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加速,国网投资首次超6500亿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加速,国网投资首次超6500亿元

电气设备2025-01-18邓永康、王一如、李佳、朱碧野、李孝鹏、赵丹、林誉韬、席子屹、许浚哲、郝元斌民生证券娱***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加速,国网投资首次超6500亿元

本周(20250113-20250117)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66%,涨跌幅排名第15,强于上证指数。本周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大,核电指数涨幅最小。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5.57%,太阳能指数上涨5.43%,储能指数上涨4.77%,工控自动化上涨3.12%,锂电池指数上涨2.61%,风力发电指数上涨2.21%,核电指数上涨0.1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加速,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商业化进程,关键合作和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化迈向新阶段。合作方面,恩捷股份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署采购协议,推动固态电池产业链完善;湖北聚源动力与荆州市签署年产15GWh固态电池包项目协议,加速产能建设和产业链整合。技术突破方面,辉能科技发布第四代锂陶瓷全固态电池,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国轩高科全力开发硫化物和卤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已通过200℃热箱测试。 新能源发电:2024年组件定标超300GW,产业链价格持续回升2024年光伏行业继续面临新型技术创新与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设定光伏组件指导价为0.692元/瓦,但市场上仍有低价抢单现象。2024年光伏组件公开定标总规模超过300GW,定标规模超过1GW的招标方达到29个,M型技术组件的市场占比大幅提升至90%,组件功率需求逐步提高,2025年预计主流功率将进一步增加。产业链方面,硅片、电池片价格维持涨势,看好后续供需改善后价格重回上行通道。 电力设备及工控:预计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将首次超6500亿元近日,根据国家电网的采访,国网去年建成投运了3项特高压工程,至此已建成38项特高压工程,今年将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开工建设陕西至河南特高压,以及山东枣庄、浙江桐庐抽蓄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预计全年国家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500亿元。 本周关注:宁德时代、科达利、中科电气、湖南裕能、东方电缆、天顺风能、阳光电源、中国西电、许继电气、明阳智能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等。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1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加速,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 1.1行业观点概要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加速,关键合作和技术突破推进产业化进程。2024年1月,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多项重要进展,标志着这一新兴技术正在加速向商业化迈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虽然面临技术和产能瓶颈,但随着各大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合作,预计将在2027年迎来突破,逐步进入主流应用阶段。 恩捷股份:1月14日,恩捷股份公告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署《采购框架协议》,自2025年起,卫蓝新能源将采购3亿平方米电解质隔膜及不低于100吨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此协议标志着恩捷在固态电池领域的进一步布局,助力双方技术进步和产能提升。预计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进入示范应用阶段,2030年后实现主流化,恩捷将从中受益,推动未来业绩增长。 国轩高科:1月6日,国轩高科宣布全力开发硫化物和卤化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已通过200℃热箱测试,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公司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商用,并加速国际化布局。 辉能科技:1月7日,辉能科技发布第四代锂陶瓷全固态电池(LCB),能量密度为380Wh/kg,支持快充。与第三代相比,能量密度提升21Wh/kg,预计2026年能突破450Wh/kg。公司在陶瓷电池技术领域领先,并与阿科玛、OCSiAl等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尽管产能扩张受限,辉能专注于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未来陶瓷固态电解质技术有望普及,带动相关材料厂商受益。 德尔股份:1月13日,德尔股份回应称,公司与江西江铃集团的固态电池战略合作正在推进中,现已完成试制线设备安装,并进入样品试制阶段。待样品通过性能考核后,将进入中试阶段,随后逐步开展规模化量产。公司表示,未来将根据固态电池产品的进展,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电动工具等多个应用领域。 湖北聚源动力:1月10日,湖北聚源动力签署35亿元固态电池包项目协议,计划分两期建设,总产能达15GWh。项目将重点研发固态电解质和正极材料,服务新能源车、无人机等多个领域,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图1:固态电池公司发展情况 投资建议: 电动车是长达10年的黄金赛道,25年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国内需求持续向好,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新技术带来高弹性。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厦钨新能】、【奈科技】、【元力股份】等。 1.2行业数据跟踪 表1:近期主要锂电池材料价格走势 图2:三元正极材料价格走势(万元/吨) 图3:负极材料价格走势(万元/吨) 图4:隔膜价格走势(元/平方米) 图5:电解液价格走势(万元/吨) 1.3行业公告跟踪 表2:新能源汽车行业个股公告跟踪(1/13-1/17) 2新能源发电:2024年组件定标超300GW,N型渗透加速 2.1行业观点概要 光伏观点: 根据索比光伏网统计,2024年光伏行业继续面临新型技术创新与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设定光伏组件指导价为0.692元/瓦,但市场上仍有低价抢单现象。n型技术组件的市场占比大幅提升至90%,TOPCon和HJT/BC技术的组件招标占比分别为25%和5%。组件功率需求逐步提高,2025年预计主流功率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12月,n型组件的中标均价为0.672元/W,较年初下降约25%,p型组件降幅为30%。15家企业的组件中标规模超过GW,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业表现突出。 招标方面:2024年光伏组件公开定标总规模超过300GW,定标规模超过1GW的招标方达到29个。中国电建以44.23GW位居首位,其2024年组件定标规模远超其他企业 ,并计划继续扩展 。华电和华能分别定标28.5GW和25.45GW,均表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多个装备企业和地方能源公司,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北京京能等,也纷纷参与招标,推动光伏产业的扩张。 产品方面:2024年光伏组件定标中,近90%的需求为n型,其中25%明确为TOPCon技术,约5%为HJT/BC技术,显示出新型技术的逐步渗透。TOPCon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华电、大唐、国家电投等企业,而HJT组件的需求则来自中核、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随着电池效率提升和矩形技术应用,高功率组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央国企的招标需求已提升至580W、600W以上,预计2025年主流功率将进一步增长。 图6:2024年光伏组件定标详情(技术类型) 图7:2024年光伏组件定标详情(功率段) 中标方面:2024年,TOP5中标企业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乐叶、通威太阳能、晶澳太阳能的组件中标规模均超过10GW,协鑫集成、正泰新能、一道新能等企业也表现出色。天合、晶澳、通威、晶科、东方日升的中标频率均超过30个标段,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与央国企的紧密合作。 表3:2024年各企业光伏组件中标详情(单位:MW) 价格方面:2024年12月,光伏组件中标单价创下新低,n型组件的均价为0.672元/W,较年初下降25%;p型组件均价为0.661元/W,降幅达30%。尽管市场普遍低于行业协会的成本指导价,长期的低价竞争导致多数企业亏损并加速产能退出,推动供需关系向新平衡发展。预计2025年光伏组件价格将继续缓慢下降,竞争格局也将愈加激烈,头部企业与央国企的合作将更加深入。 产业链价格: 硅料:本周硅料市场呈现出微妙的变化,主要源于各厂家策略的不同。一些厂家选择减缓发货或暂停执行合同,试图将国产块料价格推升至每公斤45元人民币,国产颗粒硅价格目标为39元人民币。而另一些厂家则更侧重于控制库存和排产,保持平稳发货,减少库存积压。这种策略的差异使得硅料市场形成了僵持局面,尤其是在下游硅片厂商已开始备货的情况下,买卖双方进入了关键博弈阶段。目前,国产块料的现货价格约在每公斤37-41元之间,而国产颗粒硅价格保持在每公斤35.5-36元。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且北方低温天气可能影响生产,预计接下来的两个月产量水平不会大幅波动,有助于库存的消化。因此,硅料市场在短期内可能维持稳定,但厂家之间的价格博弈仍将持续。总体来看,硅料价格的波动将受到厂家生产策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春节前的关键时点,市场或将经历更多的不确定性。 硅片:近期,硅片价格略有上涨,183N硅片从每片1.1元上调至1.18元,210N硅片从1.45元上涨至1.55元,实际成交价格也已达到这些新水平。然而,由于电池企业仍持有一定库存,尤其是在RN硅片领域,买卖双方在价格上存在激烈博弈,成交价格未能迅速上涨,预计未来几天价格可能会稳定在1.32-1.35元/片区间。硅片库存维持较低水平,部分型号出现发货紧张,预计2月硅片产量将有所增加,头部企业普遍提高自供比例。P型M10和G12规格硅片的成交价格分别为1.1-1.15元和1.7元,国内需求大幅萎缩,主要由海外订单驱动。N型硅片价格上涨,183N硅片的成交价格已达到1.18元,G12N价格为1.55元。尽管硅片价格上涨推动了电池价格的上行,但组件价格仍保持稳定或略有下行,这增加了上游价格涨幅的压力。展望春节后,若硅片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促使企业调整排产,短期内价格有可能回调。 电池片:当前,PERC210电池已无交易量,部分一体化厂家电池基地开始放假,而多数专业化电池厂家维持开工率。头部电池厂家库存处于低位,且由于减产计划的实施,本月库存预计仍会有所下降。本周,电池片价格普遍上涨。P型电池片由于多数厂家已关停P型产能,供应紧张且订单集中,M10和G12的均价均上升至每瓦0.3元人民币,价格区间分别为0.29-0.32元和0.28-0.32元人民币。 短期内,P型电池片的供需错配可能会持续,报价最高已达到每瓦0.32元人民币。 N型电池片方面,M10、G12R和G12的均价分别上涨至每瓦0.29元、0.28元和0.29元人民币,价格区间也有所上调。由于前期减产,电池片的整体库存保持在健康水平(三至五天)。随着N型硅片价格的上涨,电池片价格也受到影响,上调幅度明显。然而,由于组件价格仍未回稳,N型电池片的价格走势仍需关注后续各环节的博弈结果。 组件:目前,组件市场的主流成交价格保持稳定,但由于需求淡季,订单量显著减少,部分企业已开始下调价格以刺激提货。近期,有企业选择下降开工率或关停产线,预计1月实际产量将低于预期,2月产量将继续维持,订单交付量积压至3月。本周电池厂库存有所增加,下半月出货量降低。尽管厂家报价有上调,但由于市场需求疲弱,实际执行价格仍有所下滑。现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主流瓦数交付价格约为每瓦0.62-0.67元人民币,均价降至0.69元人民币。集中项目市场价格则相对稳定,按照行业指导价格执行,价格维持在0.68-0.70元人民币。在不同产品规格方面,182 PERC双玻组件价格区间为每瓦0.6-0.68元人民币,HJT组件价格在每瓦0.69-0.85元人民币之间,现货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交付量偏少。 海外市场也受到价格下行影响,欧洲市场价格显著下滑,TOPCon和HJT价格分别为每瓦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