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业为先,再看北京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业为先,再看北京

房地产2023-11-09单戈华创证券�***
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业为先,再看北京

随着中心城区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已经形成中心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的发展格局。1)产业迁移带动人口流动,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8年55%降低至2022年50%,通州、顺义、昌平、房山四区近4年常住人口流入较多。2)北京产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北研发、南制造”的集聚特征。中心城区以金融、信息服务业为主,北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构成“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重点依托北京经开区,与丰台、大兴、房山构成“先进智造产业带”。 海淀区产业高科技属性最强,其余核心城区金融业仍是主导产业,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规模占全市37%。2021年北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42%。1)2021年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7%,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132.7万亿,占全国金融资产规模三分之一。2)海淀区产业高科技属性强,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8%,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聚集;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朝阳区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GDP绝对规模仅次于海淀;东城区文化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相比其他区较高;丰台区对建筑、房地产业依赖度为中心城区最高,二者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约19%。 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是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主导,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40%,经开区优势明显。1)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021年总产值分别为3930亿元、3744亿元、343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过13%。2)经开区医药制造、汽车制造规模领先全市,医药制造产值占全市40%,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全市50%,现已引入理想、小米等行业头部车企产线,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自2021年建成后,连续两年在全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一,现已汇聚百度、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 北京东部商圈(朝阳区)密度最大,中心区商圈主要靠工作人口支撑,金融街节假日/工作日客流仅47%。1)北京东部商圈密度最大,朝阳区拥有CBD、望京、三里屯等多个超百万方体量商圈,也是北京夜经济活跃度最高区域,主要原因是北京东部为最早的外事区、商务区,早期外籍人士及城市白领等高端消费人群相对聚集,带来了针对该群体消费需求的商业项目;西部五棵松商圈受益于奥运经济,近年来围绕文化、体育开发商业资源,成为京西商业地标,典型项目为华熙LIVE·五棵松。2)中心区商圈工作日客流普遍大于节假日客流,金融街、CBD商圈节假日/工作日客流分别为47%、70%,主要原因是中心区商圈写字楼项目较多,客流以工作人口为主,居住人口为辅。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未来地产会跟随产业发展,产业客群支撑片区房地产发展需求,同时片区轨交、商业等基础配套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生活便利度,三者构成支撑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当前市场下房企拿地、居民购房偏好基本遵循这一定律。北京城市基本面良好,随着产业、人口向近郊区转移,叠加优质商品房供应,预计将匹配近郊人群有效住房需求,经开区(亦庄)、昌平南等区域房地产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关注深耕北京房企,如中国海外发展、城建发展、金融街等。 风险提示:北京产业外溢不及预期,郊区配套完善度不及预期。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北京已形成中心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的发展格局,产业迁移带动人口流动,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8年55%降低至2022年50%,通州、顺义、昌平、房山四区近4年常住人口流入较多。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较高,西城区金融优势、海淀区科技优势最为明显。2021年北京金融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37%,海淀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58%,已经形成明显的企业集聚效应。 丰台区有效承接东西城区购房客群外溢,丰台区对建筑、房地产业依赖度为中心城区最高,二者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约19%,主要原因是东西城区可供开发土地极少,而丰台区供地相对充足,有效承接东西城区购房客群外溢。 北京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医药制造、汽车制造产值规模领先全市,经开区GDP规模郊区第一,其中第二产业占比高达65%,医药制造产值占全市的40%,汽车制造业产值占全市50%。 昌平区具备紧邻海淀区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承接海淀区产业要素外溢,昌平南现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已落地百度创新中心(昌平)、慧聪网北京总部、小米智慧产业示范基地、好未来教育等一批重大项目。 北京东部商圈密度大、夜经济活跃度高,中心区商圈主要靠工作人口支撑,金融街节假日/工作日客流仅47%。 投资逻辑 随着中心城区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已经形成中心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的发展格局,产业迁移带动人口流动,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下降至50%,通州、顺义、昌平、房山四区近4年常住人口流入较多。1)从各区重点产业来看,中心城区重点产业为金融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西城区、海淀区优势明显;近郊区重点产业为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业,经开区、昌平区则享受到较多要素资源配置及外溢。2)从商圈配套来看,北京商圈已形成多中心化的发展格局,东部商圈(朝阳区)密度较大。3)产业、轨交、商业配套为房企拿地及居民购房选择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未来地产应跟随产业发展,产业客群支撑片区房地产发展需求,同时片区轨交、商业等基础配套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生活便利度,三者构成支撑房价的重要因素。北京城市基本面良好,随着产业、人口向近郊区转移,叠加优质商品房供应,预计将匹配近郊人群有效住房需求,经开区(亦庄)、昌平南等区域房地产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一、近年来北京中心城区人口跟随产业疏解至近郊区 2022年北京中心6区GDP占全市比重75.4%,其中海淀区、朝阳区GDP绝对规模排前二,而西城区、东城区人均GDP较高;经开区(亦庄)作为郊区制造业高地,GDP绝对规模郊区第一。随着中心城区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已经形成中心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的发展格局,产业迁移带动人口流动,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由2018年55%降低至2022年50%,通州、顺义、昌平、房山四区近4年常住人口流入较多。北京产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北研发、南制造”的集聚特征,各区域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资源集中在于海淀区、朝阳区。 (一)北京中心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 北京中心区GDP占全市比重为75.4%,东西城区人均GDP较高。2022年北京GDP总量41611亿元,其中中心6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30317亿元,占全市比重73%,近郊区(经开、顺义、昌平、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远郊区(怀柔、平谷、密云、延庆)GDP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2%和3.4%。1)中心6区中,2022年海淀区GDP突破万亿,绝对规模排全市第一,贡献全市近四分之一的产业增加值;西城区、东城区2022年人均GDP均在50万元左右,远超全市其他区域。2)近郊区中,2022年经开区GDP为2456亿元,郊区增加值第一。3)远郊4区2022年GDP均未达到500亿元,主要原因是区域以山区丘陵为主,以生态涵养定位为主,制约产业规模。 图表1 2022年海淀区GDP突破万亿,东西城区人均GDP领跑全市 随着中心城区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已经形成中心城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迁移至郊区的发展格局。1)2022年北京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占比均在85%以上,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与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凸显,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2)近郊区第二产业占比明显高于中心区,2022年二产占比在27%-65%之间,经开区第二产业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达到65%;而远郊区由于地势原因相对不适合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占比反而略高于近郊区。 图表2中心区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近郊区制造业占比较高 近年来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向郊区疏解,中心区域常住人口占比由2018年55%降低至2022年50%。1)2022年北京常住人口约2184万,其中中心区域1095万人,占全市比重约50%,近郊区、远郊区分别占比42%和8%。2)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通州新城),并将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5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作为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 2018-2022年间中心区域常住人口减少96万人,近郊区常住人口增加66万人,中心区域常住人口占比由2018年55%降低至2022年50%,人口疏解效果明显,整体呈现常住人口向郊区疏散的态势。3)2018-2022年北京郊区中通州承接最多的常住人口流入,约为21万人,昌平、顺义、房山常住人口增加13万人。 图表3 2022年中心区域常住人口占比约50% 图表4北京呈现常住人口向郊区疏散的态势 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内部差异显著。1)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2022年延庆区人均可支配收入4.12万元,为全市最低水平,但仍超全国平均(3.69万元/人)。2)2022年中心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7.4—10万元之间,近郊区在4.7—6.2万元之间,远郊区在4.1—4.8万元之间,基本呈现自中心区向远郊区递减态势。 图表5北京全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平均,中心城区约为远郊区的2倍 (二)北研发、南制造产业集聚特征已形成,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海淀、朝阳 北京产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北研发、南制造”的集聚特征。北部承接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技城、怀柔科学城创新资源外溢,海淀、昌平、朝阳、顺义构成“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重点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丰台、大兴、房山构成“先进智造产业带”。 图表6北京产业分布呈现“北研发、南制造”的集聚特征 北京创新要素集中在于海淀区、朝阳区,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催生国家重点实验室。1)北京市创新资源集中在中关村科技园片区,以中关村科技园为发展中心,辐射带动周围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及石景山区创新能力提升。2)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为例,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呈现以大学、大所为核心聚集的特征,因其高校、研究所资源丰富,海淀及朝阳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领跑全市,创新资源在全市中具有显著优势。 图表7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呈现以大学大所为核心聚集特征 二、金融、互联网引擎在西城、海淀,先进制造业看经开区 北京支柱性产业为金融、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医药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的为主的先进制造业。1)从北京GDP构成来看,金融、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高,2021年北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42%。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4%,从细分项来看,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具备一定规模优势,2021年总产值分别为3930亿元、3744亿元、343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超过13%。市政基础类的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绝对规模较大,2021年电热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接近7000亿,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27%。 图表8 2021年北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学技术和研究服务业占GDP比重约42% 图表9医药、电子设备及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聚集于西城区、海淀区。1)从金融业来看,西城区产业增加值规模最大,2021年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约2872亿元,占全市金融业的37%,代表性聚集地为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均占全市的15%左右。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中度较高,2021年海淀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16亿元,占全市的58%,空间分布依托于中关村科学城,向北延伸至西二旗板块;朝阳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971亿元,占全市的15%,阿里、字节等多家互联网龙头企业聚集在望京板块。3)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来看,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