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0周):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0周):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医药生物2024-05-21彭思宇、张佳博国信证券庄***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20周):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密切关注后续进展

美国拟对七行业提高关税,《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5月14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拟提高对中国180亿美元商品的进口关税,此次加征关税指向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等医疗产品。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对新版《生物安全法案》召开听证会并高票通过。 国信医药观点: 1)对于白宫发表声明拟提高对中国关税事件:从之前加征关税的过程来看,过程中通常涉及多重博弈,大客户会对美国政府进行游说,后续不排除存在变动的可能性。 2)对于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法案》草案事件:一方面,修订后的《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投票并不意味着最终立法,后续仍有修改或终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法案》中美国要求医药公司在2032年之前结束与《法案》所涉公司的合作,意味着相关企业在美业务将获得8年缓冲期。 3)企业有望通过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来降低国际贸易的潜在风险:在代表性的低值耗材及CXO企业中,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依次是:采纳股份、英科医疗、蓝帆医疗、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上述企业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70%。本土企业已经或正在通过积极布局海外产能的方式来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 5月医药投资策略:展望24年Q2业绩趋势,由于23年Q2国内常规诊疗和刚性需求持续恢复,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环比23Q1实现较好增长,我们预计24Q2同比23Q2实现行业整顿后的弱复苏。由于2023年7月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影响,2024年大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且行业整顿影响在逐季度减弱。因此,我们认为24年Q2是布局医药板块的最佳时间点。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美国拟对七行业提高关税,《生物安全法案》议程持续推进 白宫发表声明拟提高对中国关税 事件: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拜登政府拟根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大幅提高对中国180亿美元商品的进口关税。此次加征关税指向了美国关注的战略性领域,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根据声明,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税率将在2024年从0提高到50%。对于某些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某些呼吸器和口罩,关税将从0—7.5%增加到2024年的25%。到2026年,橡胶医用手套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从7.5%提高到25%。 表1:拟加征关税情况 生物安全法案草案持续推进 事件: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对新版《生物安全法案》(下称《法案》)草案(编号:H.R.8333)召开听证会。最终,《法案》以40:1高票通过。该法案将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5家中资企业列入受关注企业名单,要求美国相关企业在2032年前结束与上述中资企业的合作。 始末: 1)《法案》的形成:《法案》草案最初在2024年1月25日形成,其提议:从国家生物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禁止与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在内的生物技术供应商签订合同,以确保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无法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 2)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投票通过:3月6日,《法案》草案(编号:S.3558)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以11:1的票数通过。 3)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投票通过: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对《法案》草案(编号:H.R.8333)召开听证会。最终,《法案》草案以40:1高票通过。 4)后续流程:当前,参议院和众议院版本的《法案》进入同步推进阶段,在此过程中,《法案》进程或将发生变化。众议院、参议院后续都将进入《法案》集体投票环节。投票后,如果两院通过《法案》一致,该《法案》将被提交给总统; 如果存在差别,可能会形成委员会对差别进行协调统一,统一后再提交总统。经总统批准、国会议员2/3表决或按美国法律规定的其他流程后,一项正式的法律才能形成。在上述阶段中,《法案》两个版本的分歧以及届时总统的态度,将成为《法案》落地过程中的重点。 图1:法案流程 本土企业海外收入梳理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提高进口关税及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法案》草案引起市场对于相关企业美国业务的担忧,并担心影响扩面。我们对部分代表性低值耗材企业及CXO企业的海外收入进行了梳理。 表2:代表性企业海外收入情况 国信医药观点: 1)对于白宫发表声明拟提高对中国关税事件:从之前加征关税的过程来看,过程中通常涉及多重博弈,大客户会对美国政府进行游说,后续不排除存在变动的可能性。 2)对于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法案》草案事件:一方面,修订后的《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通过投票,但并不意味着最终立法,后续仍有修改或终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此次众议院通过的新版《法案》中,美国要求医药公司在2032年之前结束与《法案》所涉公司的合作,意味着相关企业在美业务将获得8年缓冲期。 3)企业有望通过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来降低国际贸易的潜在风险。在代表性的低值耗材及CXO企业中,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依次是:采纳股份、英科医疗、蓝帆医疗、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上述企业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70%。本土企业已经或正在通过积极布局海外产能的方式来降低国际贸易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低耗领域的拱东医疗和CXO领域的药明生物为例:拱东医疗于2023年1月以自有资金4,500万美元对美国全资子公司GdMedical进行增资,通过业务合并的方式吸收合并原TPI业务及资产公司,并且充分利用收购原TPI业务及资产的契机,发挥协同效应,与并购标的进行渠道、客户共享,增强公司在境外的区域竞争优势;药明生物拥有遍布全球的CRDMO基地,包括3个药物发现中心、8个药物开发中心、9个生产基地,产能遍布中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新加坡多个国家。 新股上市跟踪 近期A股/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表3:近期A股/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全部A股下跌0.02%(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32%,中小板指上涨0.26%,创业板指下跌0.70%,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12%,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2.82%,生物制品下跌2.95%,医疗服务下跌2.00%,医疗器械下跌2.18%,医药商业下跌1.04%,中药下跌0.56%。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ST景峰(17.61%)、普莱柯(16.37%)、ST交昂(15.03%)、*ST吉药(8.94%)、生物股份(7.64%)、金河生物(7.53%)、国邦医药(7.11%)、迪哲医药-U(6.62%)、荣丰控股(6.56%)、迈普医学(5.77%)。 跌幅居前的是南华生物(-28.93%)、济民医疗(-27.44%)、ST长康(-22.27%)、*ST龙津(-19.34%)、泰林生物(-15.95%)、东宝生物(-14.40%)、康惠制药(-12.94%)、诺唯赞(-12.94%)、通化金马(-12.94%)、无锡晶海(-12.87%)。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3.11%,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下跌0.67%,板块相对表现弱于恒生指数。分子板块来看,制药板块下跌0.13%,生物科技下跌2.94%,医疗保健设备下跌0.35%,医疗服务上涨2.07%。 市场表现居前的是(仅统计市值50亿港币以上)康臣药业(9.75%)、君实生物(7.29%)、药明康德(6.17%)、康龙化成(5.82%)、上海医药(5.21%); 跌幅居前的是乐普生物-B(-15.09%)、东阳光长江药业(-14.44%)、药明合联(-11.02%)、云顶新耀-B(-10.36%)、科伦博泰生物-B(-9.68%)。 图2:申万一级行业一周涨跌幅(%) 表4:本周A股涨跌幅前十的个股情况 板块估值情况 医药生物市盈率( TTM )33.28x,全部A股(申万A股指数)市盈率17.28x。 分板块来看,化学制药39.76x,生物制品31.20x,医疗服务27.15x,医疗器械44.25x,医药商业19.44x,中药28.74x。 图3: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情况( TTM ) 图4:医药行业子板块一周涨跌幅(%) 图5:医药行业子板块市盈率情况( TTM )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5月月度投资观点 5月医药行业投资观点: 创新动能和规范诊疗正在为行业积蓄反转力量。外部事件冲击,行业整顿事件持续影响,此外2023年年初新冠结束后诊疗需求在一季度集中爆发,导致去年基数较高,年初至今医药行业复苏态势较为曲折。反映到股价层面,A股医药指数和港股医药指数均位居行业指数倒数。随着非医药各个行业的轮番表现,医药的关注度和交易拥挤度正在大幅下降,当前的低增长、低盈利能力和低估值正在为未来的反转蓄力。随着创新动能持续引领行业前行,规范诊疗回归常态,预计医药行业将在下半年实现内外开花。 淡化行业的短期逆风,以更加理性长期的思维择股。当前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投资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细分行业出海逻辑受到短期事件扰动而变得不确定性提升,国内医改持续深化背景下导致对于医保支付结构的调节,创新公司表观估值过高,行业龙头增长乏力,第二增长曲线占比仍然较小,部分公司仍然受困于新冠后遗症等。在面临以上多重问题的情况下,投资者过于重视短期的定价,逐渐忘记行业的成长属性。然而回顾医药行业的历史,各个细分行业及龙头公司的起起落落证明了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会帮助公司在多变的环境下获得长期增长。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魅力仍然在于其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带来的长期成长性。 在国内需求和支付不断多元化,且行业政策不断规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孕育优秀产品和服务的土壤已经出现,中国医药行业的全球竞争力相对于3-5年前也有了系统性地提升。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类是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由于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具有低渗透率、强定价能力、患者真正获益的属性,且是国内医保/商保等支付方大力支持的产品,因而这类企业是医药行业里成长性最好的资产;第二类是有国际化能力及潜力的公司,国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在未来5-10年有望诞生更多大市值医药公司;第三类是生物医药领域符合“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及公司,如前瞻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企业;第四类是银发经济大背景下能够满足C端居家养老需求、自费属性的产品如康复养老、中医中药等行业。 展望24年Q2业绩趋势,由于23年Q2国内常规诊疗和刚性需求持续恢复,大部分院内诊疗相关公司环比23Q1实现较好增长,我们预计24Q2同比23Q2实现行业整顿后的弱复苏。由于2023年7月开始的医疗行业整顿影响,2024年大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且行业整顿影响在逐季度减弱。因此,我们认为24年Q2是布局医药板块的最佳时间点。 细分板块投资策略如下: 创新药: 重点关注差异化创新出海以及国内大单品。政策端、监管端对于能为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的高质量创新药指向性明确,国内支付端压力缓和,国际化预期升温,建议关注具备差异化创新能力的优质公司: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智翔金泰-U、迈威生物-U、康诺亚-B等。 医疗器械: 1)集采影响出清,医疗机构手术和设备采购复苏:院内手术量有望Q4起逐步恢复,推荐骨科板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威高骨科,心血管耗材心脉医疗,内镜耗材南微医学,眼科耗材爱博医疗,手术动力设备及耗材西山科技;设备招标采购有望逐季度恢复,推荐设备及IVD板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翔宇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艾德生物、普门科技等; 2)去库存影响逐渐出清,有望迎来底部反转:低值耗材板块去库存已近尾声,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差异导致去库存节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