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华财经]:从首个省级方案看湖北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从首个省级方案看湖北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05-14新华财经M***
从首个省级方案看湖北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2024年5月14日 作者:王欣蕾 电话:010-58352887 邮箱:xhcj@xinhua.org 从首个省级方案看湖北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编辑:张骐 审核:杜少军 近期,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首个专门针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省级方案。湖北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内涵,包括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湖北培育生产力的思路凸显四方面亮点:以“用”为导向搭建科创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官方网站:www.cnfic.com 客服热线:400-6123115 目录 一、湖北新质生产力培育包括科创、产业、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3 二、湖北具备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实基础:科创能级引领产业升级4 三、“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是激活科创核心要素的路径4 四、“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 从首个省级方案看湖北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期,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这是首个专门针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省级方案。湖北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内涵,包括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湖北培育生产力的思路凸显四方面亮点:以“用”为导向搭建科创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一、湖北新质生产力培育包括科创、产业、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引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自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被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新质生产力”。高层对于地方政府部署新质生产力强调“因地制宜、先立后破、分类施策”,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湖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是首个专门针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省级方案。湖北培育生产力的思路凸显四方面亮点:(1)以“用”为导向,搭建科创供应链平台,以需定研,以研促产,加速科创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激活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 (2)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3)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擦亮新质生产力鲜明底色;(4)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塑造新质生产力良好生态。 《意见》围绕创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导区、世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美丽中国先行区,聚焦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经济价值、产业结构、环境影响等五方面,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量化指标:力争未来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全面优化,单位GDP能耗下降10%以上。另外,湖北培育新质生产力除了注重科技创新、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还包括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核心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示范区,加快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二、湖北具备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实基础:科创能级引领产业升级 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在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湖北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省级方案,显示出湖北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和紧迫感,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 湖北具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一是科创综合实力强,平台建设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二是工业基础好,产业门类全,产业体系梯级培育推动工业经济质效提升。 湖北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创新主体日益壮大,发力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这是科技创新中心实力的重要体现。2023年湖北创新驱动发展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居全国第7位,为近五年来最高位次,湖北科创实力处于中部第一位、全国第一方阵。自武汉获批建设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以来,加快建设以“光谷科学岛、东湖科学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武汉都市圈”为主体的武汉科创中心。湖北科创平台载体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2023年,湖北已建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8个,全国第5;全省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77家,全国第2;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提高到65.2%。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日益强大,湖北已培育4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357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湖北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41个工业门类的省份,工业基础好,产业转型走在全国前列。湖北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概括为12个字:转型快、动能足、赛道新、质效优,湖北制造主力集群规模效应凸显。湖北已形成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万亿级支柱产业的配套与支撑性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包括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光通信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梯队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其中,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五大优势产业2023年营收突破3万亿元,占比全省规上工业营收超六成。 三、“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是激活科创核心要素的路径 《意见》提出,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激活科创核心要素,多措并举让科研成果加速向生产力转化。 基础研究平台载体建设方面,重点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武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三大科创走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创新大走廊、宜荆荆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大走廊;力争再创建2家国家实验室(基地),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30 家以上,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2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达到600家以上。在研究项目方面,《意见》明确要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为指引,每年开展15项左右跨学科颠覆性技术研究,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等6类重大科技项目以及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9类重大工程。 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首先构建优势领域的“核心技术池”:突破基础软硬件、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卡脖子”技术瓶颈。项目评价机制以结果为导向,“下游考核上游、应用考核技术、整体考核部件、市场考核产品”。市场出题,企业答题,政策支持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在车规级芯片、光纤激光器等领域牵头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科学研究没有快车道,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快车道。《意见》提出,完善以应用为导向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让科研成果加速奔向生产线。在企业培育方面,《意见》提出,实施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四、“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第一步是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意见》对汽车、钢铁、化工三大传统产业转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争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以上,海工钢、特精钢等优特钢产能占比70%左右,食品级、电子级化工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在技改和设备更新完成的基础上,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超过75%。在企业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30个“两业融合”标杆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是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产业),引领“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湖北明确提出产业能级突破的目标:推动光电子、汽车制造、生命健康产业突破万亿级;以工业母机、绿色智能船舶和商业航天为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巩固升级“芯、星、端、网、用”全产业链,推动北斗产业加快突破千亿元;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新材料等新兴特色产业上量提质、聚链成群,将其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与空天技术、生物制造等千亿级核爆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农业。 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由前沿技术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以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和未来空间六大方向,前瞻布局湖北具备显著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意见》针对六大方向都提出了重点发展任务:未来制造方向,深入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未来信息方向,创新发展6G,同步推进5G-Advanced规模化应用,布局“量子+”产业;未来材料方向,面向AI需求,发展存储芯片、硅光芯片、物联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未来能源方向,氢能与新型储能筑基工程;未来健康方向,深入实施基因和细胞治疗策源工程;未来空间方向,发展空天地一体等技术。 重要声明 新华财经研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报告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采集撰写或编发,仅反映作者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不对外公开发布,仅供接收客户参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