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国内;发改委推进在钢铁、石化、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0大重点领域实施碳达峰。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撰文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钢铁、石化、建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0个重点领域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国外:欧盟九国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推动实现脱碳和能源独立。5月18日,地中海地区9个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会议,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以加快欧盟实现脱碳、能源独立的步伐,包括马耳他、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 政策动态:《重型机械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发布,明确节能降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行动方案》聚焦“行业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为全社会提供高效节能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两个重点方向,提出到2030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重型机械行业主导产品、关键生产工艺环节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助力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专题研究:万科ESG表现研究:公司ESG得分各项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万科Wind ESG评级为A,在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综合得分排名第9,占前2.21%,ESG综合得分7.95。公司在环境、社会、治理各方面的得分分别为6.12、8.15、7.36,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ESG产品跟踪: 1)债券:截至2023年5月22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5694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12.2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社会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59.03%。截至5月22日,本月发行ESG债券共74只,发行金额达965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546只,发行总金额达2.63万亿元。 2)基金:截至2023年5月22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452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706.58亿元人民币。其中环境保护主题基金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2.11%。本月发行ESG产品共1只,发行份额为0.51亿份,主要为环境保护主题基金,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114只,发行总份额为643.49亿份。 3)银行理财:截至2023年5月22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362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63.54%。截至2023年5月22日,5月发行ESG产品共10只,主要为纯ESG和环境保护,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214只。 ESG专家观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2050年中国碳中和累计投资规模预计约180万亿元。碳中和的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早期在碳达峰前的投资主要在新能源、新能源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这为未来转型打下基础,同时也需要创新投资工具,对现有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债券市场的发展,比如扩大REITs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 风险提示: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1.热点聚焦 1.1.国内 (1)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对于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节能推出自主研发的“衡碳云”,打造低碳数据服务平台。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衡碳云”小程序(1.0版本)。“衡碳云”旨在汇聚生态环境、节能低碳、绿色产业等多领域数据信息,提供一站式知识服务与数据服务,积极助力“双碳”目标,打造绿色低碳领域综合性数据服务平台。“衡碳云”以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事件信息为切入点,立足于生态环境违法违规的相关风险信息整合,经过大数据清洗及数据融合,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构化分发制方案,向企业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环境事件信息监测、智能化预警、碳资产服务和政策资讯的多元化综合性数据服务型产品。 (3)发改委推进在钢铁、石化、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0大重点领域实施碳达峰。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撰文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钢铁、石化、建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0个重点领域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4)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双碳"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部举行。国创中心对于突破建筑绿色低碳领域技术瓶颈,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推进“双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建科将集聚各方力量,将国创中心建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进的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构建新型科技创新机制,支撑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以“五化”理念,攻关6大技术方向,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立全链条联动体系,提供绿色-低碳-零碳-负碳等方向系列技术产品,产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科技成果,为打造建筑绿色低碳领域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贡献智慧和力量。 (5)联合国正式发布扬州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推广运河城市扬州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02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帮助完成了联合国官网发布的中英文版《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扬州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1)》,截至2020年,扬州市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总体完成度达92.2%。 这是全球首份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和中国社科院计划将以机制化的形式,每年筛选出世界运河城市中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优秀城市进行全方位评估,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 (6)沈阳市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沈阳市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由盛京金控集团所属沈阳环境资源交易所运营,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绿色产业的目标要求,提高金融供给与绿色信贷需求的适配性,为企业项目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加便利、透明、优惠的金融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金”品牌。平台建设有绿色产业、气候投融资、碳减排重点领域等多元化项目库,已有入库项目300余个,通过自研项目评估认定标准体系标定“浅、中、深”绿色等级,可实现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在线评价。另外,平台整合全市绿色金融产品,目前18家机构上线信贷产品64个,涵盖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配额抵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可为入库项目及企业提供绿色金融产品的精准匹配。 1.2.国外 (1)欧盟九国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推动实现脱碳和能源独立。5月18日,地中海地区9个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会议,同意建立地中海绿色能源枢纽,以加快欧盟实现脱碳、能源独立的步伐,包括马耳他、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各国在当天会议结束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同意优先投资海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领域,并表示地中海地区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投资中心,通过推动该地区欧盟与非欧盟国家间海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互联互通,促进欧洲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 (2)欧盟国家将最终确定42.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欧盟现有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2%,新法案设定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新目标,即42.5%,并表示成员国应以45%为目标。在交通运输领域,该法案将要求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至少达到29%,或者将交通运输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至少13%。在工业领域,欧盟国家需要每年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增加1.6%,到2030年,工业过程中使用的氢气必须有42%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35年将增至60%。 (3)欧洲“核联盟”为欧洲核能发展拟定“路线图”,加强欧洲的能源主权。比利时、保加利亚等14个欧洲“核联盟”成员国在巴黎召开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如何建立独立的欧洲核供应链;二是欧洲核工业复兴的条件。在现有核电设施持续安全运行基础上,如果欧盟新建30个至45个大型核反应堆,同时发展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预计到2050年欧盟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本次会议发出明确信号,即核电在欧洲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性,这既是为了加强欧洲的能源主权,也是为了加速去碳化和实现气候目标。 (4)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WSSO)将成立,推进建立全球碳市场机制。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NST)在美国纽约及瑞士苏黎世两地官方宣布,将从2023年10月起以瑞士苏黎世为总部,主导设立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WSSO)。WSSO的使命是统一能源、碳信用、绿色金融、环境产业、节能、碳中和相关技术和ESG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支持推出碳市场和《巴黎协定》中概述的其他项目,寻求通过整合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来加强碳支付和结算的国际协调。WSSO将在瑞士苏黎世、中国北京及美国纽约建立研究中心及各专业委员会,并计划今后在全球各地分地区、分国别,成立区域的标准认证中心,着力于协助及支持各国/地区标准的融合与统一,消除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地域、经济与技术障碍,加大跨区域的协同。 (5)非洲需要7000亿美元融资以扩大绿色能源开发。在未来10年里,非洲将需要大约7000亿美元的融资,以扩大绿色能源开发和钴、铜和锂等关键能源转型金属的开采。非洲如今仍有数亿人用不上电,可再生能源可能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非洲拥有极其丰富的矿床资源,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赞比亚的铜、南非的铂和锰以及津巴布韦的锂,进一步开发这些资源的投资以及为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资金将主要来自国际投资者和国际机构,因为非洲的银行将无法提供所有的贷款。 2.政策动态 (1)《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正式发布。为促进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中央结算公司正式发布了《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并持续推动指标体系在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用落地。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提高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质量已成为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统筹协调推进绿色金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响应国家战略,促进目标协同;2)体现中国特色,兼顾国际接轨;3)来源于实践,应用于指导实践;4)完善支持体系,分步骤推进落地;5)拓展应用范围,争取国际共识。 (2)《重型机械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发布,明确节能降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行动方案》聚焦“行业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为全社会提供高效节能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两个重点方向,提出95项目节能降碳工作任务。提出到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