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北交所科技新产业跟踪第八期: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北交所相关公司深耕航空航天及卫星组网领域 - 发现报告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跟踪第八期: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北交所相关公司深耕航空航天及卫星组网领域

2024-03-02诸海滨、赵昊、万枭开源证券W***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跟踪第八期: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北交所相关公司深耕航空航天及卫星组网领域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2024年03月03日 北交所研究团队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北交所相关公司深耕航空航天及卫星组网领域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跟踪第八期 诸海滨(分析师)赵昊(分析师)万枭(联系人)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zhaohao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2 wanxiao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2090009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约100次发射任务 2024年2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 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航天科技集团将全面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深空探测工程,持续推动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为代表的200多颗航天器研制工作,开展230余发运载火箭组批投产, 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北交所科技新产业共有7家公司在 航天航空产业链进行深耕,分别是晟楠科技(军用电源相关产品)、天力复合(卫 星用过渡接头)、创远信科(卫星通信测试仪器设备)、富士达(射频同轴连接器、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星辰科技(高端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易航天(军用特种航空制品以及聚氨酯等新材料)、七丰精工(紧固件)。我们同样梳理了北交所具备军工资质下游应用的相关标的,分别是民士达(芳纶纸及其衍生产品)、 华密新材(特种混炼胶、橡胶减震制品和橡胶密封件)、瑞奇智造(高端过程装备压力容器)、广道数字(军工智能数字化)、天润科技(地图编制等测绘及地理 相关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综合2023年业绩快报来看,创远信科、天力复合、晟楠科技、民士 达、华密新材共5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5,业绩增长较为出众。 《2023年营收增长26,AI智慧矿山 充电桩运营加速布局北交所信息更新》202431 《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预增55,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驱动长期增长北交所信息更新》202431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增28,125吨级以上车型处于研发试制阶段北交所信息更新》202431 本周北交所科技新产业整体回升,涨跌幅中值774 本周(2024年2月26日至3月1日),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39家企业整体回升,区间涨跌幅中值为774,其中上涨公司达124家(占比89),坤博精工 (6133)、海达尔(2788)、殷图网联(2542)位列涨跌幅前三。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544、138、667、374。本周139家企业的市盈率整体回升,中值由225X回升至265X;总市值由190413亿元升至205850亿元,市值中值由1041亿元升至1116亿元。 本周四大产业估值分化,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幅25 智能制造PETTM中值由201X升至248X,坤博精工(6133)、海达尔 (2788)市值涨跌幅居前。电子PETTM中值由270X降至268X,常辅股份(2407)、豪声电子(2264)市值涨跌幅居前。汽车PETTM中值由208X升至223X,捷众科技(2425)、威贸电子(1508)市值涨跌幅居前。信息技术PETTM中值由230X升至287X,殷图网联(2542)、派诺 科技(1901)市值涨跌幅居前。本周四大细分行业估值变动产生分化,电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微降,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幅25。 公告:丰光精密拟募投年产3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项目 丰光精密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拟将募集资金 全部用于年产3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海泰新能开展销售绿氢新业务。殷图网联拟投资佛山道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北交所研究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 告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目录 1、专题: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3 2、总量:本周北交所科技新产业整体回升,涨跌幅中值7747 3、行业:四大产业估值分化,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幅259 4、公告:丰光精密拟募投年产3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项目11 5、风险提示11 图表目录 图1: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3 图2:2024年上半年将择机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4 图3: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加速推进4 图4:商业通信卫星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5 图5: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预计部署57000颗低轨卫星5 图6:2029年美国预计地球近地轨道部署占比近905 图7: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39家企业区间涨跌幅中值为7747 图8:139家企业的市盈率中值由225X回升至265X(单位:家)7 图9:139家企业总市值由190413亿元升至205850亿元(单位:家)8 图10:北交所智能制造产业PETTM中值升至248X9 图11:坤博精工、海达尔等市值涨跌幅居前9 图12:北交所电子产业企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268X9 图13:常辅股份、豪声电子等市值涨跌幅居前9 图14:北交所汽车产业企业市盈率TTM升至223X10 图15:捷众科技、威贸电子等市值涨跌幅居前10 图16:北交所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287X10 图17:殷图网联、派诺科技等市值涨跌幅居前10 表1:北交所具备航空航天领域及卫星互联网领域业务的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6 表2:坤博精工、海达尔、殷图网联等企业本周涨跌幅居前8 表3:丰光精密发布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拟募投年产3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项目11 1、专题: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 2024年2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 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 在这100次左右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将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是一款新型单芯级全液氧煤油动力液体运载火箭,火箭采用两级构型,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4吨,具有可靠性高、发射成本低等特点。长征十二 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两级构型,近地轨道运载能 力不小于1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目前火箭已完成各项 研制工作,计划2024年在海南文昌我国首个商业发射场,完成首飞箭发射任务。 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2024年1月已完成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发射,后续计划上半年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迎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下半年发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将于下半年进入发射场,进行应急救援值班。 图1: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推进探月四期工程 2024年上半年将择机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鹊桥二号将为后续探月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嫦娥六号探测器任务目标是:经地月和环月飞行,在月背南半球区域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这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并采样返回。 图2:2024年上半年将择机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 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十三五”科研星,属于海洋动力卫星系列,用于获取全球海洋盐度信息。 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加速推进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建设“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包含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载荷,宽幅光学载荷、高分辨率雷达载荷等多样化类型的商业遥感卫星,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4颗卫星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为传统、新兴市场用户提供高时效、高性能的时空信息服务。 图3: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加速推进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蓝皮书》显示,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将全面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深空探测工程,持续推动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嫦娥七号、天问二号、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等为代表的200多颗航天器研制工作,开展230余发运载火箭组批投产,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 2022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共计7316颗,同比增长了51。从相对数量分布来看,商业通信卫星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至2022年已达63。 图4:商业通信卫星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100 80 60 40 20 0 20182019202020212022 商业通信卫星政府通信卫星对地观测空间观测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其他导航卫星军事侦察监视卫星 科学卫星 数据来源:SIA、开源证券研究所 抢占空间轨道和频段是各国卫星企业的重要资源目标。由于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十分有限,世界各国已充分意识到近地轨道和频谱资源的战略价值,以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较大商业价值,近年来悄然开展卫星发射争夺战。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而低轨卫星所主要采用的Ku及Ka通信频段资源逐渐趋于饱和状 态,全球正处于人造卫星密集发射前夕。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 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轨位可用空间将所剩无几,空间轨道和频段是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图5: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预计部署57000颗低轨卫星图6:2029年美国预计地球近地轨道部署占比近9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美国其他欧洲中国 欧洲09 中国33 其他810 2029年全球近地轨道卫星布局(颗)美国 877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赛迪顾问、开源证券研究所 随着航天科技集团2024年完成多次商业发射任务,有望赋能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北交所具备航空航天领域及卫星互联网领域业务的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共有7家公司在航天航空产业链进行深耕,分别是晟楠科技 (军用电源相关产品)、天力复合(卫星用过渡接头)、创远信科(卫星通信测试仪器设备)、富士达(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星辰科技(高端伺服系 统、智能控制系统)、通易航天(军用特种航空制品以及聚氨酯等新材料)、七丰精工(紧固件)。我们同样梳理了北交所具备军工资质下游应用的相关标的,分别是民士达(芳纶纸及其衍生产品)、华密新材(特种混炼胶、橡胶减震制品和橡胶密封 件)、瑞奇智造(高端过程装备压力容器)、广道数字(军工智能数字化)、天润科技 (地图编制等测绘及地理信息产业)。综合2023年业绩快报来看,创远信科、天力复合、晟楠科技、民士达、华密新材共5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5,业绩增长较为出众。 表1:北交所具备航空航天领域及卫星互联网领域业务的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市值亿元 市盈率 TTM 2023年 营收亿元 营收 yoy 2023年归 母净利润万元 归母净利润yoy 航空航天领域相关业务 北交所航空航天及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公司 831961BJ 创远信科 1911 5642 270 1507 338744 5211 卫星通信测试仪器设备 873576BJ 天力复合 2691 3029 740 1586 888324 2145 卫星用过渡接头 837006BJ 晟楠科技 129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