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产业链解析与计算机行业机遇
数据要素产业链解析
-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设备和系统收集原始数据。
- 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分析,提升数据质量。
- 数据存放与汇聚:利用硬件承载数据,使用数据库、大数据基础软件进行管理,集成来自不同源头的数据至云平台。
- 数据交易流转: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数据价值的商业化变现。
- 数据应用:将加工后的数据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创造经济价值。
数据要素与计算机行业
- 价值开发:数据要素的资源化与资产化驱动计算机行业成长性,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方面。
- IT服务转型:计算机行业服务商有望从项目制模式向数据服务模式转变,实现业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 垂直领域机会: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成熟,垂直领域IT厂商的技术和经验将有更多的变现渠道,开拓广阔的成长空间。
国企与数据要素
- 国有企业角色: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及三大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力量,肩负着数据要素流转、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发展的重任。
- 资产重估:国企改革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其价值重估。
美国数据交易模式
- 美国模式:采用第三方中介平台(C2C、B2B)及综合平台模式进行数据交易,数据经纪商通过分析数据产品向商业主体销售,市场规模可观。
- 中国对比: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不含数据应用)在2020年的规模约为545亿元,仅为美国的约3.1%,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 关注点:聚焦于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的IT服务商、数据交易平台及垂直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企业。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政策执行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 国企发展:国企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进展可能未达预期。
- 疫情干扰:新冠疫情可能对经济活动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结论
数据要素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其流通与价值释放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通过解析数据要素产业链,可以看出计算机行业在数据处理、存储、分析与应用方面拥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国有企业在数据要素流转与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借鉴美国的数据交易模式,可以看出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数据要素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并留意政策环境、国企发展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