资源的控制变得更加重要。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新国际环境下对本国资源实行了国有化,这为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非洲,随着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许多 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开始认识到自主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洲国 家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国有化和资源控制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非洲国家开始了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资源部门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支持,旨在引入外资和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然而,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资源租金流向了私人企业,尤其是国际石油公司,而国家则因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而导致经济秩序的紊乱。当时,非洲国家面临着如何平衡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国家主权与国际合作的复杂挑战。 简言之,第一波资源民族主义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新独立的国家试图通过全面国有化措施控制其自然资源,以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自主。这一波改革措施的实施结果及其所带来的效率问题和经济挑战,推动了对资源民族主义策略的再思考,从而催生了第二波资源民族主义。自21世纪以来,第二波资源民族主义更加注重通过监管和税收策略来优化资源收益,而不完全依赖国有化。 (二)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发展 地区研究院 21世纪起,非洲大陆经历了资源民族主义的第二波浪潮。与第一波浪潮相比,第二波浪潮在其监管干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克制。第二波非洲资源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对石油资 地区研究院 理权转移到本国。这种共识的形成标志着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卷土重来。 总的来说,21世纪以来非洲的第二波资源民族主义表现出一种变革中的连续性。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加强监管和促进产业间的联系,非洲国家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优化资源管理,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国际市场的挑战,同时也反映了非洲国家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和调整。 三、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表现与影响 为了更好地展现非洲资源民族主义的表现与影响,本章节选择了尼日利亚、南非和坦桑尼亚三个典型案例。上述三国在资源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独特的策略和实践。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源民族主义在不同国家的演变,以及国家在自然资源管理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地区研究院 地区研究院 产实行国有化,限制外资进入碳氢化合物部门,制定新的管制法规,增设国有石油公司,与投资者签署更严格的合同等。在非洲,资源民族主义并不意味着资产的重新国有化,而是通过新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