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

公用事业2024-06-22郭雪德邦证券七***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公用事业行业ESG周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

热点聚焦: 国内: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6月18日,央行研究局党支部发文称,央行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国际化和金融基础设施为重点,统筹开放与安全,加大力度推动上海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上,央行将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为重点,持续加大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增强金融支持上海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发展能力。同时,央行提出,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加强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 国外:国际能源署: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但很少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部分国家的计划尚未与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达成一致。 国际能源署强调,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因素来自中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规模。各国在实现“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的实际行动上均落后,如果没有中国的显著进展,前景将更加黯淡。 政策动态:吉林:光伏项目应优先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选址建设。近日,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吉林省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指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军事设施、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其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合理确定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严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明确禁止的区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ESG产品跟踪: 债券:截至2024年6月21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4043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6.09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21日,本月发行ESG债券共61只,发行金额达446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102只,发行总金额达11387亿元。 基金:截至2024年6月21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540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067.88亿元人民币。其中环境保护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40.50%。 截至2024年6月21日,本月发行ESG产品共5只,发行份额为0.48亿份,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73只,发行总份额为203.06亿份。 银行理财:截至2024年6月21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539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61.60%。截至2024年6月21日,本月发行ESG产品共26只,主要为纯ESG和社会责任,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359只。 ESG专家观点: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五大不平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是还面临很多挑战,仍然存在诸多不平衡问题。一是绿色金融的资源总量还存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二是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实践活动之间还存在不平衡;三是绿色金融体系存在不平衡;四是绿色金融结构发展不平衡;五是绿色金融服务对象不平衡。 风险提示: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1.热点聚焦 1.1.国内 (1)我国绿电消费引领低碳转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6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总量1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7%。 其中,绿电交易量约1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9%。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绿电(绿证)体现了绿色能源环境价值,有利于推进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绿色动能。 (2)国家能源局:将采取措施避免光伏低端产能重复建设。6月2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巩固国内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市场。二是加强多部门协调,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秩序。三是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 (3)中国人民银行: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6月18日,央行研究局党支部发文称,央行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国际化和金融基础设施为重点,统筹开放与安全,加大力度推动上海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上,央行将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为重点,持续加大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增强金融支持上海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发展能力。同时,央行提出,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加强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在持续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上,央行将加强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引入境外机构主体参与,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国际服务网络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推进覆盖全金融市场的交易报告库建设。 (4)国家发改委:四大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出炉。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首批印发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出了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上述4个行动计划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方面部署了节能降碳重点任务。计划2024年—2025年,钢铁、水泥等四大行业应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 (5)国家发改委:今年夏季高峰电力保供,需全面应对极端天气与消暑高峰。 6月18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就今年夏季能源电力迎峰度夏保障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李超表示,今年夏季高峰电力保供,必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和巨大的消暑降温用电需求,持续动态研判形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首先是抓生产供应。能源生产供应是电力保供的重要基础,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同时,抓紧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第二,抓顶峰能力。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要着力提升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用电顶峰的发电能力。将持续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停运以及出力受阻等情况。第三,抓电力调配。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利用各地用电负荷特性差异,积极通过电力中长期合同、现货市场等市场化方式,开展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必要时通过应急调度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第四,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坚持节能节电助力、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通过精细化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更好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 (6)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八条措施》)。《八条措施》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科创板持续健康发展。 1.2.国外 (1)国际能源署: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但很少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部分国家的计划尚未与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达成一致。国际能源署强调,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因素来自中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规模。 各国在实现“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的实际行动上均落后,如果没有中国的显著进展,前景将更加黯淡。 (2)拉美国家加快推动能源转型。近年来,拉美多国持续出台政策、加强投资,支持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积极发展生物能、低碳氢等清洁能源技术,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国际能源署去年年底发布的首份《拉丁美洲能源展望》报告显示,目前,化石能源约占拉美地区能源结构的2/3,低于全球80%的平均水平;在发电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该地区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为60%,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仅水力发电就占地区全部电力供应的45%;在交通领域,该地区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报告认为,拉美地区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联合国报告:全球民众寄望采取更强有力气候行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80%的受访民众希望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牛津大学等共同开展的这项关于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见调查涵盖了77个国家,这些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87%。该调查旨在了解全球民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看法及其对气候行动的期望。调查显示,全球80%的受访民众希望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此外,53%的全球受访民众表示比去年更担心气候变化问题;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气候变化主管凯茜·弗琳强调了加强气候行动的紧迫性,指出各国有必要抓住机会,共同努力实现相关的全球控温目标。 (4)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4年能源转型指数排名:欧洲继续领跑,中国进步明显。世界经济论坛当地时间6月18日发布2024年《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报告。在报告对标分析的120个国家中,107个国家过去十年中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总体的转型速度已经减缓,平衡能源系统各维度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和上一年度相比,83%的国家至少在能源系统三大维度(安全性、公平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其中一项上出现退步。2024年,欧洲继续领跑能源转型指数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国家全部来自欧洲。瑞典和丹麦位列前两名,紧随其后的是芬兰、瑞士和法国。这些国家都受益于高度的政治承诺、大量的研发投入,并在地区地缘政治形势、节能政策和碳定价机制的加速推动下扩大了清洁能源的应用规模。 2.政策动态 (1)国家统计局:5月太阳能发电增长29.1%。规上工业电力生产保持稳定。5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速比4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31.6亿千瓦时。1—5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36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分品种看,5月份,规上工业火电、核电由增转降,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风电降幅收窄。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3%,4月份为增长1.3%;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8.6%,增速比4月份加快17.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下降2.4%,4月份为增长5.9%;规上工业风电下降3.3%,降幅比4月份收窄5.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29.1%,增速比4月份加快7.7个百分点。 (2)吉林:光伏项目应优先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选址建设。近日,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吉林省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实施办法(试行)》。文件指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军事设施、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其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合理确定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严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明确禁止的区域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第四条光伏发电项目应优先在荒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