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大关注 2024年12月13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对于当前经济问题的界定,更加清晰。外部环境方面,从去年的复杂、严峻、不确定,调整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明确了外部扰动加大。国内经济方面,困难和挑战从去年的“一些”变为今年的“不少”,去年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今年则是“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重点指向企业经营和居民收入,更有针对性。 二是明年经济发展目标,会议指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去年表述是“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前年表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今年除了三稳,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加入了国际收支平衡,在扩内需方面提了增加居民收入,增加进口、收入分配改革可能成为政策发力的方向。 三是明年政策总基调,在去年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基础上,增加了“守正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前年则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守正创新在先立后破之前。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 新》,是总书记2013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守正,就是要守住方向、原则、立场;创新,主要是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此次会议提到“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写入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后续每年估计都会强调。本次会议的九个重点任务中第二条也具体提到这一点。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主要是强调政策之间的协调。去年会议就提及,今年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的基础上加了“贸易、监管”,还特别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部委之间联合开新闻发布会的机制或延续,还可能在此基础上出现进一步的探索。 四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相比去年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今年的财政更注重加量,“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参考2020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高赤字率”类似表述,当时赤字率提升0.6个百分点。明年赤字率 可能至少提升至3.6%,也可能达到3.8-4.0%。特别国债可能从1万亿增加到1.5-2万亿。新增专项债可能从3.9 万亿增加到4万亿以上。而“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表述仍在,去年是“习惯”,今年是“坚持”。 五是货币政策,关键变化是“保持流动性充裕”,去掉了合理,后续资金投放可能会更加充裕。会议提到“适时降准降息”,意味着明年降准降息空间可能不会小于今年(降准200bp,逆回购利率降息30bp)。同时明确,“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意味着社融和M2增速有可能反弹(回到5%+3%之上),但可能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那样货币信贷“井喷式增长”。 六是重点任务中消费位列第一条,同时投资强调效益,不走老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去年列第一条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消费在第二条中的“着力扩大消费”。明年消费是扩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具体政策上,会议提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明年以旧换新、设备更新可能在今年的3000亿的基础上增加值4000亿或以上。会议还提到“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可能会适当给与财政支持。 投资强调效益,会议还提到“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这指向政府投资并未回到以往的传统轨道上,仍然是强调回报率。 七是促改革,整治内卷。2025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推动改革的重要节点,会议在第三条提到“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具体措施方面,此次会议提到“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三中全会提到任务,在明年有望落地。其他还涉及统一大市场建设、平台经济监管、财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方面。 对于内卷,此次会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对7月政治局会议的“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综合整治意味着从行业自律上升到更高一层级。这也与“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相关,通过消费税征收权限下放,以及取消招商引资优惠,可以促使地方政府从注重投资、生产转向注重消费。 八是地产的新表述,在政治局会议“稳住楼市”之外,主要是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前面加了“持续用力”,意味着地产政策可能持续出台,直到企稳。会议还提到“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其中商办用房可能商转住、商转租,以化解商业地产库存。 九是资本市场方面,会议提到“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是926政治局会议对应表述“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延续。 整体来看,面临外部变化、内部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逆周期”、“重消费”、“促改革”。明年是逆周期政策加码稳增长之年,但并非重回债务驱动的发展老路,而是通过改革、沿着创新之路前行,消费将成为扩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海外经济或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分析师:刘郁分析师:肖金川 邮箱:liuyu9@hx168.com.cn邮箱:xiaojc@hx168.com.cnSACNO:S1120524030003SACNO:S1120524030004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表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内容对比 分类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4年12月11-12日)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3年12月11-12日) 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 (2024年12月9日) 经济形势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整体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宏观政策基调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 货币政策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上的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 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 扩内需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 济。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