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行业深度报告
行业评级:领先大市-A
核心观点
-
供给增长放缓:预计2020年至2025年,中国民航运输飞机在册架数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仅为3.7%,这是历史上首次连续六年出现如此低的供给增长。
-
供需错配:尽管面临高铁的竞争,中国民航客运需求在过去保持了8-10%的年增长率。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国际航线的恢复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预计2023年航空行业将经历较弱的贝塔效应。
-
美股行情映射:随着疫情复苏,美国航空股的反弹与廉价航空表现最为强劲相呼应。中国航空股的第一波反弹也直接映射了这一趋势,春秋航空作为廉价航空的龙头,领涨。
-
票价预期:在新的定价策略下,公商旅客的出行需求成为淡季的刚性需求,这有利于航线结构占优的吉祥航空受益。
-
二次消费挤出:随着票价的调整,因私出行的旅客可能转向更经济的选项,尤其是廉价航空,春秋航空在这方面的受益程度最大。
风险提示
- 暑运低于预期:夏季旅游高峰期的旅客流量可能低于预期。
- 国际航线恢复缓慢:国际航班的恢复进度可能低于预期,影响整体行业表现。
目录
01 供给:为期6年的低供给增长
02 需求:预计复合增速6-8%
03 疫情复苏演绎第一步:美国行情映射廉价航空
04 疫情复苏演绎第二步:公商旅客刚需的票价预期
05 疫情复苏演绎第三步:因私出行的二次挤出
沙盘推演下的重点推荐公司
06 风险提示
07 总结
主要发现
供给与需求
- 供给端: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民航运输飞机的供给增长率将维持在2-3%的低水平,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六年低增长周期。
- 需求端:过去十年间,尽管面临高铁的竞争,民航客运需求依然保持了8-10%的年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商旅客的刚性需求以及新的票价策略,预计未来需求复合增速将维持在6-8%。
疫情复苏与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映射:疫情后,美国航空股的复苏路径与中国航空股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廉价航空如西南航空,其客座率和盈利快速恢复,带动了中国航空股的反弹,其中春秋航空表现尤为突出。
- 票价策略:在新的定价策略下,公商旅客的需求成为支撑航空公司的关键,尤其是在淡季,这使得航线结构占优的吉祥航空受益。
- 市场细分:因私出行的旅客对于票价更为敏感,随着票价策略的调整,这部分需求可能被挤压至更经济的选择,春秋航空在这方面的受益程度最大。
结论
本报告认为航空行业的复苏路径将呈现出多阶段的特征,从美股行情映射、票价策略调整到市场细分的消费行为变化,都将影响航空公司的业绩表现。基于此,报告推荐关注在市场细分和票价策略调整中表现出色的公司,并提醒注意暑运和国际航线恢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