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策略周评:历史上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策略周评:历史上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

2023-09-25陈李、陈刚东吴证券华***
策略周评:历史上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

策略周评20230924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策略周评 历史上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2023年09月24日 当前,A股能否维持周�的上行势头走出缩量盘整,中美关系缓和的重大利好是否意味着拐点已现,后市又会怎么走,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A股会如何走出缩量盘整?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找线索。 2000年以来A股共经历过5轮底部区间的缩量下跌,拐点分别出现在2005 年7月、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4年6月、2018年11月。 回顾历史,A股走出底部无非受到四类催化:1、政策利好(如2005年制度改革与创新;2008年“四万亿”强刺激);2、海外压制因素边际改善(如2018年中美贸易阶段性缓和);3、经济基本面好转(如2012年过度悲观预期被基本面证伪);4、海内外流动性宽松。 当然,更多时候并非单个因素独立催化,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作用(如 2014年流动性趋松+地产政策发力)。 2005年7月:制度改革与创新是2005年A股形成拐点的关键变量。制度 改革的前期不确定性使得2005上半年市场加速缩量探底,而金融创新、制度改革又推动了后期市场企稳回升。 2008年11月:市场由金融危机转向快速复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货币政策转向带来股市短暂回弹,但未成功对A股产生持续刺激作用,A股仍处于大幅下跌状态;第二阶段政府加大货币政策力度的同时推出“四万亿”财政刺激,股市止跌企稳;第三阶段在当时“天量信贷”与国家各项产业经济刺激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市场行情一路高歌。 2012年12月:市场走出缩量下跌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证监会协同金融机构多举措护盘救市,期间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但市场仍对基本面的维稳“将信将疑”;第二阶段12月政治局会议积极表态催化下,市场过度悲观预期被基本面证伪,叠加海外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触底反弹。 2014年6月:市场走出缩量下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货币政策转向伴随资本市场政策周期再启,市场进入经济修复观察期开始缩量盘整。第二阶段,央行投放流动性呵护市场,多地相继放松房产限购政策刺激地产,A股走入回升通道。第三阶段,央行意外降息,股市反应强烈,大盘股合力上涨,杠杆资金开始入场,A股量价齐升。 2018年10月:本轮走出缩量下跌行情短期依赖于流动性再度转为宽松,中期企稳回升则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风险偏好的改善。 基于历史经验,后市将会如何演绎? 我们认为当前拐点出现所需具备的要素有两点。第一是政策发力带动经济基本面改善,第二是美债利率下行。 基于历史经验,当下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出台节奏、发力点与2014 年较为类似,因此后续政策端的演绎可能值得期待。借鉴2014年,城中村改造潜在体量或较大,房地产限售政策的放松空间也尚存,后续相关政 策落地有望拉动基本面,助力A股走出底部区间。 虽然当前国内环境整体与2014年较为相似,但外部环境却无法类比,近期受原油价格扰动的影响,美债利率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对外资回流形成制约。当前美国通胀韧性依然偏高,降息周期存在较大的推迟可能性,幅度也将收窄。往后推演3-6个月,美国更有可能出现的是需求在价格高 企背景下走弱,从而倒逼通胀下行的局面。 中美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成立可能形成转机。至于这是否是本轮A股缩量下跌的拐点,我们仍建议保持耐心,留意后续成交金额能否递增,北向资金的流入是否持续,若两者均是,则A股或有望走出一波反弹行情。 风险提示:美联储推迟降息;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 证券分析师陈刚 执业证书:S0600523040001 cheng@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陈李 执业证书:S0600518120001 021-60197988 yjs_chenl@dwzq.com.cn 相关研究 《商品涨,股价会跟涨?》 2023-09-17 《特斯拉一体化压铸重大突破,商用5.5G拉开序幕—产业跟踪笔记2023W38》 2023-09-17 1/19 东吴证券研究所 内容目录 1.历年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4 1.1.2005年7月:流动性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制度改革与创新助推估值行情启动5 1.2.2008年11月:“四万亿”政策强刺激下,A股止跌企稳,呈现“V型”走势7 1.3.2012年12月:宽货币“铺路”,基本面持续修复,中央积极表态成信心修复、A股反弹的“临门一脚”9 1.4.2014年6月:政策端货币宽松、地产发力双轮启动,助推A股走出缩量11 1.5.2018年10月:本轮A股止跌回暖,短期依赖流动性宽松叠加高层积极表态,中期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的风险偏好改善14 2.基于历史经验,后市将会如何演绎?15 3.风险提示18 2/19 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目录 图1:2000年以来A股共经历5次底部区间的缩量下跌(单位:点)4 图2:2005年投资增速回落企稳(单位:%)5 图3:货币投放速度放缓(单位:%)5 图4:2005年CPI-PPI剪刀差扩大(单位:%)5 图5:2005年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快速下滑(单位:%)5 图6: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单位:人民币元/美元)6 图7:2008年出口增速和PPI价格指数均出现“断崖式”下滑(单位:%)7 图8:2008年市场由金融危机转向快速复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证指数)(单位:点)8 图9:2009年1-3月份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单位:亿元)9 图10:2012年PPI转负(单位:%)9 图11:2012年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承压(单位:%)9 图12:2012年市场走出缩量下跌可以分为两阶段(上证指数)(单位:点)10 图13:2012年PMI数据好转,房地产销售逐渐回暖(单位:%)11 图14:201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验证基本面企稳,工企利润累计同比上行提示“盈利底”已现(单位:%)11 图15:2014年1-2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其中有强烈改革预期的房地产行业下滑严重(单 位:%)11 图16:人民币在2014年初迅速贬值(单位:人民币元/美元)11 图17:2014年市场走出缩量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位:点)12 图18:2014年5月,金融数据呈现低位企稳的迹象(单位:亿元;%)12 图19:2014年5月,PMI在3个月低位波动后同样出现了向上的趋势(单位:%)12 图20:2014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申万非银、申万房地产、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涨幅(单 位:%)13 图21:2014年11月-2015年1月,两融余额迅速增长(单位:亿元)13 图22:2018年缩量行情,上证指数整体走势(单位:点)14 图23:2018年8月PMI、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宏观经济基本面迅速走弱(单 位:%)15 图24:2018年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同比大幅下降(单位:%)15 图25:A股市场进入“地量地价”(单位:点;%)15 图26:美国原油的库存和采掘业增加值持续下行(单位:千桶;十亿美元)17 表1:2005年,政府推进股权分置改革6 3/19 东吴证券研究所 8月初以来,量能持续萎缩,市场对于利好因素反应钝化,呈现缩量下跌态势。本周(9.18-9.22),多日全A成交额降至6000亿元以下,“地量”特质显著,周一至周四市场缺乏明确主线叠加节前效应发酵,资金观望情绪浓厚,内资难寻合力方向,板块跷跷板效应加剧,外资又在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下“连连撤退”;而周�得益于中美关系重大利好,国内外先觉资金提前入场,大盘一反颓势、开始企稳止跌,个股亦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北向大幅回流75亿元。 当下,A股能否维持周�的上行势头走出缩量盘整,中美关系缓和的重大利好是否意味着拐点已现,后市又会怎么走,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A股如何走出缩量盘整?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找线索。 1.历年A股是如何走出缩量盘整的? 由A股走势结合我们此前构建的“地量指数”可见,2000年以来A股共经历过5轮底部区间的缩量下跌,拐点分别出现在2005年7月、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4年6月、2018年11月。回顾历史,A股走出底部无非受到四类催化:1、政策利好(如2005年制度改革与创新;2008年“四万亿”强刺激);2、海外压制因素边际改善(如2018年中美贸易阶段性缓和);3、经济基本面好转(如2012年过度悲观预期被基本面证伪);4、海内外流动性宽松。当然,更多时候并非单个因素独立催化,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作用(2014年流动性趋松+地产政策发力)。 图1:2000年以来A股共经历5次底部区间的缩量下跌(单位:点) 注:“地量指数”越高,说明交易热度偏低,市场越接近“地量”状态;越低则说明市场活跃度高。“地量指数”由A股自由流通市值/日成交量的倍数,经由宏观流动性指标调整后计算而得。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4/19 1.1.2005年7月:流动性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制度改革与创新助推估值行情启动 2005年,恰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控制后的政策宽松期,经济仍处于高增速,但 2004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回落企稳,通胀也从高位下行。微观层面,2005年CPI-PPI剪刀差扩大,上游企业利润承压致使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下行,与宏观基本面背离。由于2005年的政策重心在制度改革与创新上, 央行于3月结束了此前的紧缩周期、宣布降准,为后续股改、汇改等提供相对宽松的利率环境,也为A股的企稳上行起到支撑。上半年企业盈利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出于对股改的疑虑以及宝钢天量增发造成的流动性冲击,市场交易情绪逐渐低迷,A股呈现震荡下跌态势。 图2:2005年投资增速回落企稳(单位:%)图3:货币投放速度放缓(单位:%) 工业增加值:轻工业: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右轴) 25工业增加值:重工业:累计同比 20 15 10 5 2000-06 2001-02 2001-10 2002-06 2003-02 2003-10 2004-06 2005-02 2005-10 2006-06 2007-02 2007-10 2008-06 0 25M2:同比M1:同比 6023 21 5019 4017 15 3013 2011 9 107 5 0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4:2005年CPI-PPI剪刀差扩大(单位:%) 图5:2005年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快速下滑(单位:%) 102 1 80 6-1 -2 4-3 2-4 -5 2003-01 2003-04 2003-07 2003-10 2004-01 2004-04 2004-07 2004-10 2005-01 2005-04 2005-07 2005-10 2006-01 2006-04 2006-07 2006-10 0-6 2.0 1.5 1.0 0.5 0.0 2003/3/1 2004/3/1 2005/3/1 2006/3/1 2007/3/1 2008/3/1 2009/3/1 2010/3/1 2011/3/1 2012/3/1 2013/3/1 2014/3/1 2015/3/1 2016/3/1 2017/3/1 2018/3/1 -0.5 中国:CPI:当月同比 中国: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CPI-PPI(右轴) 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5/19 东吴证券研究所 总得来看,制度改革与创新是2005年A股形成拐点的关键变量。制度改革的前期不确定性使得2005上半年市场加速缩量探底,而金融创新、制度改革又推动了后期市场企稳回升。 缩量探底阶段:2005年4月起,股权分置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担忧情绪弥漫,暂停IPO、减税等提振举措出台,但未改A股下跌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