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 2025年 风险雷达图 ©2023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1 会计师事务所—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 2024年12月 综述 2025年,随着内外部风险因素持续积聚发酵,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延续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低贸易的“三高两低”态势,地缘冲突与大国博弈持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经局势的不稳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与避险情绪蔓延,叠加银行业风险溢出效应,增加了风险的复杂性与波动性。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全面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发展重心由量转质,新质生产力转型推动金融模式迭代升级,围绕稳健、高质量发展,银行业面临长周期视角、科技服务模式创新、金融惠民等新课题。同时,金融安全、网络及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升级,亦带来新的管理挑战。 第二项挑战来自于自身的战略与业务转型压力。在持续的低息环境与金融让利背景下,净息差收窄、中收下滑,市场变化与竞争亦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如何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保持自身的健康性,是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艰难挑战。同时,艰难环境亦造成决策落入“生存模式”陷阱,忽视面向长期、未来的业务布局以及基础支撑投入,亟需以“发展模式”重新审视调整。 第三项突出挑战来源于运营风险与技术风险。一方面面对艰难的外部环境和降本增效要求,为实现经营目标和为发展筹措必要资源,商业银行普遍更加转向“向运营要空间、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增加了对运营体系韧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数字金融、金融科技、颠覆性技术等飞速发展,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投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曲线日益陡峭,商业银行亦受到相关新兴风险的扰动。 新形势下,复杂风险因素的冲击可能带来行业的深刻变化与洗牌,新兴风险和颠覆性事件的涌现亦可能带来商业规则与业务逻辑的转变。商业银行需在激变的环境中捕捉“危”与“机”,在决策中平衡当下与未来、生存与发展,实施更加敏捷、周全、精准的管理策略,以穿越未知、行稳致远。 风险大幅上升风险上升风险不变 地缘政治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 业与务运连营续韧性 金融稳定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案件风险与行为风险 数据治理 信息系统韧性 监管体系变革 第三方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 模型风险信与息金技融术科基技础应用设施 与灾备管理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气持候续风发险展及可 风险合规文化风险治理 信贷结构 资产质量 颠覆性技术 声誉风险 市场化 跨境风险并购与重组 发展与可持续性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价格波动风险 不良资产模业化务、 资规本与管优理化合 流动性风险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反洗钱与制裁合规 中国银行业风险雷达图 宏监观管环风境险与 并机表构管理及附属 非金融风险 市场波动与行业竞争 金融风险 税务合规 非金融风险 宏监观管环风境险与 一级风险 风险趋势 风险表现及关注点 主及要管涉理及领业域务 宏观环境及监管 风险 我们将中国银行机构面对的重点风险划分为宏观环境及监管风险、金融风险及非金融风险,风险因素存在交织,涉及广泛的业务及管理领域。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增加,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市场波动,全球经济延续高 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 大幅上升 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低贸易的“三高两低”态势。从国内环境来看,由于2025年全球利率形势更加复杂,境内外利率差异将带来资金外流压力;改革步入深水区带来结构性摩擦与地区热点问题时有发生,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银行业需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政策落实力度,在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盘活存量、提升效率的总基调下,更加注重安全稳定、提质增效。地缘政治的复杂局势进一步升级,特别是大国间的激烈博弈及俄乌、巴以等地缘冲突的持续、特朗普即将执政对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等,正深刻重塑全球经济版图。这些事件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宏观政策落实、战略发展规划 地缘政治风险 大幅上升 并可能催生贸易保护主义,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与金融秩序。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外部风险随之上升,包括信贷资产质量受损、跨境业务稳定性受波及、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强等。为此,银行业亟需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健全监管框架,并紧密跟踪国际政治经济动态,以有效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 与经营计划、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 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升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科技金融方面,出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方案、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 期金融服务等举措,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16项措施;绿色金融方面,出台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不变 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金融方面,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举措;养老金融方面,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等业务试点发展;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等。监管机构仍密切关注银行业政策落地效果。 环境 及监 管风 险 一级风险风险趋势风险表现及关注点主及要管涉理及领业域务 金融监管改革持续深化,金融监管总局“四级垂管”架构正式形成。《金融稳定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中国银保监会现场检查办法(试行)》等银行业重要法律法规纳入规章立法计划。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正式 监管体系变革 不变 发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9月人民银行发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暂行规定》,证监会也已发布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裁量阶次、适用情形及双罚机制等,金融监管执法的可操 作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提升。此外,监管机构也在加快推进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强调“监管科技应用”能力,发挥科技在规则管理、数据分析、监管检查、日常监测中的支持作用,监管深度与效能将进一步 公司治理、合规管理、所有业务 提升。 从国际金融形势看,西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日趋明显,美国及欧洲银行业金融稳定性亦存在忧虑,新兴经济体承压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各种金融风险因素正在不断积聚,国际金融总体形势不容乐 观。就国内金融形势而言,金融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仍未能完全消除。 金融稳定 上升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金融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金融稳定法草案展开了二次审议,随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金融稳定立法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旨在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制度。商业银行需在整体框架要求下完善自 公司治理、资本管理、合规管理 身风险管理框架,履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义务。银行业需持续应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挑战。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市场波动,要求银行重新评估能源相关信贷与投资。欧洲《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的实施,推动银行在可持续性信息披 气候风险及可持续发展 不变 露的基础上,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数据治理及技术基础设施。港交所发布《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市场谘询的咨询总结》,经修订的《上市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2024年12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机构联合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 (试行)》,虽可选择自愿实施,但体现了监管强化合规披露要求的趋势。银行机构需在气候风险量化、绿色金融创新、信息披露等方面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可持续金融,满足监管和投资者期望。 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绿色金融 信用风险 资产质量 上升 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正逐步聚焦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贷款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别及地域的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质量方面仍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此外,商业银行仍面临住房、信用卡、经营及消费等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的挑战,新兴产业及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质量也需密切关注。同时,2024年度监管处罚也反映出金融监管总局仍高度关注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对“资产质量分类不准确”“违规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严厉处罚。商业银行亟需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风险防控举措,以确保资产质量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维持在可控且稳健的水平。 信贷业务 信贷结构 上升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信贷结构也相应地进行了增减调整。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领域的信贷需求整体呈现收缩态势,而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则成为新的增长动能。信贷需求的转型升级,使得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变得愈发重要,信贷增长也开始更加注重结构和质量的双重提升,而不再仅着眼于规模的扩张。银行业需要深入挖掘信贷需求的潜力,主动调整信贷和融资结构,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年信贷计划,并注重盘活现有的金融资源,让金 融资金更快、更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以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不良资产业务趋向规模化、市场化 上升 2024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旨在推动不良资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该办法在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化且承担重要经济任务的背景下出台,为行业改革深入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鼓励行业发展,促进不良资产由规模化向市场化转变,并致力于实现不良资产行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随着金融风险防控政策的持续完善,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资产分类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指标的多元化与精细化,提升不良资产的识别能力。同时,银行业还应通过多渠道、大力度的措施,持续推动不良资产的处置与盘活,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稳健有序地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金融风 险 市场风险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 上升 在降息周期与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商业银行面临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盈利能力遭遇显著考验。未来降息预期进一步增强了资产与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压力,而存款成本因居民储蓄偏好强化与企业资金活化不足而保持刚性,难以有效缓解,导致利差不断收窄。政策利率下调与向实体经济让利导致利差缩小,中小银行尤其承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需在维护盈利能力的同时,积极寻找服务国家战略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交易银行业务 汇率风险 上升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持续引领下,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升。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加剧了汇率风险。特别是美国大选后特朗普即将就任,贸易摩擦预期升级,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增强,汇率波动风险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结售汇业务和国际贸易业务。与此同时,中东局势紧张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避险情绪,全球能源价格随之攀升,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推动了贵金属等避险资产价格的急剧上涨。汇率与商品价格的波动亦对资产估值带来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在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应持续提升市场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交易组合风险波动情况的监测,以及与内部限额体系的有效结合,推动完善模型及参数管理,为合理控制风险敞口、优化交易业务结构提供支撑。 价格波动风险 上升 市场波动与行业竞争 大幅上升 伴随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收窄和估值波动加强,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剧。叠加经济增速放缓与动能调整,银行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参考国际低息差环境下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与经验,未来商业银行将在经营综合化,地域差异化、专业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下,进一步体现分层分类特征。近年来,监管新规与政策导向亦鼓励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