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盘稳健,激光显示龙头开启C端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激光显示行业龙头企业,ALPD ® 激光显示技术发明者,至今已推出六大产品线,覆盖电影放映、工程、商教及家用四大应用市场。2021年公司整体业绩回暖,ToC家用市场实现业务放量,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收入占比达45.39%。我们认为公司B端业务基本盘稳固、依托ALPD ® 技术奠定卖铲人地位,C端业务依托峰米科技持续产品迭代、业务外延拉动收入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53/3.86/5.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85/1.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9/20.3/14.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ALPD ® 技术持续迭代支撑起业务多元化发展,降本提效路径稳步推进 激光技术具备性能、成本优势,有望从第四代显示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激光显示整机成本主要源于光机,其中光源成本占整机近四成,公司特有的ALPD ® 技术有效降低光源成本,且在持续的迭代中满足了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坐拥专利系统、底层技术完备,公司奠定激光显示行业“卖铲人”地位,一方面销售激光光机、光源、柔性显示屏,扩大“朋友圈”,另一方面在多场景落地创新产品。 产品性能行业领先,B端业务基本盘稳健 公司产品渠道领先,B端业务基本盘稳健。(1)电影放映市场:国内外市场正加速回暖;公司依托产品销售+租赁服务双驱动的业务模式,瞄准下游痛点,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快速扩张。受益于疫情趋于常态化,盈利水平或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商教市场:受益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布局以及海外市场的替代需求,公司商教激光投影业务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3)工程市场: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公司创新服务模式,叠加高性能系列产品落地,驱动营收端高增。 技术赋能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C端业务放量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公司于2016年创立峰米科技承接C端业务,随着消费者对激光显示产品认知度提升,B端业务疫情承压下,C端业务迅速起量打开公司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峰米激光电视、激光微投产品迎来放量,同时自有品牌占比提升拉动毛利率提升。 风险提示:家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成本端下降不及预期;芯片供给受限。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B端基本盘稳健,激光显示龙头开启C端成长空间 1.1、激光显示领先企业,产品覆盖多元应用场景 颠覆性激光显示技术发明者,成功实现技术产业化与商业化。公司成立于2006年,2007年于全球率先发明了ALPD ® 激光显示技术,并成功实现技术产业化,推出激光电视、激光教育机、激光电影放映设备、激光微投、激光工程投影机和激光家庭影院系列产品,将业务拓展至激光电影设备、激光投影、家用产品等市场领域。商业化方面公司采用合资合作的商业策略,先后与中影、东方中原、小米、巴可等成立合资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影院激光光源租赁服务,产品及服务覆盖电影放映、家庭娱乐、教育互动、商务应用、工程户外等应用场景。2019年7月22日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图1: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ALPD ® 技术持续赋能 产品销售+租赁服务为公司营收两大支柱,六大产品线覆盖多元应用场景。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为销售业务、租赁服务和其他业务。销售业务方面,产品按大类分为激光显示核心器件、激光显示整机。核心器件再分为激光光源、光机及激光投影屏幕;整机再分为激光电影放映设备、激光商教投影机、激光工程投影机、激光拼墙、激光电视和激光微投六大产品线;前四者隶属于TO B商用业务,后两者隶属于TO C家用业务,实现基本应用场景全覆盖。租赁服务方面,公司于2015年与中影器材合作成立的“中影光峰”提供ALPD ® 激光光源租赁服务,采用按时或按期的计费方式,以影院使用激光光源的时长或约定期数为计算依据确认收入。2018年公司与中国电影、巴可等联合创立提供全球影院租赁服务的“Cinionic”品牌,实现公司全球化业务部署。 图2:ALPD ® 技术赋能,产品覆盖多元应用场景 1.2、股权激励力度加大,高技术背景管理层护航公司发展 公司实控人为创始人李屹博士,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屹博士,通过光峰控股、原始投资、光峰宏业等合计控制公司28.39%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屹博士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为ALPD ® 技术的原创发明人,以其作为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000项,有深厚的工程技术功底。 同时,员工持股平台光峰达业持有公司4.51%股份。 图3:公司股权结构结构稳定,李屹博士为实际控制人 股权激励力度加大,护航员工与公司共成长。公司已实施3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达442人次,合计授予股票数量约3200万股,激励对象囊括公司创始人、高管以及核心人员等。2021年10月公司进一步加大股权激励投入开启2021第二期股权激励,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公司和员工共同创业之目的。2022年4月29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计划向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100人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050万股。 表1:股权激励覆盖员工400+,合计授予股票数量约3200万股 公司管理层专业积淀深厚。公司创始人李屹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相关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同时是我国科技部引进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扎实的科研技术功底。 此外,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胡飞及研发总监王则钦均毕业于知名大学相关专业,分别在激光显示技术开发及光学器件开放领域积累了丰厚的专业经验,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以二人为主要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数量共计近1000项。 表2:管理团队技术背景强劲 1.3、财务分析:2021年业绩回暖,C端业务开启公司二次成长曲线 传统业务回暖+业务结构调整助力公司营收实现高增速。2016-2021,公司营收由3.55亿元增长至24.98亿元,CAGR为38.43%。2017年营收大幅增长原因系激光电影放映机逐渐取代传统灯泡放映机,激光光源销量大幅增加;2018-2019年公司激光电视业务、电影放映机等传统业务销量放量,以及智能微投系列产品发布,营收继续保持高态势增长。2020年公司由于传统激光放映业务和海外业务受到新冠疫情及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营收同比略有下滑。2021年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发力C端业务,2022年4月27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2021年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为24.98亿元,同比增长28.19%。 业绩方面,营收增长拉动净利润实现回升。2016-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14亿元增长到1.86亿元,CAGR为54.06%。2017年,公司产品销售端及光源租赁服务收入均取得大幅增长,带动净利润较同期大幅增长526.54%,规模超过1亿元,并成功扭亏为盈。2021年随着影院服务业务逐渐回暖和C端业务的继续放量,公司业绩上行推力强劲,2022年4月27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扣非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208.46% 图4:2016-2021年公司营收增长GAGR为38.43% 图5:2021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46% 分业务看,C端业务开启公司二次成长曲线。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公司加速完成业务结构调整,形成B端+C端双业务驱动布局。公司TOB商用业务主要包括销售服务中的光学引擎、商教投影机、激光工程以及租赁服务,其中光学引擎主要包括激光光源、激光电视光机以及柔性激光显示屏。TOC家用业务主要包括激光电视、智能微投。2020年,C端业务年内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营收占比达55%。 2021年C端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实现营收11.34亿元,占比45.40%,其中智能微投实现营收5.72亿元,激光电视实现营收5.6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51%、2.64%;B端业务表现亮眼,租赁服务业务超越激光商教投影机成为规模最大业务,贡献营收3.61亿元,同比高增109.99%,其次是激光商教投影机2.94亿元,同比增加9.56%,激光光学引擎业务2.89亿元,同比增加42.48%;激光工程放映机和电影放映机分别贡献2.17亿元和0.63亿元,同比增长113.55%和110.57%。 图6:C端业务持续放量,形成B端+C端双驱动(单位:亿元) 图7:C端业务逐渐成为公司营收支柱 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公司快速发展费用端短期承压。毛利率方面,2016-2021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35%左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毛利的影院业务收入下降,低毛利家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综合毛利率降低;2021年随着C端盈利能力增强,毛利率回升至33.91%,同比增长1.10pcts。费用端方面,2016-2021公司期间费用率较高,维持在25%左右,研发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均显著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原因系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的研发投入及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等相关管理成本较高。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规模效应显现,预计费用端将明显改善。 图8: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显著回升 图9:2016-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保持平稳 2021年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016-2021年公司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上升。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为0.58亿元,同比增长11.35%。整体来看,2021年公司加强了对现金流的管控,随着疫情、原材料价格高企等负面影响边际改善,公司运营能力将有望加强。 图10:2021年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增加 图11: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略有上升 2、技术立身,从产业链和可比技术看ALPD ® 之于光峰 2.1、性能和成本具优势的激光显示有望从第四代显示技术中突围 显示技术已发展至第四代:作为视频图像的传递媒介,显示器为不断追求的“高保真”发展宗旨,自上世纪30年代起不断迭代与发展,至今已迎来四代显示阶段。 (1)CRT阶段,代表产品:黑白、彩色CRT显示器。19世纪末卡尔发明的阴极射线管(CRT)于1930年开始成为显示器的重要部件,原理是阴极射线管发射电子撞击荧光粉发光,电子束一行一行、自上而下地扫描屏幕,形成一幅画面。 (2)LCD阶段,代表产品:CFFL背光的LCD显示器。1964年全球首个LCD问世,这项技术通过操纵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影响透过液晶的入射光束强度,而后进一步通过偏光片的作用表出明暗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可以达到信息显示的目的。由于轻薄、省电、无辐射以及不伤眼,LCD迅速抢占了CRT的市场,开启了显示的新纪元。 (3)LED阶段,代表产品:LED背光的LCD显示器。实质上LED液晶显示器仅是将LCD的背光光源由冷阴极荧光灯CFFL换为发光二极管LED而来。但相比于结构复杂、亮度输出均匀性差且使用寿命不长的CCFL背光,LED工作温度低、体积小且光色纯正,从而使得LED液晶显示器具有寿命长、体积小且色彩表现力好等优势。随着效果、成本多方面的发展,LED液晶显示器不断取代传统LCD与等离子显示器PDP,成为21世纪以来最为成熟的显示技术。 (4)大色域阶段,代表技术:OLED、MicroLED、激光显示。虽然成熟的LED已经在基本视听需求上进一步对轻薄、健康等要求进行了满足,但色域和响应速度依然处于劣势。第四代显示大多与自发光技术有关,能够进一步增强显示器的色彩表现能力并提高响应速度。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器件施加电压产生激子并激发不同材料的发光分子,后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纯度较高的光从而构成基本色彩,能够达到更广的色域。MicroLED也属于自发光显示技术,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以及阵列化后转移到电路基板上,形成微小间距、能够自发光的LED。激光显示以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和相干性好的红、绿、蓝(RGB)三基色激光为光源进行投影显示,可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