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行业稳定 电力生产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喻俐萍 摘要 2024年以来,电力行业供需两旺,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中高速增长。随着服务业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用电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用电量占比持续下降,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仍将为全社会用电量主要增长点。从电力供应端看,受“双碳”政策推进,行业整体仍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新增装机仍(将)以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源为主,而此类电源大量接入对电网消纳能力提供了更高要求,亦促使电网投资加速。火电在清洁电源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更多参与调峰调频服务,发挥兜底保供作用,基础电源地位稳固。 2024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政策仍侧重于推进清洁电源、储能发展,构建新型电力市场、深化电力市场改革以及加强电力安全治理等方面。未来,我国电力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清洁能源发电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同时随着火电清洁化改造推进以及两部制电价政策深入实施,煤电企业盈利预期趋于稳定。 2024年以来,随着用电量增长,电力行业整体样本盈利规模扩大,但随着煤炭价格回落降低火电厂运营成本以及各类清洁电源供应量增加,共同促使市场电价走低,盈利增幅同比有所下降。当年前三季度,水电和火电表现尤为突出:水电板块收入增速最高,火电利润增速最高。 从我国电力行业已发债企业来看,行业内企业整体信用质量高。2024年前三季度,电力行业公开发行债券的主体共86家,其中AAA级主体69 家,AA+级主体15家,AA级2家。当期,行业内有2家发行人主体级别发生变动。 展望2025年,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行业基本面将保持良好且稳定。预计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装机容量进一步增长且仍主要由清洁电源装机带动,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火电投资增速放缓;水电基地建设获得积极推进,核电规模总体遵循积极安全有序发展,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明显扩大。装机结构变化将使得整体发电设备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但随着相关政策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效率或将提升。电力市场化程度加深,且随着两部制电价政策实施,火电企业预期盈利稳定性提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需求,电力行业资产重组加速,预期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或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总体来看,电力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稳固,能够获得较好的资源、政策等支持,可继续为行业整体信用品质提供有力支撑,行业基本面将保持良好且稳定。 一、运行状况 电力行业系将能源转化电能以及输送到最终用户处的基础性工业行业,主要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个环节。其上游除固有的电力设备外,还包括煤炭、天然气等原料。按生产电能的能源种类来看,目前电源类型主要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和生物质发电等。电力下游属工业行业用电量居于高位,主要为制造业用电,其中又以四大高耗能制造业为首(合计占制造业用电量的比重超50%)。此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等也均为重点耗电行业,上述产业发展对电力消费影响较大。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高耗能产业增速趋缓,工业用电量占比持续下降(2010年至今下降约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4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回升以及低温、高温等因素共同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中高速增长。受益于服务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用电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为二产用电量占比持续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4年以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对用电需求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叠加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90%至7.41万亿千瓦时,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根据中电联发布《2024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 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左右,超过2023年全年增速(6.7%)。 前述预测值已经超过《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中预计2025年 全社会用电量9.5万亿千瓦时。 分产业来看,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仍保持第二产业为用电主体,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双驱并重,第一产业用电规模较小的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各产业用电量均保持增长,其中三产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增速受益于服务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达到两位数。三产中各子行业用电量均超过5%: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4.4%;电动汽车保持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6.7%。受上述因素影响,当期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用电占比分别为1.40%、64.00%、18.80%和15.80%,同比变动分别为-0.02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0.52个百分点和0.63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呈相应变动。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00 单位:亿千瓦时、%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3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 第一产业用电量第二产业用电量 第三产业用电量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右轴)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右轴)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右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右轴) 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 图1.我国产业用电量及占比情况 2024以来,我国电力装机保持两位数增速增长,增幅仍主要由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电源带动,前三季度风光新增装机占比超80%,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未来装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从投资主体来看,目前仍集中在“五大六小”电力集团。 2024年以来,我国各类型发电机组装机规模均呈增长,其中太阳能发电及风电等清洁电源新增装机规模在国家“双碳”目标带动下仍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带动整体电力装机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下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明显上升。当年前三季度,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1%至31.60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风电装机增速分别为48.30%和19.80%。当期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2.40亿千瓦,同比多投产0.32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02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3.98%。当期末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56.5%,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4亿千瓦左右,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3亿千瓦左右。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3.2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3.5%。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9.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8%。(即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下降至42.2%) 350,000.00 300,000.00 250,000.00 200,000.00 150,000.00 100,000.00 50,000.00 0.00 单位:万千瓦、%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9月末 火电装机容量清洁电源装机容量火电装机容量同比(右轴)清洁电源装机容量同比(右轴) 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 图2.我国传统火电及清洁电源装机容量情况 2024年前三季度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7.20%,增幅同 比下降33.90个百分点,主要系2022年基数偏低致2023年增幅较大。当期火电及清洁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增长27.30%和6.29%,火电建设投资在经历2021年缺电限电现象后保持较高投资规模,火电基础能源地位得到进一步重视与巩固。从投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电力投资仍集中在“五大六小”电力集团1,地方性能源国企整体投资规模相对较低。 清洁电量接入电网,其供电存在的随机性、波动性及间歇性等局限性要求电力系统需在随机波动的负荷需求与电源之间实现能量的供需平衡,因而对电网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电网投资规模亦呈扩大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1.10%至3,982亿 元,增速达到2010年以来新高。 单位:亿元、% 12,000.00 40.00 10,000.00 35.0030.00 8,000.00 25.00 6,000.00 20.00 4,000.00 15.0010.00 2,000.00 5.00 0.00 0.0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前三季度 火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清洁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火电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右轴)清洁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右轴) 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 图3.我国传统火电及清洁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1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一)火电 2024年以来,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加之降水量增加对水电出力拉动,火力发电设备利用率下降,但仍稳居第一大电源地位。未来随着清洁电源装机规模扩大,电力供给端波动性将持续增大,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预期呈下降趋势但其兜底保供和调峰作用进一步凸显。煤炭价格中枢波动下移,火电企业成本降低。 从发电效率来看,受清洁能源上网电量挤占等因素影响,火力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加之太阳能发电及风电利用小时数较低,行业整体发电设备利用率总体呈下滑趋势,自2015年起,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 时数降至4,000小时以内。2015年以来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围绕4,300小时上下波动,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但仍略高于整体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且在来水偏枯或者其他清洁电源出力不足等情况下有所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随着降水量增加对水电出力拉动,当期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39小时至3,305小时。 单位:小时 5,000.00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0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前三季度 2023年前三季度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 图4.我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从发电量来看,尽管近年来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快速上升,但 此类发电装机机组利用小时较低,发电量贡献仍较小,火力发电量占比虽有下降却仍保持重要地位,2024年前三季度火力发电量同比微幅增长1.90%至4.74亿千瓦时,占比同比下降2.83个百分点至67.23%。从月发电情况来看,受降水增加因素带动,5-7月水力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8.6%、44.5%和36.2%,同期火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4.3%、7.4%和4.9%;8月以来随着主要流域降水减少以及电力消费增速回升,水力发电量增速回落,而火电发电量增速转正,8月同比增长3.7%,9月进一步升至8.9%。 单位:亿千瓦时、% 100,000.00 90,000.00 80,000.00 70,000.0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火电发电量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