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银行利率利差的确定——宏观审慎政策有作用吗? - 发现报告

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银行利率利差的确定——宏观审慎政策有作用吗?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银行利率利差的确定——宏观审慎政策有作用吗?

E 菲利普 · 戴维斯布鲁内尔大学和 NIESRDilruba Karim布鲁内尔大学 布鲁内尔大学 NIESR 讨论文件第 560 号 2024 年 11 月 13 日 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 英国最长的独立研究机构——国民经济与社会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简称NIESR)成立于1938年。我们的创始人愿景是开展研究以提高对影响人们生活的经济和社会力量以及政策如何带来变革的理解。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愿景仍然是NIESR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继续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参与当前的辩论并影响政策。该研究所独立于任何政党利益。 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 2 Dean Trench St London SW1P 3HE T : 44(0) 20 7222 7665 E :查询 @ niesr. ac. uk www. niesr. ac. uk注册慈善机构编号 306083 这篇论文首次发表于 2024 年 11 月 竞争兴趣声明: 本文表达的观点是基于研究和不归因于研究人员所属的组织。没有利益冲突。通常的免责声明适用。 © 2024 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 银行息差的确定 — — 宏观审慎政策有作用吗 ? E 菲利普 · 戴维斯 , 迪鲁巴 · 卡里姆和丹尼森 · 诺埃尔 Abstract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是否对银行利差有额外影响的问题,以及这种影响是加剧还是抵消了货币政策的影响。鉴于此,我们估计了从1990年至2018年来自35个先进国家的多达3,723家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的利差效应。短期内,两种类型的政策收紧通常会缩小利差,而长期来看,货币政策通常会使利差扩大,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大多为零或正值,这表明银行可能采取了抵消行动。此外,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更紧的货币政策立场广泛地被发现可以抵消宏观审慎政策对利差的负面影响,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使这些负面影响得以保持,这对金融稳定具有潜在影响。这些结果对于决策者、监管机构和银行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紧缩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时。 分类:E44 、 E52 、 E58 、 G21 、 G28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短期利率, 收益率曲线, 银行息差 Acknowledgments 我们感谢Ray Barrell、Thorsten Beck、Sven Fischer、Nigar Hashimzade、Deniz Igan、Alper Kara、Corrado Macchiarelli、Erlend Nier、Kanya Paramaguru、Rudi Vander Vennet以及布伦尔大学研讨会和会议参与者提供的宝贵意见。 1E Philip Davis , 银行和金融教授 , 布鲁内尔大学 , Uxbridge , Middlesex , UB8 3PH , 英国和Fellow, NIESR, 2 Dean Trench Street, Smith Square, London SW1P 3HE, email philip. davis @ brunel. ac. uk ande _ philip _ davis @ msn. com, Dilruba Karim, 高级讲师, 布鲁内尔大学电子邮件 Dilruba. karim @ brunel. ac. uk 和布鲁内尔大学的丹尼森 · 诺埃尔 , 电子邮件 dnoel @ savanagrande. com 。 Contents 摘要....................................................................................................................................................................3 致谢.....................................................................................................................................................................3 引言.....................................................................................................................................................................5 文献综述.............................................................................................................................................................7 研究方法与数据..............................................................................................................................................13 实证结果.............................................................................................................................................................20 敏感性检验......................................................................................................................................................35 结论.....................................................................................................................................................................36 参考文献.............................................................................................................................................................39 附录......................................................................................................................................................................42 1. Introduction 银行利差定义为净利息收入占平均资产的比例。利差的水平及其变化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和其积累资本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金融稳定。此外,利差还决定了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率水平,具有更广泛的宏观经济意义。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共同致力于维持 Monetary 和金融稳定的同时,将都影响利差,而利差确实是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关键方面。货币政策对利差的影响是其对利率结构以及更广泛的宏观经济条件产生影响的结果。同时,宏观审慎政策也可能影响利差,例如,更为严格的贷款需求/供给措施将通过影响信贷供应和需求来改变资产配置决策。在此整体背景下,人们非常关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对银行及更广泛经济的影响上是否相辅相成或相互冲突,因为两者都是维持 Monetary 和金融稳定的关键(Constâncio 2015)。 有关银行利差确定性的文献相当丰富,特别关注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的作用(如Alessandri和Nelson(2015)、Borio等(2017)、Bikker和Vervliet(2017)和Claessens等(2018)的研究)。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文献最初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数据上,现已广泛采用个别银行的数据,考虑了其对银行贷款(Claessens等(2013)、Andries等(2018))和银行风险(Altunbas等(2018)、Meuleman和Vander Vennet(2020)、Chan等(2023))的影响。 这些关于边际确定和宏观审慎政策影响的研究文献,然而,通常都是独立进行的,并未被综合在一起。特别是,到目前为止,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边际利润的影响(单独或在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在文献中几乎没有被探讨过。戴维斯等人(2022年)确实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总体盈利能力(平均资产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的影响,但并没有直接探讨边际利润本身。梅卢曼和范德文特(2022年)在其专注于宏观审慎政策对风险影响的工作中,提供了一些在货币政策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关于边际利润而非品牌价值的结果往往不显著。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那样,他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欧元区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内边际利润变化不大,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结果。 忽视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利润影响的忽视,在考虑到其对金融稳定风险评估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总体评估潜在相关性的情况下,是一种矛盾。相关的一点是,目前几乎没有实证证据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是否取决于货币政策立场。大多数评估互补性或冲突性的研究基于校准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同样,也几乎没有对宏观审慎政策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进行测试。鉴于银行有可能根据宏观审慎政策调整其策略,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宏观审慎政策与其风险偏好保持一致,我们预期长期效果将会较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或与短期效果相反。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上述文献中提到的银行净利息 margin 模型,探索宏观审慎政策、利率及其他控制变量对银行利润率的影响。我们使用了从1990年至2018年来自35个先进国家的至多3,723家银行的数据,同时还包括短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的相关数据。1,并借鉴宏观审慎政策影响的相关文献,我们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aPP数据库中的宏观审慎政策措施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以展示政策立场和严格程度。 为了总结我们的主要结果,我们发现,在短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会减少利差,而从长远来看则会提升利差。关于宏观审慎政策,一个关键发现是,针对贷款需求和贷款供给的宏观审慎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对利差有负面影响,而基于资本和流动性的措施通常不会在短期内影响利差。这表明后者主要是为了确保银行能够在系统性危机中应对,而不是改变收益资产投资组合决策,因此其对利息差额的影响应该更为有限。同时,所有类型的宏观审慎政策在长期内对利差的影响通常是零或正的,这暗示了银行采取了相应的抵补行动。此外,对于某些宏观审慎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通常会抵消宏观审慎政策对利差的负面影响,而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则使这种负面影响保持不变,这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潜在影响。 除了对宏观审慎政策在保证金方面效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