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 自评估报告(202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2024年12月 【特别提醒】本报告统计结果仅基于有效样本,相关结论不宜引申为对全行业的判断。 【版权声明】本报告首发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www.amac.org.cn),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拥有知识产权并保留所有权利。对本报告全文或部分内容的任何转载、引用须注明来源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AMAC不对任何片面、不当引用或延伸性结论负责。 2024年8月,根据《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要求,协会面向资产管理类会员机构开展了第六次自评估调查。本次自评估调查共收到证券版741份反馈结果,有效样本307份; 股权版762份反馈结果,有效样本322份。 图12019-2024年有效样本变化情况(家) 证券版307份有效样本中,包含公募基金管理公司52 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241家、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外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4家。股权版322份有效样本中, 包含私募股权及创投基金管理人304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18家。 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仅依据样本机构填报结果展开分析,请读者注意其局限性。 一、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绿色投资体系建设情况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31.1万亿元, 其中,52家有效样本公募机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9.0万亿元。问卷覆盖了35.1%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61.0%的公募基金资产。(统计结果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个别问题间设置了勾稽关系,前者构成了填写后面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不同问题的有效样本数量不同。例如,问题1回答“是”的机构才需要回答问题2和问题3,问题3回答“是”的机构才需要回答问题4。因此,问题2和问题3的有效样本为28家,问题4的有效样本为 21家。 表1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自评表填写结果统计 评价维度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结果 是 否 合计 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情况 1 绿色投资是否明文纳入公司战略 28 53.8% 24 46.2% 52 2 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战略 20 71.4% 8 28.6% 28 3 是否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公司层面的绿色投资业务目标 21 75.0% 7 25.0% 28 4 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13 61.9% 8 38.1% 21 5 是否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 32 61.5% 20 38.5% 52 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情况 6 是否开展绿色投资研究 43 82.7% 9 17.3% 52 7 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正面评价方法 31 59.6% 21 40.4% 52 8 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负面清单 27 51.9% 25 48.1% 52 9 是否建立已投资标的常态化环境风险监控机制并应用于资产组合管理 21 40.4% 31 59.6% 52 10 是否针对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暴露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如调整投资组合) 21 40.4% 31 59.6% 52 绿色投资产品运作情况 11 是否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仅统计境内发行境内投资的绿色产品) 40 76.9% 12 23.1% 52 40家样本公募机构共报告176只产品。序号12-16为按产品只数统计结果。 12 该产品是否遵循特定的绿色投资策略 168 95.5% 8 4.5% 176 13 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遵循的绿色投资策略 157 93.5% 11 6.5% 168 14 是否持续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策略执行情况 99 58.9% 69 41.1% 168 15 是否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 69 39.2% 107 60.8% 176 16 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绩效 36 52.2% 33 47.8% 69 (一)绿色投资战略管理 在绿色投资战略建设方面,28家样本公募机构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占样本公募机构比重53.8%(表1),其中,多数机构发布绿色、负责任或ESG投资业务管理办法,或写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驱动因素主要为服务“双碳”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绿色金融,以及应外方股东要求。将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的机构中,有20家向投资者或公众进行披露,多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公司声明等方式,通过官网及公众号进行公开披露。 进一步分析,28家机构中有21家机构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了公司业务目标,其中13家机构进一步披露了目标完成情况。21家机构中,多数机构绿色投资目标的设定较为具体、多元,包括制定公司绿色经营目标、构建ESG投研体系、制定投资规模目标、丰富产品设计等。 图2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情况 此外,32家样本公募机构表示有高管或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占比61.5%。其中,勾选负责层级最多的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投资决策委员会”。 (二)绿色投资制度建设 第一,多数机构开展了绿色投资研究。数据显示,82.7%样本公募机构开展了绿色投资研究,其中,共有17家机构 设有专职部门或团队,另有6家机构设有专职研究员。 图3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研究人员配置情况 第二,绿色表现评价方面,31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绿色表现正面评价方法,27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绿色表现负面清单,其中,22家机构同时建立了正面评价方法及负面清单机制。具体实践中,多数样本公募机构搭建了投资标的数据库和ESG投资评价体系,设置负面清单和负面筛选机制,考察企业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环境风险事件及监管部门处罚情况,将绿色因素纳入投研决策流程。 第三,环境风险管理方面,21家样本公募机构已建立环境风险监控机制,21家机构针对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暴露建立了应急处置机制,且后者有19家机构与前者填写机构重合,侧面验证了问卷填写的有效性,以及样本机构在环境风 险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具体实践来看,多数机构通过自行构建或购买第三方数据库,常态化对投资标的进行环境风险和负面舆情监控,更有机构定期识别、评估投资标的气候风险;对于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多数样本机构建立了相应等级的风险提示、与上市公司交流、调整评级、调整投资比例甚至卖出股票等触发机制;流程上,多由风险管理部门或研究人员监控和提示风险,投资团队具体采取应急措施。 (三)绿色投资产品运作 问卷填报显示,40家样本公募机构发行过或正在发行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其中22家发行了多只产品,合计 176只。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176只产品的净资产合计 1907.2亿元。 1.绿色投资策略 填报的绿色投资基金产品中,有168只采用绿色投资策略,具体看,多聚焦低碳环保、节能、新能源、碳中和等主题。 在策略披露方面,157只采用绿色投资策略的样本基金已披露相关内容,披露方式包括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其中,58.9%的基金进一步披露其策略执行情况,主要通过季报、中期报告、年报等方式,披露投资标的构成和变化情况来说明投资策略执行情况。 2.绿色绩效提升 39.0%的样本基金推动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措施以管理层沟通、股东倡导、积极所有权等方式为主。其中,52.2% 的基金表示会通过定期报告披露绿色绩效,主要披露基金的绿色投资收益情况。 3.产品情况 (1)成立时间。调查显示,约51.8%的样本公募基金为近三年设立。 图4样本公募机构绿色投资产品设立年份 (2)收益率情况。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1,共计151只 产品成立满1年,有149只产品填报了其年度收益率情况。 其中,成立满10年的产品8只,成立满5年、不足10年的 产品25只,成立满3年、不足5年的产品36只,成立满1 年、不足3年的产品82只。整体上,5年及以上的长期收益 率情况较好,成立满5年及以上的33只产品完整填报了其5 年收益率,32只收益率为正。 表2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情况(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 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样本分布(只) 近3年收益率样本分布(只) 近5年收益率样本分布(只) 近10年收益率样本分布(只) R≤0% 134 59 1 / 0%<R≤10% 14 6 20 4 10%<R≤20% 1 / 8 2 R≥20% / / 4 / 合计 149 65 33 6 1问卷统计截至时点为2024年二季度末。 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体系建设情况 241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绿色投资自评表填写结果统计见表3。 表3样本私募证券机构绿色投资自评表填写结果统计 评价维度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结果 是 否 合计 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情况 1 绿色投资是否明文纳入公司战略 40 16.6% 201 83.4% 241 2 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战略 25 62.5% 15 37.5% 40 3 是否依绿色投资战略建立公司层面的绿色投资业务目标 29 72.5% 11 27.5% 40 4 是否向投资者或公众披露绿色投资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15 51.7% 14 48.3% 29 5 是否有高管或公司级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 212 88.0% 29 12.0% 241 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情况 6 是否开展绿色投资研究 163 67.6% 78 32.4% 241 7 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正面评价方法 54 22.4% 187 77.6% 241 8 是否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表现负面清单 39 16.2% 202 83.8% 241 9 是否建立已投资标的常态化环境风险监控机制并应用于资产组合管理 52 21.6% 189 78.4% 241 10 是否针对已投资标的环境风险暴露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如调整投资组合) 61 25.3% 180 74.7% 241 绿色投资产品运作情况 11 是否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仅统计境内发行境内投资的绿色产品) 6 2.5% 235 97.5% 241 6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共报告6只产品。序号12-15为按产品只数统计结果。 12 该产品是否遵循特定的绿色投资策略 4 66.7% 2 33.3% 6 13 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遵循的绿色投资策略 3 50.0% 3 50.0% 6 14 是否持续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策略执行情况 3 50.0% 3 50.0% 6 15 是否采取主动措施促进被投企业提升绿色绩效 2 33.3% 4 66.7% 6 16 是否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的绿色投资绩效 0 0 6 100% 6 绿色投资战略管理方面,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的机构共40家,数量占样本私募证券机构比重16.6%。部分机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制定可持续或ESG投资管理制度,个别机构签署净零资产管理公司倡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 环境可持续性;部分机构的绿色战略体现为重点关注新能源、绿色农业等特定领域;部分机构积极响应碳中和等国家战略,优先投资绿色相关标的。其中,25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向投资者披露绿色投资战略,披露形式主要包括公司官网、公众号、地方政府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如深圳)等公开渠道,或者通过基金业协会信息披露平台、电子邮件等渠道向投资者定向披露。 进一步的,29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依据绿色战略建立了绿色投资业务目标,主要包括聚焦特定绿色产业领域、设定绿色投资策略、加强绿色投资研究和投资力度等。其中,15家披露了目标完成情况,主要以定期报告形式通过地方政府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协会信披系统、公司官网等渠道披露。 此外,88.0%的样本私募证券机构表示有高管或公司级 委员会对绿色投资业务负责。其中,勾选负责层级最多的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其次为“投资决策委员会”。 绿色投资制度建设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的机构比例较高,相比之下,绿色表现评价和环境风险监控的建设薄弱。21家样本私募证券机构表示已同时具备绿色投资研究、绿色表现评价和环境风险监控处置能力,绿色投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