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自产原油中海油产量占比约25%。我国是全球原油需求大国,近年来石油消耗量稳中有升,受限于资源禀赋,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2022年进口量达5.08亿吨。国内自产原油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海油是仅次于中石油的第二大国内原油生产商,约占中国原油产量的25%。 持续增储上产,海内外新项目稳定放量。作为全球领先的海上油气开采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增储上产,近年来均维持千亿量级资本支出,使得公司净证实储量、储量替代率与净产量均维持较高水平。近年来,公司旗下渤海油田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成为海外产量增量主力军。 严控桶油成本,作业费用具备行业领先优势。公司将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成本竞争优势。 桶油成本中DD&A占比较高,经过在勘探、开发以及在产老油田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努力,公司DD&A逐年下降,未来仍有一定降本空间。 紧跟国内天然气行业高速发展期,天然气板块享受增长红利。国内处于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期,需求量增长潜力巨大。供给端随着勘探技术发展与进口管道建设,可有限满足消费增长。公司通过加强海上天然气和陆地非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力度,新项目开发将有力助推公司实现2025年天然气产量占比达到35%的目标。 现金流水平稳健,注重股东回报,股息率高。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现金流水平稳健,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注重股东回报,累积分红位居港股能源类企业第一,根据公司年报,未来两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40%,全年股息绝对值预计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未来5年将稳健增长,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8/1422/1519亿元, 同比-7.0%/+7.9%/+6.8%,EPS分别为2.77/2.99/3.19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22.16-25.84元,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9%-27%溢价空间。首次覆盖,基于油价维持高位运行以及公司长期稳健业绩,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中国海油:海上油气巨头,业务版图遍及全球 油气勘探及生产龙头企业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业务为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原油天然气。 图1:中国海油股权结构示意图 中海油集团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国资委间接控股。中海油集团成立于1982年,由国务院以立法形式授予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1999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于200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立以来,公司深耕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成为我国原油增量贡献的主力军,并已建立完整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在多个世界级油气项目持有权益。2022年4月,公司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功搭建起境内外资本运作平台。 图2: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油气资源丰富,业务遍及全球 在国内,公司通过自营作业及合作项目,以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东海为核心区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在海外,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优质资产,在多个世界级油气项目持有权益,资产分布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截至2022年底,根据公司合计净证实储量计算,渤海为公司油气储量占比最高的区域,约为29%;海外油气储量区域约为39%,其中加拿大、南美洲为海外油气储量占比较高区域。产量方面,公司国内与海外产区多年来维持较为均衡的分布,国内净产量在64%-70%的区间,2022年公司国内油气净产量达69.4%,2023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油气净产量达69.7%。 图3:公司资产分布 图4:2022年公司油气储量区域占比 图5:公司在国内产区和海外产区的产量占比 表1:2022年公司产量分布 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自产原油中海油产量占比约25% 我国原油需求较为稳定,进口依存度约为七成。中国的原油消费量从2018年以来基本呈现出较为稳定趋势。展望未来,随着疫情政策转向,原油需求有望保持稳定上升趋势。而受到自身资源禀赋不足的限制,我国自产原油供应比重约为三成,需求主要依赖进口补充。近年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始终维持在70%以上的高位水平,原油进口量均在5亿吨以上。2020年受到国家政策导向以及低油价等的契机,原油进口量达到5.42亿吨的历史高位水平。近两年由于进口配额收紧以及双碳政策,中国原油进口量适度萎缩,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13亿吨,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08亿吨。 中国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公司成为仅次于中石油的第二大国内原油生产商。自2019年“七年行动计划”出炉,国内油气生产企业持续加强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油气自给能力,2018-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从1.89亿吨增长至2.05亿吨,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之后我国原油产量逐年下降,2019年开始回升,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046亿吨,年度同比增幅由1.0%逐步提升至2.9%。 国内油气供应格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中国油气上游市场主要的经营主体,原油产量占据中国原油总产量的94%以上;延长石油作为国内拥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2022年产量约占中国原油产量的5.56%。 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大力加强原油勘探,成为仅次于中石油的第二大国内原油生产商,约占中国原油产量的25%。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上游准入的放开与管网改革的深入,中国整个油气产业预计将逐步开放,长期有望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油气全产业链竞争新格局。 图6:2018-2022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布 图7:2022年中国原油供应市场竞争格局 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油气销售,增储上产给予业绩增长持续性 油气销售贡献了公司绝大多数业绩,其中天然气占比稳步提升。公司作为纯上游的油气生产与经营公司,油气销售业务是公司营收和毛利的主要来源,油气销售业务主要包括常规油气业务、页岩油气业务、油砂业务以及其他非常规油气业务。 2018-2022年公司油气销售业务收入占比在80%以上,毛利占比98%以上。2022年,石油液体销售收入达3110亿元,天然气销售收入达419亿元,分别占到总营收的73.7%和10%。其中天然气具有清洁环保属性,公司亦大力发展天然气项目的开发建设,2013年天然气在公司营收占比仅为5%,截止至2022年底已提升5pct。 根据公司未来展望,2025年公司天然气产量占比将提升至35%。 图8:公司各业务营业收入 图9:公司各业务毛利占比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稳步提升,通过增储上产与降本增效措施,业绩受油价回落影响逐渐减小。2016-2022年,公司营收与利润稳步提升,2016年因油价大幅下滑叠加公司对海外资产进行了金额达104亿元的资产减值,造成公司净利下滑;2020年受新冠影响油价大幅下跌,公司业绩同步跌至近五年的底部;2021与2022年,随国际油价上行,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上涨;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2.3亿元,同比增加71.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16.77亿元,同比增加101.47%。 因公司坚持增储上产和持续降本增效,2022年公司实现高油价周期效益最大化,相较2014年同油价环境,净利润大幅增长1.35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0.64亿元,同比下降5%;实现归母净利润637.61亿元,同比降低11%,相较于布伦特原油的同比降幅24%,公司业绩降幅远低于国际原油降幅,主要是公司产量增长和成本下降部分抵消了油价的下挫,亦体现了公司在油价下行时期的业绩韧性。 图10:公司营业收入(亿元)与布伦特油价(美元/桶) 图11:公司归母净利润(亿元)与布伦特油价(美元/桶) 公司期间费用率长期较为稳定 2018-2020年期间费用率逐年上升,主要是2020年油价大幅下跌,公司主营勘探开发原油,业绩受油价下跌影响大,使得期间费用占比上升明显。随后油气销量上升,国际油价上行,公司营业收入增加,2021-2022年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9%,1.51%,0.36%及0.72%,总体回落至较低水平。其中由于油气销量上升,现金净流入推动利息收入上升,公司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3%。与同期可比公司相比,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占比、财务费用占比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长期坚持低成本竞争优势,并保持“精干高效”的用人政策。公司研发费用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为了加强技术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图12:公司期间费用率(%) 图13:公司及可比公司财务费用率(%) 图14:公司及可比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 图15:公司及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 较低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可观,带来稳健现金流水平 公司债务压力较小,长期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可比公司前列。2018-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51%、40.85%、39.84%、38.72%及35.59%,资产规模平稳,资产负债率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偿债能力较强。横向对比,公司资产负债率也远远低于行业同期可比公司,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投资能力。2018-2022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22%、14.11%、5.66%、15.38%及26.29%,盈利能力可观。 虽然公司ROE略低于国际同行,但通过杜邦分析可以发现,公司销售净利率较高,达到33.56%,表明油气资源质量较好,但是公司财务杠杆显著低于同行,主要系公司坚持审慎的财务政策。另外,公司资产周转率亦有一定增长空间,未来盈利增长可观。 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创造能力,现金流可以充分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所需。 2014-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复合增长率为7.14%,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下滑主要由于当年油价大幅下降,导致当年油气销售收入下降。2020年-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重回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55.74亿元,同比增长39%。此外,2022年公司自由现金流达到人民币1108亿元,说明公司注重现金流管理,财务状况良好。 图16:公司各年资产负债率(%) 图17:公司各年净资产收益率(%) 图18:公司及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左轴)及ROE(右轴) 图19:公司经营现金流及自由现金流(亿元) 油价有望维持中高区间,给予油气开采公司业绩弹性 根据IEA、EIA等机构预测,未来布伦特油价有望维持在80-90美元/桶的较高区间,整体供需偏紧。供给端OPEC+继续加大减产力度,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将减产延长至2023年年底;俄罗斯原油将继续受制裁影响,实际产量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进入补充阶段,且页岩油资本开支不足,增产有限; 供给端整体偏紧。需求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修复,中美两国炼油厂开工积极度较高,石油需求温和复苏,因此整体供需相对偏紧,油价有望继续维持较高区间。 供给端:2023年供给端增长动力不足,整体供给偏紧 OPEC+继续加大减产力度,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将减产延长至23年年底。出于对高油价的诉求,2022年12月4日的OPEC+会议决定维持200万桶/天的减产政策不变(OPEC减产127万桶/天,其他国家减产73万桶/天),并将该产量政策一直延续至2023年底。 2023年5月起,沙特自愿减产50万桶/日原油,7月起再次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原油。两次减产后,沙特原油日均产量已减至90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