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一体化布局构筑护城河,下游需求强劲公司加速成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一体化布局构筑护城河,下游需求强劲公司加速成长

2022-03-16韩晨西南证券.***
一体化布局构筑护城河,下游需求强劲公司加速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0.72亿元,同比增长170%;实现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99亿元,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24%,环比下降37%。EPS1.64元。 三元前驱体全球龙头,积极扩产巩固行业地位。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四氧化三钴市场占有率达24%,均保持行业第一。2021年度,随着西部基地6万吨前驱体募投项目全部建成,南部基地在建18万吨前驱体项目逐步投产,公司在年末已建成20万吨/年的三元前躯体产能,此外,公司印尼镍资源基地开始启动建设工作,未来公司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产能扩建,预计到2023年,公司产能将超过50万吨。 通过产能扩张与推动产业一体化,一方面保障公司了公司主要原材料供应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客户结构逐步丰满。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及整车平台功能整合,高镍化三元锂电池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目前公司深耕高镍、掺杂、预烧结、循环等技术,报告期内,无钴单晶产品、多款高镍产品均取得突破。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8系及8系以上产品占比接近50%,4.45V以上高电压及掺杂四氧化三钴占比超过80%,高电压四氧化三钴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高端产品持续优化,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拥有优质、多元、多层次的客户群,包括LG化学、厦门钨业、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天津巴莫、三星SDI等,全面进入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且为头部企业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扩张,储能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极。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9%,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9%,随着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落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仍将持续提升。此外,2021年储能市场大电站需求崛起,叠加海外储能系统集成商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为87.2GWh,同比增长149%。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储能领域将成为拉动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另一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3.26元、4.85元、6.3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60%的复合增长率。鉴于公司为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行业龙头,产能稳健扩张,一体化布局领先。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替代风险;供过于求导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短缺或价格波动的风险;产能扩张或不及预期;海外运营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Table_MainProfit] 指标/年度 1公司概况:三元前驱体全球龙头,国际化、一体化加速布局 公司是锂电池新能源材料供应商,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已与LG化学、特斯拉、厦门钨业、当升科技等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主要产品为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广泛应用于3C领域、动力领域、储能领域。 公司于2020年底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近13亿元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西部基地项目。2021年内,IPO募集资金所建设的6万吨前驱体产能在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2021年6月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建设广西钦州南部基地18万吨前驱体产能与2021年年末建成第一个3万吨生产车间,较规划建设期均有提前。 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出货量稳步提升,均保持行业第一。公司逐步加大镍、钴中间品湿法加工高冰镍和低冰镍成硫酸镍、硫酸钴产能的同时,积极打通矿产冶炼环节,成立印尼中青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火法工艺对印尼当地红土镍矿进行加工。预期通过一体化布局,产业链协同优势能够进一步加强,使得原材料供应安全得到保障、生产成本降低。 图1: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邓伟明夫妇合计持股63.2%。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控人为邓伟明、吴小歌夫妇,通过直接、间接持股等方式,合计持有公司总股份的63.2%,在公司治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邓伟明先生,54岁,焦化厂技术员出身,拥有极强的专业背景,并在集团中长期担任高级管理人员;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吴小歌女士,50岁,清华大学EMBA,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兼具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董事会其他成员年轻化、背景多样化,公司发展前景乐观。 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2021年中报披露数据减少3%,系2021年下半年定增稀释所致。 湖南中伟新材料为核心子公司。公司拥有众多全资控股子公司,其中湖南中伟新材料为核心子公司,主要从事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等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与研发工作,年均贡献约50%的营业收入。 图2:公司股权穿透 2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景气,一体化壁垒优化竞争格局 2.1下游需求稳步增长,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 h数据披露,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8.8GWh,同比增长102%。2018年至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预计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动力电池装机量将持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经保守测算,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突破1000GWh。 图3: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及预测情况 据GGII测算,对应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与高端数码市场,未来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将持续增加。2015年至2021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由5万吨增长至7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将达到160万吨。 图4: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及预测情况 三元前驱体产业由国内主导,占全球产量超80%;国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CR3超过50%。据GGII、鑫椤资讯等机构统计,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三元前驱体行业CR3分别为50%和52%。其中,2021年三元前驱体市场主要由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湖南邦普主导,市占率均超过10%,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主要源于近两年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三元前驱体龙头公司凭借资金优势迅速扩产,得以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龙头地位稳固。据鑫椤资讯统计,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15万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超过2万吨,市场占有率24%,均保持行业第一。 图5:2020年我国三元前驱体企业竞争格局 图6:2021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企业竞争格局 3C市场需求坚挺,四氧化三钴需求稳重有增。公司四氧化三钴产品同为前驱体材料,最终制造的钴酸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电子领域。根据工信部披露,2021年我国3C类锂电池产量为72GWh,同比增长18%,预计四氧化三钴需求量将随着钴酸锂电池产量增加而加速增长。经GGII测算,2025年全球四氧化三钴的出货量将达到7.8万吨,对应2021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4%。 图7:全球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及预测情况 2.2头部企业加速扩产,一体化降本增利,筑高行业壁垒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助推上游三元前驱体进入产能扩充赛道。自2021年年初以来,包括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帕瓦股份等企业均开启三元前驱体产能大规模扩充模式,积极布局上游镍、钴资源。在满足下游旺盛需求的前提下,积极的产能扩张、提前锁定海外镍金属资源量价,打通并进一步优化原材料供给,有望降低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成本。在近期上游原材料普遍涨价的背景下,头部生产商有望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促进低端、零散产能出清,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从而在中远期获得丰厚利润。 表1:2021年部分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产能建设概况 3公司分析:公司业绩高速增长,规模效应初显 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产品贡献。2017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由18.62亿元增长至200.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其中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同比提升170%。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产品贡献,营收占比持续高于85%,其中2021年三元前驱体产品收入153.64亿元,占比77%; 四氧化三钴产品收入40.41亿元,占比20%。 图8:公司营业收入情况 公司盈利能力小幅退坡,利润稳步增长。2017年至2020年,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毛利率由9.7%增长至13.1%,提升3.4pp;净利率由1.0%增长至5.7%,提升4.7pp。然而2021年,由于镍钴资源价格提升,导致成本端承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小幅退坡,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17年至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8.62亿元增长至200.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其中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同比提升170%。 此外,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间缺口收窄,主要系期间费用率下降贡献。2017年至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由8.4%下降至6.1%,公司经营情况、管理能力大幅改善,通过精益管理、产能扩张实现了显著的规模优势。 图9: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10:公司归母净利润情况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假设1: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稳步投产,且下游需求旺盛,实现满产满销,2022年/2023年/2024年销量分别为28万吨/38万吨/45万吨; 假设2:高镍三元材料市占率提升,公司出货集中于高镍三元前驱体,未来三年加工费较2021年上涨,稳定在1.4万元/吨; 假设3:公司四氧化三钴产品销量逐年递增,2022年/2023年/2024年销量分别为2.5万吨/2.8万吨/3万吨,加工费用稳定在2万元/吨。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表2: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4.2相对估值 我们选取锂电池正极及前驱体行业中的五家主流公司,2022年四家公司平均PE为26倍,2023年平均PE为17倍。行业稳步增长,叠加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未来三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长率为60%,确定性较高。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表3:可比公司估值 5风险提示 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供过于求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原材料短缺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运营的风险; 汇率变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