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2022年公募港股通及QDII基金投资策略报告:全球配置稳字当头,港股期待底部重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2年公募港股通及QDII基金投资策略报告:全球配置稳字当头,港股期待底部重生

2022-01-01杨舒、张剑辉国金证券小***
2022年公募港股通及QDII基金投资策略报告:全球配置稳字当头,港股期待底部重生

基本结论 港股基金投资策略:展望2022年,在外围环境上港股仍将继续面临海外变异毒株引发疫情反复、全球经济“类滞胀”格局难以打破、美联储加息节奏不确定性、中美大国博弈等扰动因素;反观境内,又处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盈利、港股相关几大支柱产业监管政策细则尚未释出完毕的阶段。故综合来看,2022年港股市场整体趋势性反弹的空间依然有限,更大概率会维持在底部持续拉锯;但另一方面,随着估值走低和市场情绪开始企稳,港股的配臵性价比也在不断提升,且具备阶段性向上修复的动能。因此,我们判断港股在2022年度将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并有可能延续2021年以来热点快速切换的特征,故建议积极把握港股的结构性机会,具体包括受政策鼓励且产业趋势明晰的高景气赛道、以及优质资产超跌后的底部反弹机会: 1)2022年有望贯穿全年的主线大概率仍将是制造业升级等持续受益于政策利好、具备科技创新成长属性的大方向,包括新能源光伏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半导体、新基建和电子等,以及传统行业如基础化工等领域受益于以上方向的细分产业链。2)消费板块也面临着超跌反弹和两极分化的局势,重点关注具备优势商业模式和护城河及行业前景的公司。一方面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景气度机会值得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类似“口红效应”的国潮体育鞋服、潮玩及潮牌饮料等新生代细分赛道有望加速成长。3)互联网科技板块尽管政策监管框架尚未完全清晰,短期内恐仍维持区间震荡,但对于已跌至历史估值区间底部的龙头标的,其收益增长和估值匹配度上的相对优势愈加显现,长线资金已进入布局窗口。等政策明朗化之后会出现行情分化,能率先摸索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全新商业模式、且有能力去支撑新业务和新市场拓展的龙头个股有望持续获得资金关注。此外,由习总书记亲自定调的数字经济领域有望围绕“硬科技”等方向出现新趋势和新的增长点。4)地产板块2022年可关注困境反转可能性,但幅度恐不会太大。 港股通基金精选:精选善于择股和行业布局的优质基金。本期优选罗佳明和沈悦共同管理的“中欧丰泓沪港深”、曲扬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张峰和赵年珅共同管理的“富国民裕沪港深精选”作为精选产品。 港股QDII精选:可发挥QDII投资地区的多样性及投资选股范围更广的优势,优选深耕港股的同时亦能兼顾美股、中概、A股等多个市场的全能型选手。本期精选汪孟海和王菀宜共同管理的“富国红利精选”、翁启森与苏圻涵共同掌管的“华安香港精选”、徐成管理的“国富大中华精选”。 海外市场分析及QDII基金精选:2022年随着美联储加快Taper节奏、英国宣布加息,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现,而通胀依然高企,美元指数或持续强势,预计各类资产价格表现大概率将不及2021年。美股方面,随着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2022年预计下半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以及财政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美股本轮快速上行阶段恐将告一段落。同时,居高不下的通胀和不时扰动的疫情也可能成为加剧市场波动的风险点。但另一方面,美股估值的收缩空间预计有限,目前判断泡沫化为时尚早。建议2022年先对美股QDII维持标配,后续酌情逐步低配。新兴市场方面,港股如前所述,尽管仍处于磨底阶段,但估值低谷意味着向下空间已然有限,挖掘超跌优质股和政策利好方向的机会大于风险,且2022年在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将加速回港上市,建议可将投资范围兼顾港股及美股的科技主题基金作为权益类QDII的辅助配置。随着2022后半段全球紧缩引发的避险需求可能上升,黄金或有可能具有阶段配置价值。 2022年度QDII基金(不含港股QDII)建议:标配美股QDII“广发纳斯达克100”,标配科技主题QDII“国富全球科技互联”,从而充分发挥QDII基金投资区域多样化的优势,在不确定性较强的大环境下把握相对的确定性。 风险提示:国内国外疫情防控、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因素等。 一、港股通基金&港股QDII基金投资策略 1、港股通基金&港股QDII基金概况 港股通基金定义及统计 根据公募基金最新季报(本期为2021年三季报),在全部公募基金中投资港股的共1251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总规模2.88万亿元人民币;我们按照基金类型进一步筛选出:1)主动偏股型“港股通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剔除偏债)共917只,总规模2.27万亿元;2)指数型“港股通基金”共69只,总规模337.61亿元。 在披露三季报的港股通基金中,我们将港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于50%的归为“高港股仓位基金”;比例在30%~50%之间的归为“区域平衡类基金”;低于30%的归为“低港股仓位基金”。 高港股仓位基金由于自身相对纯粹的港股配臵,投资者可从中优选基金以便更好地参与港股市场。区域平衡类基金横跨A股和港股,实现相对平衡配臵,可作为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的较好补充。 本期统计显示:1)主动偏股型港股通基金中,“高港股仓位基金”共62只,合计规模758亿元;“区域平衡类基金”75只,合计规模2222亿;“低港股仓位基金”780只,规模共19728亿。2)指数型港股通基金中,“高港股仓位基金”34只,规模共127亿;“区域平衡类基金”21只,规模共计54亿;“低港股仓位基金”14只,规模共156亿。 图表1:港股通基金-主动偏股型规模分布(亿) 图表2:港股通基金-指数型规模分布(亿) 对于三季度之后成立(无三季报披露)以及尚在发行中的港股通基金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新成立基金中名字含“港股通”、“沪港深”或“沪深港通”等的有:1)主动偏股型11只,均为偏股混合型;2)指数型51只,其中有35只ETF及6只ETF联接基金。 图表3:港股通基金-新成立基金信息(截至2021.12.28) 港股QDII基金 港股QDII以投资港股市场、以及港股与中概股兼顾的基金为主,在规模和产品数量上均占QDII各类型之首,包括指数型31只(含2只ETF-of-ETF、3只联接基金)、主动管理型32只。考虑到全文逻辑统筹,本文将港股QDII中投资医药生物的2只主题指数基金归入医药主题基金类别,详见本文第二部分“QDII(除港股)基金投资策略”。规模较大的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184亿)、华夏恒生ETF(115亿)、易方达恒生H股ETF(70亿)。 指数型港股QDII共跟踪10个指数,以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主流。其余指数还包括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国企精明指数、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等。其中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ETF这2只为中港互挂ETF-of-ETF。 2、2021年度港股市场回顾 全年先扬后抑,多重利空打击 纵观2021全年(如无特殊强调,本期报告指数涨跌幅、基金收益率统计截至12月28日,下同),港股市场可谓内外交困,仅在春节前强势上行后便陷入了漫长的下行通道。具体来看,年初随着南向资金大举涌入“争夺定价权”,恒生指数1~2月延续牛市行情;但3月在美债收益率上升、担忧美联储宽松政策态度转变的背景下开始筑顶回落;4~6月随着美债收益率下行、美联储表态通胀只是“暂时的”,市场维持横盘震荡;但自6月底以来港股接连遭遇重锤,一方面美国通胀持续走高、美联储taper落地、加息预期提速、中美博弈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围绕教育双减、加强互联网等行业监管、医药集采趋严、网络游戏监管等方面重拳出击,以及科技公司业绩不佳等因素,导致港股加速下挫。2021年恒生指数跌幅-14.51%,自2月中旬最高点下行幅度超过26%;恒生国企指数2021年跌-23.69%;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33.9%。横向对比,港股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弱。行业表现上看,在2021年全球经济遭遇“类滞胀”的大背景下 ,恒生行业指数以能源(22.04%)、水电燃气为代表的公用事业(17.88%)、原材料(9.59%)这三个受益于通胀推升价格的行业表现最佳;而估值较高且受监管冲击最为严重的资讯科技业(-33.55%)、医疗保健业(-29.55%)、地产建筑业(-18.7%)大幅下挫。现阶段来看,港股整体依然处于艰难的磨底行情中。 图表4:2021年度港股与全球指数(截至2021.12.28) 图表5:2021年度恒生行业指数(截至2021.12.28) 从估值情况来看,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在2020年“新经济”含量提升后,市盈率(PE-TTM)分别位于近十年以来由低到高62%、80%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位于2020年7月27日有市盈率纪录以来的14%分位; 若横向对比,则港股指数滚动市盈率依然处在全球估值尾部区间。从行业指数的估值分位数来看,普遍位于近十年低位:恒生原材料业16%,综合业17%,公用事业40%,资讯科技业34%,工业3%,地产建筑业2%,金融业2%,能源业3%,电讯业0.6%,必需性消费18%;只有非必需性消费83%、医疗保健业95%分位较高。 图表6:近十年港股指数PE-TTM(恒生科技为近一年) 图表7:各国主要指数PE- TTM 对比(截至2021.12.28) 2021全年的港股通资金流向来看,港股通共计成交净买入4543.96亿港元。 前十大活跃成交个股方面,以腾讯控股(1112亿港元)遥遥领先,其次为中国移动(639亿)、中海油(344亿);而美团(-43亿)、赣锋锂业(-28亿)、金山软件(-22亿)成为年度资金净流出居多者。就前十大活跃成交个股的行业来看,全年涉及的11个港交所行业有10个为资金净买入,以资讯科技业(1359亿)、电讯业(707亿)、非必需性消费(357亿)流入幅度居多;仅金融业(-24.9亿)全年资金净流出。 投资者情绪角度,衡量恒指波动率的恒指波幅指数12月28日收盘20.38,处于近十年以来64.5%的分位数水平。全年来看,峰值出现在7月27日的33.68,正逢涉及多个港股支柱产业的监管政策集中冲击期间,至年底投资者情绪已有较明显平复。从A/H溢价指数来看,全年收于146.95的点位,高于近十年均值+1倍标准差(138.05),位于近十年来97%的分位数,意味着港股相对A股的估值优势已相当明显。 图表8:2021年度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单位:亿港元) 图表9:近十年沪深A/H溢价指数 3、港股通基金业绩 为了突出基金的(相对)港股属性,我们仅展示港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于30%的“高港股仓位”、“区域平衡类”这两类港股通基金的业绩。 主动偏股型-高港股仓位 2021年度,全部53只高港股仓位基金中仅有5只实现正收益,均为成功避开科技板块等政策调控重灾区的选手。居首的是我们列入精选基金的“中欧丰泓沪港深”(10.2%),领先优势较为明显,据2021年三季报显示,该基金在可选消费领域投资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巨头,同时对于电信服务始终维持10个点的仓位,对以物业股为代表的房地产以及金融行业的参与也自2020年起有所加深。“招商沪港深科技创新”(7.58%)位居其后,在10~11月表现亮眼,但该基金三季报显示的港股占净值比为50%,且前四大重仓均为A股。金融股占比超过四成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6.46%)、采用量化选股策略保持组合分散性的“华泰柏瑞港股通量化”(4.91%)、以金融股为主要方向而避开科技板块风险的“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1.68%)皆实现年度正收益。 主动偏股型-区域平衡类 2021年度,“前海开源公用事业”(120.33%)在56只可比基金中领先,(同时获得年度业绩冠军);“广发价值领先”(29.89%)位居第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自3月下旬以来创下连续六个月回报131.18%的高点;2021年三季度之前主要持仓光伏锂电,三季度后将光伏仓位降低,转而投资电力股、新能源动力电池龙头,港股仓位升至占比36%。在三季报中基金经理表示光伏和锂电池作为能源革命的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