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零售行业2021年信用风险展望——政策利好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行业整体信用保持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零售行业2021年信用风险展望——政策利好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行业整体信用保持稳定

商贸零售2021-02-03大公信用严***
零售行业2021年信用风险展望——政策利好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行业整体信用保持稳定

1 零售行业2021年信用风险展望 政策利好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行业整体信用保持稳定 目录 宏观环境 ......................... 2 行业需求 ......................... 3 行业政策 ......................... 5 经营业态 ......................... 6 财务分析 ......................... 9 债务融资 ........................ 10 信用水平 ........................ 12 2020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仍是第一增长动力。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受冲击较大,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好转,中国经济将逐步恢复发展,消费需求将逐步回升,促消费的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020年,零售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债务期限结构尚需进一步改善。预计2021年,政策利好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零售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 宏观环境:2020年,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消费回升速度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累计同比仍未转正;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国经济将逐步恢复发展。  行业需求:2020年,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全年CPI同比下滑,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波动,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预计2021年,消费需求将恢复增长。  行业政策:2020年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预计2021年,政策支持将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扩就业、促消费政策力度将加大,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将在2020年基础上进一步改善。  经营业态:商超板块加快资源整合,外资商超逐步退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大型商超获益,但百货板块受负面冲击较大,电商板块将在中长期获益。  财务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零售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行业内主要企业资产负债率仍处在较高水平,经营性净现金流总额有所增长;预计2021年零售企业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将实现恢复增长,经营性净现金流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负债规模将继续增长。  信用水平:预计2021年,零售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但个别企业仍将面临一定信用风险。 分析师 白 迪 010-67413404 工商部 分析师 baidi@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 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1年2月3日 信用风险展望 零售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 零售行业 2 宏观环境 2020年,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消费回升速度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累计同比仍未转正;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国经济将逐步恢复发展。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内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经济增速转负;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季度同比增长3.2%,季度环比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三季度同比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整体来看,2020年,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2020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仍是第一增长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零售行业受损严重,消费回升速度缓慢,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3.9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0%,增速同比减少5.20个百分点,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新模式发展较为迅猛。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7.86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9.00%;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11.40%,三季度累计同比下降7.20%,降幅逐渐收窄。整体来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仍未转正,疫情对消费能力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达到54.3%,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预计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回升。复盘2003年“非典”疫情,2003年只有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明显影响,增速环比下降3.40个百分点,且在后续快速恢复正常水平,从中长期来看,“非典”疫情没有改变1999~2008年间社会零售总额整体的上行趋势。此外,成熟的线上消费也将快速对冲掉此次疫情所产生的部分负面影响。因此,预计疫情短期对零售行业影响显著,并将加快行业分化的速度,但中长期来看,具有较强运营能的大型商超以及电商板块将获益。 2021年作为中国“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面对全球环境的深度变局,中国经济将主要以巩固复苏成果,调整增长结构为主线。中国政府在年内几次重大会议中确定了未来中国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战略基点,并在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因此,预计2021年经济将在供给端夯实的基础上,需求端接力助推经济复苏,以畅通内循环为主要工作抓手,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内循环的高质量建设促进外循环高质量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信用风险展望 | 零售行业 3 图1 2017年以来社会消费品总额 数据来源:Wind资讯,大公国际整理 行业需求 2020年,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全年CPI同比下滑,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波动,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预计2021年,消费需求将恢复增长。 2020年,消费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疫情初期,在严格防疫隔离措施下,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均受到较大抑制。全年CPI累计同比上涨2.50%,同比减少0.4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0.60%,较去年同期减少1.4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0.40%,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单月CPI同比持续下滑,于11月达到年内最低值-0.50%,2019年同期为增长4.50%,但12月,CPI单月同比转正,为0.20%,主要是鲜菜、鲜果的价格上涨所致。环比方面,一季度CPI环比持续下行,在4月达到年内最低值-0.90%,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持续回升,虽然5月开始有所恢复,但8月开始,CPI环比继续下降;10月,CPI环比年内第二次由正转负,主要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改善,猪肉价格下降带动CPI呈现下行趋势;12月,受鲜菜、鲜果价格上涨的影响,CPI环比转正,为0.70%。 -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 信用风险展望 | 零售行业 4 图2 2017年以来CPI当月同比、环比情况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2020年以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波动,其中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在2020年6月达到112.60点最低点,同比减少13.30点;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渐好转,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增长,在11月达到124.00点,同比减少0.60点,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快速恢复,消费者信心逐步提升。 图3 2014年以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月)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不断升级,均为零售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较上年末增加约467万人,巨大的人口基数为我国零售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刚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慢,我国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同比均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00-1.000.001.002.003.004.005.006.00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CPI:环比(%)CPI:当月同比(%)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125.00130.002014-012014-042014-072014-102015-012015-042015-072015-102016-012016-042016-072016-1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 信用风险展望 | 零售行业 5 入32,189元,同比名义增长4.70%,同比减少4.2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0%,同比减少3.7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名义增长3.50%,实际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名义增长6.90%,实际增长3.80%。同时,2018年起,我国提高个税起征点并执行一系列增加个税附加扣除项等改革措施,均直接提升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费升级,当前人们在基本功能需求得到满足后,还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牌、设计、健康、生态、休闲以及服务体现等软价值的关注度,也扩宽了许多新的消费市场。 图4 201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季)(单位:%)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总体来看,此次疫情对消费需求的短期冲击力较大,但伴随疫情结束,被抑制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