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通证券]:TLAC非资本债券即将面世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TLAC非资本债券即将面世

2024-02-07房铎财通证券苏***
TLAC非资本债券即将面世

分析师房铎 SAC证书编号:S0160522120002 fangduo@ctsec.com 相关报告 1.《利差压缩到哪一步了?》2024-02-06 2.《资金分层压力仍大,地产放松政策升温——利率及流动性周报》2024-02-04 3.《炭中取栗——下沉浙江省农商行二永债》2024-01-27 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中国银行发行1500亿元TLAC非资本债,农行和建行升档面临更大资本缺口:中国银行率先于2024年1月26日披露,将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G-SIBs中农行和建行组别由原来第一组升至第二组,2025年这两家银行需要面对更高一档的资本缓冲要求(从1%提高至1.5%)。 我国五大行在发行二永债之余将增加TLAC非资本债的发行,总体2025年达标压力较小:我国四大行TLAC杠杆率皆已达到2025年标准,各行风险加权能力指标仍存在缺口;2024年新修订版《资本办法》落地,存款保险基金若保持现阶段规模,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或将有所减轻。在TLAC达标目标下,充分利用存款保险基金也是填补缺口的选择。就第一阶段目标来看,若将存款保险基金计入TLAC,我国G-SIBs2025达标缺口总体可控。 TLAC非资本债或压缩二永债发行规模,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TLAC非资本债券:国外G-SIBs更倾向于使用灵活性高、成本相对低的非资本债务工具满足监管要求,主要通过结构式、合同式和法定式次级三种途径满足TLAC要求。我国国有大行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信贷投放规模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资本相对充足。由于一定的条款溢价并且安全边际较高,投资者未来也可以积极关注TLAC非资本债券。 发行与到期:1)信用债:本周信用债净融资额1207.90亿元。期限方面,本周新发行信用债主要以3-5Y、5-10Y和1Y以内为主;评级方面,本周新发行信用债主要以AAA级为主。2)城投债:本周城投债净融资额543.88亿元,各评级城投债利率均上行。分地区看,本周江苏和湖南两地城投债发行量较高。 城投债利差与到期结构:1)利差:①整体:除宁夏、天津、广东、北京外所有省份利差均较年初有明显下行。②行政层级:市级平台方面,云南利差较上周下行幅度最大,北京上行幅度最大;区县级平台方面,无省份利差较上周上行;③主体评级:AAA级平台中,云南利差较上周下行幅度最大,广东利差上行幅度最大;AA级平台中,贵州利差较上周下行幅度最大,广东利差上行幅度最大。④发行方式:公募债中贵州利差较上周下行幅度最大,内蒙古利差上行幅度最大;私募债中贵州利差较上周下行幅度最大,青海利差上行幅度最大。2)到期结构: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25省一年内到期余额比重低于35%,短期偿债压力较小;天津、云南、甘肃、内蒙古和青海一年内到期余额比重高于50%。 风险提示:TLAC工具发行不达预期、政策方向改变、数据时滞与统计偏差市场情绪变化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内容目录 1TLAC非资本债券4 1.1TLAC非资本债发行及政策概况4 1.2我国G-SIBs认定及五大行达标缺口6 1.3TLAC非资本债未来展望9 2发行与到期12 2.1信用债12 2.2城投债13 3城投债利差与到期结构15 3.1城投债利差15 3.2城投债到期结构16 4信用负面事件17 4.1重点信用负面事件17 4.2其他信用负面事件18 5风险提示18 图表目录 G-SIBs系统重要性得分及分组情况6 五方面评分考察及占比(2018年修订)7 我国银行存款保险金规模9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历程10 近一年内信用债发行偿还情况(亿元)12 本周新发行信用债期限结构13 本周新发行信用债评级分布13 近一年内城投债发行偿还情况(亿元)13 近一年内城投债发行利率走势(%)14 近两周城投债发行量(亿元)14 表1.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特点4 表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TLAC管理要求5 表3.五大行资本充足指标8 表4.全球G-SIBs名单11 表5.各省城投债利差及变动情况(整体及分行政等级)(bp)15 表6.各省城投债利差及变动情况(分评级与发行方式)(bp)16 表7.各省城投债到期结构17 表8.本周重点信用负面事件17 表9.本周其他信用负面事件18 1TLAC非资本债券 1.1TLAC非资本债发行及政策概况 在充分吸收各国监管与国际银行的实践基础上,我国G-SIBs于2024年正式启动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2021年10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多元化。根据《管理办法》,我国G-SIBs的总损失吸收能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Basel-III认可的受监管资本,即扣除缓冲资本(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后的监管资本;(2)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3)可计入部分存款保险基金。 表1.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特点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财政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财通证券研究所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以下称《TLAC条款》),着手构建我国全面的TLAC监管框架。根据《TLAC条款》,系统重要性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16%,自 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18%;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自2025年1 月1日起不得低于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75%。而2025年存款保险基金可计入规模上限为银行风险加权资产2.5%,2028年则可计入3.5%。 表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TLAC管理要求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通证券研究所 继中国银行1500亿元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之后,其他四大行或将陆续计划发行。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TLAC非资本债券正式推出。中国银行率先于2024年1月26日披露关于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计划的董事会议案,将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发行利率参照市 场利率,有效期至2025年8月29日。近期二级资本债品种发行利率介于2.78%-5.60%之间,总体较低,再结合五大行总体潜在缺口情况来看,未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或同样有TLAC非资本债发行诉求。 进一步考量,2028年初TLAC风险加权比率要求将提升2pct至18%,预估2025-28年也将有持续TLAC非资本债券供给。 1.2我国G-SIBs认定及五大行达标缺口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体系(以下简称G-SIBs评估)评估办法涉及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跨境业务等五项一级指标,且评估数据主要参考年末数据。巴塞尔委员会(BCBS)及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自2012年提出了G-SIB的概念,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以控制大型银行因经营失败而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入选银行被划分为五组,每个组别对应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从第五组到第一组依次递减,分别为3.5%、2.5%、2.0%、1.5%和1.0%。 G-SIBs系统重要性得分及分组情况 数据来源:BIS官网、财通证券研究所 G-SIB评估办法的五个一级指标中,“可替代性”的多项评估指标采用全年数据,不具备年末窗口期主动管理的条件。 G-SIBs包含5个方面,本次修订后由12个指标增加至13个指标,最终结果是这些指标的加权评分。评分指标强调银行倒闭或出现财务困难的系统影响。评分体系包含跨境业务、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和复杂性5个方面: 1.跨境业务:包含跨境债权和跨境负债两个指标;衡量银行在本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业务规模,跨境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救助中的协调更为困难,银行倒闭的风险传染和溢出效应更显著; 2.规模:包含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一个指标,银行规模越大,其业务越难以替代,银行倒闭可能引起市场恐慌; 3.关联度:包含金融机构间资产、金融机构间负债、发行证券和其他融资工具三个指标,在于防范机构间风险传染,从而引发其他机构出现危机; 4.可替代性:包含托管资产、通过支付系统或代理行结算的支付额、有价证券承销额和交易量四个指标,其中交易量为新增指标。 5.复杂性:包含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证券与第三层次资产三个指标;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操作的复杂性越高,银行倒闭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越大,救助银行的成本和时间越多。 五方面评分考察及占比(2018年修订) 数据来源:BIS官网、财通证券研究所 我国四大行TLAC杠杆率皆已达到2025年标准,各行风险加权能力指标仍存在缺口。从2023Q3报表数据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的TLAC风险加权能力为13.30%/14.79%/12.62%/13.57%/11.15%。即在不使用存款保险基金豁免规则情况下,距离16%的达标要求均存在一定缺口。不过由于交行于2023年首次入选G-SIBs,只需要于2027年初需达标TLAC第一阶段要求。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2025年TLAC杠杆比率分别为7.20%/7.68%/6.96%/7.59%/6.50%,其中四大行已达到2025年的指标要求,而交通银行也达到了2027年标准。 根据TLAC缺口测算,五大行在发行二永债之余将会增加TLAC非资本债的发行。外部总吸收能力缺口为4,974/2,968/7,526/5,401/4,270亿元,缺口总额约达 2.5万亿;而2028年预计五大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将继续上行,外部总吸收能力缺口8,659/7,874/11,979/9,847/6,030亿元,整体缺口预计为4.4万亿级别。所以我们认为各大行不仅会依靠二永债续发来填补缺口,也会陆续发行TLAC非资本债。 表3.五大行资本充足指标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资本充足率 17.30% 18.79% 16.62% 17.57% 14.65% 储备资本要求 2.50% 2.50% 2.50% 2.50% 2.50% 逆周期资本要求 0 0 0 0 0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1.50% 1.50% 1.50% 1.50% 1.0% 扣减后计算当前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 13.30% 14.79% 12.62% 13.57% 11.15% 第一阶段应达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目前差距 2.70% 1.21% 3.38% 2.43% 4.85% 风险加权资产净额(亿元) 184,233 245,283 222,649 222,269 88,035 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缺口(亿元) 4,974 2,968 7,526 5,401 4,270 第二阶段应达到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目前差距 4.70% 3.21% 5.38% 4.43% 6.85% 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缺口(亿元) 8,659 7,874 11,979 9,847 6,030 资产总计(亿元) 317,648.20 444,828.23 386,980.16 378,452.87 138,306.05 TLAC杠杆比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