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财政专题研究:财政收支、赤字、结余勾稽关系梳理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财政专题研究:财政收支、赤字、结余勾稽关系梳理

2017-02-08董德志、燕翔国信证券为***
财政专题研究:财政收支、赤字、结余勾稽关系梳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经济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动态报告/经济快评 宏观经济 财政专题研究 2017年02月08日 [Table_Title] 财政收支、赤字、结余勾稽关系梳理 证券分析师: 董德志 021-60933158 dongdz@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3100001 证券分析师: 燕翔 010-88005325 yanxia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 本文尝试梳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结余、“实际赤字”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旨在理清楚这些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详细总结了2000年以来上述财政指标之间的具体数字关系,并计算了历年的财政净结余和累计余额。同时,本文对2017年财政支出增速进行了预测。  概念辨析: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统计没有“实际赤字”概念 市场分析中往往把“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定义为“实际赤字”。“实际赤字”很好地度量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但却不是一个正规的财政统计指标。事实上,在财政部的官方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实际赤字”的提法。在正式的官方财政统计中,财政赤字并不等于财政支出减去财政收入,而是应该等于支出总量减去收入总量,即根据我国财政的会计原则: 财政赤字=支出总量(财政支出+补充中央调节基金+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收入总量(财政收入+使用中央调节基金+使用地方结余资金) 1 在上述关系中,我们看到财政每年都会产生一个“中央结余项”(补充中央调节基金-调入中央调节基金)和一个“地方结余项”(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调入地方结余资金)。这里“中央结余项”和“地方结余项”,正数表示当年出现了财政结存(储蓄),而负数表示使用了以往年度留存的结余。 简单来说,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财政结余(使用或结存,可正可负,正数表示积蓄负数表示使用) 所谓财政结余项,指的是当年已经计入财政支出,但实际上并没有花出去的钱。举例来说,某一年年初两会确定的财政赤字是10000亿,而年底可能只需要7000亿赤字,这时财政上一般会出现有3000亿的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或者补充中央调节基金,使得次年两会结算时的财政赤字仍然是10000亿。这3000亿已经算作了当年的支出,但实际上并没有用掉,形成了财政结余。 后文中我们会提到,一般情况下,财政赤字在当年两会确定后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后续会影响当年财政支出的主要是财政收入和财政结余的使用情况。  勾稽关系梳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结余、“实际赤字”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财政结余、“实际赤字”,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勾稽关系梳理如下: 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结余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财政结余 “实际赤字”(市场概念)=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财政结余 财政结余=“中央结余项”(补充中央调节基金-调入中央调节基金)+“地方结余项”(地方结余结转下年支出-调入地方结余资金) 1注:2015年以前支出总量还包括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我们总结2000年至2015年上述财政指标具体数字关系如下: 图 1:2000年至2007年具体财政指标数字对比 资料来源:财政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2:2008年至2015年具体财政指标数字对比 资料来源:财政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 财政结余使用是影响2015年和2016年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财政结余项的存在,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在我国无法很好地度量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因为当年的财政赤字两会上一旦确定后,后续是不能再扩大的,而财政政策却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典型的情况就是2007年,当年按财政部官方口径的结算财政赤字仍有2000亿,而当年财政结余到达3739亿,这也就意味着2007年实际上财政是盈余而非赤字的。 相反,“实际赤字”或者说“财政赤字-财政结余”占GDP的比重却能够较好地反映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对财政结转结余进行调整后,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由于大量使用财政结余(图 3),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的财政刺激力度都要远超2009年的水平,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我们的基建投资增速在已经很高的基数上还连续两年保持了近20%的增速。 序号项目方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财政收入收入1864716371189142169126356316283873151304(2)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收入(3)地方财政调入资金收入(4)财政支出支出2114618844220122460728361337084021349565(5)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支出(6)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5001032(7)补充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结转下年支出支出99125028211889197672707(8)两会预算财政赤字赤字27982598309831983198300029502450(9)次年结算财政赤字(4)+(5)+(6)+(7)-(1)-(2)-(3)赤字25982598309831983193300027502000(10)实际赤字(4)-(1)赤字2499247330982916200520801483-1739(11)当年净财政结余(6)+(7)-(2)-(3)结余991250282118891912673739(12)累计净财政结余结余992242245061694261338817619序号项目方向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财政收入收入613176847783080103740117210129143140350152217(2)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收入110050510015002700100010001000(3)地方财政调入资金收入1507055(4)财政支出支出624277587489575108930125712139744151662175768(5)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支出20001384993(6)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1920224828921841164816704(7)补充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结转下年支出支出159826081357191813013800(8)两会预算财政赤字赤字180095001050090008000120001350016200(9)次年结算财政赤字(4)+(5)+(6)+(7)-(1)-(2)-(3)赤字180095001000085008000120001350016200(10)实际赤字(4)-(1)赤字11107397649551908503106011131223551(11)当年净财政结余(6)+(7)-(2)-(3)结余690210335053310-2503151195-7351(12)累计净财政结余结余8309104121391717228147251474015935858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3 (关于如何度量财政政策积极程度的探讨,可以参见我们之前的报告《中国经济周刊:如何度量“财政政策积极程度”探索-20160629》) 图 3:2000年至2016年全部财政结余结存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4: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的财政刺激力度远超2009年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991250282118891912673739690210335053310-2503151195-7351-6489-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60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当年净财政结余(正数为结存,负数为使用)-1.0%0.0%1.0%2.0%3.0%4.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实际赤字“或(赤字-结转)÷GDP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4 另外,从财政结余的类别来看,结余主要在地方财政上,中央财政结余数量较小: 图 5:2000年至2015年地方财政结余结转情况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6:2006年至2015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结转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 2017年财政结余还剩多少? 财政结余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被大量使用,这使得过去两年的实际赤字数要远高于预算财政赤字数(图 7)。以2015年为例,预算财政赤字为1.62万亿,而实际赤字高达2.31万亿,意味着通过使用财政结余是的赤字提高了近43%。 99125028211889197672707159826081357191813-1501380-7055-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地方财政结余结转(正数结存,负数使用)5001032-908-50521481392-2516164-184-296-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余结转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5 过去两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一方面是使得基建增速在很高的基数条件下仍然保持高增长,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财政结余大幅减少。我们根据历史数据,计算了各年度累计净财政结余数(图 8)2。由于财政超收,财政结余从2004年开始有了大幅的攀升,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从2011年到2014年财政结余基本保持平稳。截至到2014年底,我们估计财政累计结余有1.6万亿,2015年下降到约8600亿。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2016年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我们预计2016年累计财政结余下降至约2100亿。 图 7:过去两年的实际赤字数要远高于预算财政赤字数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8:2000年至2015年各年度累计净财政结余数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