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资信评估]: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 发现报告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信息技术2025-01-20王婷亚、郝泽新世纪资信评估罗***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技术硬件与设备稳定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2024年信用回顾与2025年展望 工商企业评级部王婷亚郝泽 摘要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关联较为密切,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景气度有所好转但增长动力不强,我国则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等问题,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受益于补库周期、AI技术及产品的推动,行业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子行业层面,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厂商库存出清以及下游需求回暖,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出货量均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回升;通信系统设备、服务器等产品受益于AI技术、5G建设、云计算等的发展,需求仍有一定支撑,其中AI相关产品需求较好,传统子产品则面临一定压力;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涉及的产品种类及下游应用领域较多,细分产品景气度取决于下游行业景气度和细分产品供需平衡等综合水平,整体来看,与物联网、AI终端产品相关的子行业增长具备一定支撑。 政策方面,我国仍有多项政策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面临较好的政策环境。短期看,《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对促进行业景气度的恢复作出了具体指导及直接支持;长期看,科技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各行业在政策指引下加快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 将持续推动AI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2024年(TTM),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同比转增,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由于部分企业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较大,导致净利同比下滑(降幅有所收窄),但EBITDA同比增长,整体看样本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债务方面,样本企业债务规模及负债率有所上升,EBITDA对刚性债务的覆盖倍数有所降低,但受益于融资成本下降,EBITDA对利息的覆盖倍数有所上升。样本企业营业收入现金率小幅下降但仍超过100%,经营性净现金流较为充沛但表现分化。 2024年前三季度,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发债企业数量及债券规模同比均有所回落,主要是可转债发行数量减少较为明显。同期,发债企业信用级别集中在相对较高等级,级别调整方面,当期4家主体信用等级被下调, 1家被上调,行业内企业信用等级进一步分化。 展望2025年,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与优化提升,在数字经济建设推动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发展等将继续推动我国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回暖,但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有效需求偏弱背景下,行业运行仍面临一定压力,预计行业景气度或在不断波动中缓慢上升。具体到各细分子行业及产品或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数字经济建设推动下,随着AI、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与此紧密相关的通信设备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短期内光纤光缆等传统子行业仍面临压力,而与AI、算力等关联度较大的高性能网络设备交换机、光模块等的增长趋势向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我国亦推出电子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给予支持,但消费者信心的提振仍需过程,预计未来AI手机、AI电脑等新兴产品或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增长势头,而其他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增长仍面临压力;上游的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涉及的产 品及应用领域较多,预计与算力、AI、物联网等紧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景气度将优于传统子行业/产品。 一、运行状况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全球经济景气度紧密相关。2024年以来,受益于补库周期、AI推动,行业整体呈现一定的复苏状态。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核心产业之一,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撑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链较长,上游包括机器设备、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下游为运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消费者等。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包含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下属三个重要子行业,具体为(1)通信设备、(2)电脑与外围设备、(3)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等。由于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占比很高,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的数据基本可以用以推测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整体运行概况及未来趋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国和消费国,是世界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2023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面临一定压力,但受益于补库周期、AI推动,行业整体呈现缓慢复苏状态。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滑6.3%,增速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2024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提高1.1%,同比转增(上年同期为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上述增速同比转正或提高。 单位:% 20.00 15.00 10.00 5.00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2023-06 2023-07 2023-08 2023-09 2023-10 2023-11 2023-12 2024-01 2024-02 2024-03 2024-04 2024-05 2024-06 2024-07 2024-08 2024-09 2024-1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中国: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当月同比 中国:出口交货值: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当月同比 注: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绘制。 图1.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情况(单位:%) 单位:%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2023-06 2023-07 2023-08 2023-09 2023-10 2023-11 2023-12 2024-01 2024-02 2024-03 2024-04 2024-05 2024-06 2024-07 2024-08 2024-09 2024-10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中国:利润总额: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同比 注: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绘制。 图2.2022年以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同比情况 收入和利润方面,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5.11万亿元和6,44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 8.6%;2024年1-9月分别为12.96万亿元和5,1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2%和8.4%,增速同比分别提高了8.7和17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电 子信息制造业的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出现一定的回升,这一方面与2023年相对较低的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2024年在补库存和AI发展带动下,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和获利的回升。 存货方面,2023年6月末,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存货规模降至相对低点后开始回升;2023年及2024年1-9月1,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存货 周转天数分别为55.15天和56.16天,同比分别增加和减少2.51天和3.23 天,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业库存自2023年年中降至较低水平后,逐渐进入补库周期。 单位:亿元、% 23000 22500 22000 21500 21000 20500 20000 19500 19000 18500 18000 17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中国:存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国:存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 注: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绘制。 图3.2022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存货及同比变化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3%和13.1%,增速同比分别减少9.5和增加2.9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扩大。 12024年1-9月,存货周转天数=270/存货周转率。 单位:%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2023-06 2023-07 2023-08 2023-09 2023-10 2023-11 2023-12 2024-01 2024-02 2024-03 2024-04 2024-05 2024-06 2024-07 2024-08 2024-09 2024-10 2024-11 0.00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电子信息产业:合计:累计同比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第二产业:累计同比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绘制。 图4.2022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2023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模型正在成为新的“操作系统”。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应用持续走深向实,行业大模型已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实现了应用。2024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关键抓手和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AI技术不仅推动了产业的深度转型与升级,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AI在智能消费电子中的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并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AI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设施、AI产品及相关元器件等的增长带来支撑。 总体看,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优化进程中,短期内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预期偏弱、重点领域风险突出等问题,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一定压力,但受益于AI技术的发展、行业补库存周期等,2024 年以来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多项指标已有所回升。中长期而言,在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AI技术、算力、物联网等仍可获得持续快速发展,叠加国家持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推进关键设备与原材料的基础研发与自主生产等,都将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复苏,未来行业仍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一)通信设备 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AI、工业互联、算力需求迅速增加,通信设备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短期内高性能网络交换机、光模块等与AI、算力相关的通信设备增长趋势向好,而光纤光缆等传统子行业仍面临压力。通信设备行业为全球竞争行业,目前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较高。 通信设备是指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根据通信介质的不同,通信设备分为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其中有线通信设备通过有线方式传输信号,包含光纤传输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电缆调制解调器等;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无线方式传输信号,包含无线路由器、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对讲机、蓝牙耳机等。根据应用领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