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9月投资观点: 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行,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的53个化工品中,月均价处于近一年低位的占比64%,月均价处于近五年15%以下分位数的占比28%,而6月月均价上涨产品仅2个,下跌品种50个,跌幅超过10%的共9个,亏损的化工品占比超过60%。2023年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在成本端支撑、需求持续复苏、政策面利好三重因素驱动下实现了同比、环比的正增;同时在成本利润率和生产热度均有提升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说明行业补库存的意愿正在上升。考虑到汇率、PPI等宏观经济数据有望改善,以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煤炭价格上行的成本推动,我们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回暖。 9月,我们重点推荐钾肥、天然气顺价、制冷剂、电子气体、轮胎等投资方向。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粮食协议”,Nutrien缩减Cory钾肥矿的产量,印度即将签订年内第二次钾肥大合同,同时海外化肥库存得到有效缓解,叠加近期海外粮食价格上行,农化产品价格有望上行,建议关注相关化工品及标的:【亚钾国际】(钾肥)、【云天化】(磷肥)、【华鲁恒升】(尿素)等。近期沙特持续自愿额外减产,加之库存依旧维持低位,同时美国将在今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也支撑国际油价,因此布伦特原油价格继续上涨,价格超过80美元/桶,我们看好下半年国际油价的上行空间,近期国内终端民用天然气价格开始密集调整,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开启,重点推荐【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含氟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复苏,同时含氟聚合物、氟化液国产化进程提速,重点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下游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重点推荐【金宏气体】等。需求拉动功能健康甜味剂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百龙创园】国内龙头地位显著。 国际海运费持续下行,同时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海外轮胎需求回暖,未来中国轮胎的比较竞争力优势将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重点推荐【森麒麟】。 本月投资组合: 【亚钾国际】国内稀有钾肥生产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凸显规模优势; 【中国石油】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油价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金宏气体】加速布局电子特气,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巨化股份】氟化工龙头企业,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和氟化液市场前景; 【百龙创园】健康功能糖加速渗透,规模扩张助力成长; 【华鲁恒升】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煤化工龙头加快发展步伐。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1、本月核心观点:看好钾肥、天然气顺价、制冷剂、电子气体、轮胎的投资方向 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行,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的53个化工品中,月均价处于近一年低位的占比64%,月均价处于近五年15%以下分位数的占比28%,而6月月均价上涨产品仅2个,下跌品种50个,跌幅超过10%的共9个,亏损的化工品占比超过60%。2023年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在成本端支撑、需求持续复苏、政策面利好三重因素驱动下实现了同比、环比的正增;同时在成本利润率和生产热度均有提升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说明行业补库存的意愿正在上升。考虑到汇率、PPI等宏观经济数据有望改善,以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煤炭价格上行的成本推动,我们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回暖。 9月,我们重点推荐钾肥、天然气顺价、制冷剂、电子气体、轮胎等投资方向。 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粮食协议”,Nutrien缩减Cory钾肥矿的产量,同时海外化肥库存得到有效缓解,叠加近期海外粮食价格上行,农化产品价格有望上行,建议关注相关化工品及标的:【亚钾国际】(钾肥)、【云天化】(磷肥)、【华鲁恒升】(尿素)等。近期沙特持续自愿额外减产,加之库存依旧维持低位,同时美国将在今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也支撑国际油价,因此布伦特原油价格继续上涨,价格超过80美元/桶,我们看好下半年国际油价的上行空间,近期国内终端民用天然气价格开始密集调整,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开启,重点推荐【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含氟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复苏,同时含氟聚合物、氟化液国产化进程提速,重点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下游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重点推荐【金宏气体】等。需求拉动功能健康甜味剂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百龙创园】国内龙头地位显著。国际海运费持续下行,同时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海外轮胎需求回暖,未来中国轮胎的比较竞争力优势将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重点推荐【森麒麟】。 2、本月投资组合 我们本月建议的组合包括亚钾国际、中国石油、金宏气体、巨化股份、百龙创园、华鲁恒升。 【亚钾国际】国内稀有钾肥生产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凸显规模优势; 【中国石油】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油价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金宏气体】加速布局电子特气,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巨化股份】氟化工龙头企业,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和氟化液市场前景; 【百龙创园】健康功能糖加速渗透,规模扩张助力成长; 【华鲁恒升】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煤化工龙头加快发展步伐。 3、重点行业研究 3.1钾肥行业深度跟踪:全球钾肥价格触底反弹,需求推动下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钾肥主要品种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钾镁,其中氯化钾由于其养份浓度高,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占所施钾肥数量的95%以上。 钾肥资源属性强,全球资源寡头垄断。全球仅有14个国家有钾资源储备,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占比分别达到33.3%、22.7%、12.1%,合计占全球钾盐资源总储量68.2%,中国仅占比5.2%。钾肥的主要消费国有中国、巴西、美国和印度等,其中中国、巴西钾肥消费量占比约25%和18%,全球钾肥约80%通过贸易运输,中国钾肥进口依存度超过50%。加拿大钾肥公司(Nutrien)预计,受俄乌冲突影响,与2021年相比,2023年白俄罗斯钾肥出货量预计将下降40%至60%,2023年俄罗斯钾肥出货量将下降15%至30%。 图1:全球钾肥主要生产国家 图2:全球钾肥主要消费国家 我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钾盐资源以含钾卤水为主,95%集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与新疆罗布泊。国内钾肥资源供给不足,进口依存度超过50%。2022年,我国钾肥产能约折950万吨/年KO,产量约折700万吨KO,同比增加4.5%;进口量793.5万吨,同比上升4.9%;出口量2.7万吨,同比下降88.2%,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对外依存度53.2%,表观消费量达到1490.8万吨,同比增加6.2%(此处未考虑库存变化)。从生产企业来看,国内最主要钾肥生产企业为盐湖股份、藏格控股,合计占国内76.3%的钾肥产能。正是由于中国能够通过自产钾肥能够满足约50%的需求,中国成为全球钾肥价格洼地。从库存情况看,据隆众资讯,当前港口进口钾肥库存处于2021年以来高点,8月24日中国港口钾肥库存约为304.5万吨。 图3:钾肥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 图4:钾肥进口量及出口量 图5:国内钾肥主要生产企业 图6:钾肥港口库存(万吨) 海外突发事件催化,寡头涨价诉求强烈。2023年7月俄罗斯正式宣布《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中止,一方面乌克兰通过黑海出口的粮食、化肥产量将大幅降低,过去一年乌克兰通过黑海出口量超过3000万吨,另一方面在其他粮食出口渠道不发生变动的情形下,俄罗斯粮食出口将会明显缩量,全球粮食供应也将明显减少,有望拉动农化产品需求。根据金联创报道,2023年7月加拿大国际码头工会(ILWU)在温哥华港举行罢工,导致Canpotex的Neptune码头失去了出口能力,Nutrien减了Cory钾肥矿的产量,该钾肥矿生产MOP的能力为190万吨/年,反应全球寡头的挺价诉求。 表1:全球主要国家钾盐产量(折纯K2O,万吨) 南美需求回复补库需求强劲,国内氯化钾价格开始上涨。巴西市场受大豆季节需求强劲影响,需求持续回复,颗粒级氯化钾价格8月以来已上涨20美元/吨至360-380美元/吨CFR,泰国地区氯化钾价格上涨10美元/吨至370美元/吨。本周国内氯化钾价格继续调涨50-150元/吨,62%白俄钾价格2600-2800元/吨,较7月低端价格上涨350元/吨,涨幅达到15.2%,颗粒钾报价2650-2750元/吨,60%盐湖钾价格2350-2450元/吨。目前7-8月边贸及中欧班列无进口货源,市场挺价心态持续。近期,Nutrien发布了美国终端用户钾肥补充计划,公司已按照370美元/吨CFR的参考价完成三季度交付订单,四季度订单预期以400美元/吨CFR完成,预计钾肥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 图7:中国边贸进口钾肥市场价格(元/吨) 图8:氯化钾主要进口国价格(美元/吨) 我们认为随着巴西、东南亚需求旺季临近,以及国内冬储需求拉动,钾肥需求将有所提升,据卓创资讯,8月中国资源型氯化钾预估产量48万吨左右,环比略降4.0%,主因矿产品质下降,产量缩减。1-8月中国资源型氯化钾预估总量37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1.9%。此外,考虑到近期海外突发事件催化,寡头涨价诉求强烈,我们认为国际钾肥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建议关注【亚钾国际】,公司目前在老挝具备200万吨产能,远期规划500-800万吨产能,是亚洲最大钾肥资源企业,区位优势、成本优势突出,具备成本优势及成长性。 3.2天然气行业深度跟踪:顺价机制推动下,龙头企业有望量价齐升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天然气定价模式经历了政府定价、双轨制定价、成本加成定价、市场净回值定价的变迁,逐步向市场化定价转型。尤其自2015年以来,秉承着“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天然气上下游价格逐步放开,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在计划经济下,天然气由国家统一定价,上游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并且在国家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天然气价格保持总体稳定。 第二阶段:1982年至2005年,天然气实行计划垄断性定价和市场定价的双轨制定价机制,这一阶段对天然气实行包干制,包干内的天然气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定价,而包干外的天然气由企业自主销售和定价,但是不能超过最高限价。 第三阶段:2005年至2011年,双轨制逐步取消,采用成本加成定价,天然气基准价格由原油、液化石油气和煤炭价格加权平均决定,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可上浮10%、下浮不限。 第四阶段:2011年至2015年,实行市场净回值定价,将出厂价管理模式改为门站价管理,门站价挂钩可替代能源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最高门站价的范围内协商门站价,在此基础上倒扣管输费计算各环节价格。 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步伐,先后通过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并轨、管输费监审、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等一系列改革手段,推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 图9: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历程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效果显著,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顺价机制也在不断完善。2017-2018年在国内“煤改气”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彼时国内天然气供需存在一定错配,市场化定价的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突破万元,价格中枢显著提升。然而当时管道气价格虽然也有所提升,但因为涨幅存在天花板,因此实际上资源方更多只是承担了保供的责任,并且从头部燃气企业的采购成本来看,其成本上涨浮动不大(大多数成本来自中石油管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