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驱动公司成长 - 发现报告

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驱动公司成长

2025-03-23-中泰证券坚***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驱动公司成长

: 雅葆轩(870357.BJ)消费电子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2025年03月24日 分析师:冯胜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50004 Email:fengsheng@zts.com.cn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80.08 流通股本(百万股)44.51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相关报告 评级增持(首次)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营业收入(百万元) 237 354 377 475 584 增长率yoy% 23% 49% 7% 26% 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58 43 48 66 91 增长率yoy% 25% -26% 10% 39% 38% 每股收益(元) 0.73 0.54 0.59 0.82 1.14 每股现金流量 0.23 0.31 0.26 0.19 0.87 净资产收益率 16% 12% 13% 17% 20% P/E 32.4 44.0 39.9 28.8 20.8 P/B 5.3 5.2 5.1 4.8 4.3 备注:股价截止自2025年03月24日收盘价,每股指标按照最新股本数全面摊薄 市价(元) 23.67 市值(百万元) 1,895.49 报告摘要 流通市值(百万元) 1,053.66 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厂商,终端客户为各行业头部企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 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PCBA电 子制造服务,通过BOM优化、电子装联、检验测试及全流程技术支持服务等业务环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PCBA控制板产品。公司终端客户多为各行业领先企业,如消费电子的联想、小米,汽车电子的比亚迪、福特、小鹏,工业控制的松下、三菱等。 公司下游结构以消费电子为主,历史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下游分类,公司收 入结构主要分为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2023年占比分别为64%、20%、 7%。2015-2023年,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扩大收入规模,营业收入从0.23亿元增长至3.54亿元,复合增速达到40.9%,归母净利润从326万元增长至4306万元,复 合增长率为38.1%。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为3.77亿元, 同比+6.53%,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10.35%。 AI驱动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需求爆发,PCBA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相关应用的逐步落地,各大海内外厂商开始推出AI手机、AIPC引领换机潮流,消费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复苏周期;同时,AI加速智驾落地,驱动汽 车电子需求进一步爆发。根据灼识咨询,2023年中国PCBA电子制造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为4,061亿元,2014-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1%。 募投项目专注于高端电子制造,有望打开公司产能瓶颈。公司募投项目通过引进先进、 高端的SMT贴片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提升公司在高端电子PCBA产品领 域的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建设将改善公司产品结构,扩大高端电子PCBA产品比例,有助于实现公司成为高品质电子制造服务商的发展目标。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预计可形成年产消费电子80,000万 点、汽车电子35,000万点和工业控制10,000万点的生产能力。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募投项目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0.66、0.9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9.89、28.8、20.84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估值, AI打开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内容目录 1、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商,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3 1.1公司是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厂商,股权结构稳定3 1.2历史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有望提升7 1.3募投项目扩建高端电子制造产线,有望打开产能瓶颈8 2、AI爆发推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EMS下游发展9 2.1EMS: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产业链分工明确9 2.2AI驱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推动PCBA行业持续发展14 3、盈利预测17 4、风险提示18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发展历史沿革3 图表2:公司产品特点3 图表3:公司收入结构以消费电子为主(2023年)4 图表4:公司消费电子产品4 图表5:公司汽车电子产品5 图表6:公司工业控制产品5 图表7:公司优质终端客户众多6 图表8:公司主要股东情况7 图表9:2015-2024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情况7 图表10:2015-2024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情况7 图表11:公司期间费用率(2020-2023年)8 图表12:公司利润率(2015-2024前三季度)8 图表13:EMS业务模式9 图表14:EMS产业链一览10 图表15:电子制造服务(EMS)市场规模10 图表16:PCBA电子制造服务11 图表17:2014-2023年中国PCBA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市场规模12 图表18:可比公司收入、净利润规模(2024年前三季度)12 图表19:可比公司利润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12 图表20:可比公司技术实力对比13 图表21:PC、智能手机历史出货量(百万台)14 图表22: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与同比14 图表23:全球PC季度出货量与同比14 图表24: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渗透率变化(亿部)15 图表25:AI手机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15 图表26:汽车电子占整车比例快速提升16 图表27: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快速提升16 图表28:公司收入预测(单位:百万元)17 图表29:可比公司估值情况17 1、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商,募投项目打开成长空间 1.1公司是专业PCBA电子制造服务厂商,股权结构稳定 图表1:公司发展历史沿革 公司是专业的PCBA电子制造服务厂商。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PCBA电子制造服务,通过BOM优化、电子装联、检验测试及全流程技术支持服务 等业务环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PCBA控制板产品。公司的产品涵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三大系列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家电、工控显示、汽车、电子信息、安防等领域。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2:公司产品特点 公司面对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方案。公司可为客户提供针对其研发阶段制样和量产阶段小批量、量产阶段中大批量的PCBA电子制造服务,制样 产品和量产小批量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快速交付的特点,中大批量具有品质稳定、良率高、出货量大等特点,多维度、多类型、多品种的电子制造服务能力可有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下游以消费电子为主,占比达64%。根据下游分类,公司收入结构主要分为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2023年占比分别为64%、20%、7%。 图表3:公司收入结构以消费电子为主(2023年)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4:公司消费电子产品 来源:招股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5:公司汽车电子产品 来源:招股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6:公司工业控制产品 来源:招股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7:公司优质终端客户众多 消费电子: 公司终端客户多为各领域领先企业。公司具备优质的客户基础,终端客户多为各行业领先企业,如消费电子的联想、小米,汽车电子的比亚迪、福特、小鹏,工业控制的松下、三菱等。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8:公司主要股东情况 公司实控人为胡啸宇、胡啸天兄弟,股权结构稳定。截至2024年三季报,董事长胡啸宇先生持有公司32.17%的股权,其同胞兄弟胡啸天持有公司20.53%的股权,此外二人通过众拓投资持有公司4.89%的股权,因此二人 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7.59%的股权。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截至2024年11月7日) 1.2历史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有望提升 2015年至今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5-2023年,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扩大收入规模,营业收入持续、快速上升,营业收入从0.23亿元增长至3.54亿元,复合增速达到40.9%,归母净利润从326万元增长至4306 万元,复合增长率为38.1%。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营 业收入为3.77亿元,同比+6.53%,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10.35%。 图表9:2015-2024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情况图表10:2015-2024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情况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利润率出现波动,费用率管控能力较强。2023年公司毛利率降至 17.52%,同比-16.31pct,主要系原材料、人工成本增加,全球消费电子需 求较低迷,行业产品销售单价也受到市场需求影响。2024前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20.6%,同比+3.72pct。期间费用率来看,2021-2024前三季度分别为10.2%、10.5%、8.1%、8.2%,体现了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较强。 图表11:公司期间费用率(2020-2023年)图表12:公司利润率(2015-2024前三季度)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1.3募投项目扩建高端电子制造产线,有望打开产能瓶颈 募投项目聚焦高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PCBA生产能力。2024年5月,公司发布《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和实施地点及募投项目延期公告》,将原募投项目“高端电子制造(PCBA产品)扩产项目”变更为“高端电子制造(PCBA 产品)迁建项目”之子项目“新生产线扩建项目”,计划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也延后至2026年6月。项目计划新增各类先进、高效的生产及检测 设备384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产消费电子80,000万点、 汽车电子35,000万点和工业控制10,000万点的生产能力。本项目通过引进先进、高端的SMT贴片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提升公司在高端电子PCBA产品领域的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2、AI爆发推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EMS下游发展 2.1EMS: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产业链分工明确 图表13:EMS业务模式 电子制造服务(EMS)是为电子元器件和产品提供综合制造服务的行业。EMS公司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分销和组装。由于电子产品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以及对具有成本效益的制 造解决方案的需求,EMS市场经历了显着的增长。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设备和汽车电子等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市场的增长。 来源:华经情报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EMS产业链分工明确,PCBA处于产业链上游。从产业链来看,EMS行业的上游主要为PCB、包装材料、IC集成电路、模块、天线等电子元器件材料厂商,上游厂商供应材料的周期、质量和价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EMS 产商的交货周期、产品价格等。下游主要为品牌厂商、ODM类厂商和OEM类厂商。EMS厂商负责承担产业链中的非核心业务,包括产品制造、后端物流管理、产品物流运输和产品品质管理等。 图表14:EMS产业链一览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全球EMS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随着EMS模式的日益成熟和行业内企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全球EMS行业呈现出服务领域越来越广、业务 总量整体上升的发展趋势,根据NewVenture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EMS行业市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