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光伏行业—供给侧调整和发展 联合资信工商评级一部蒲雅修|崔濛骁 光伏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易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宏观经济状况、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均衡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国际竞争优势。随着装机量的旺盛需求,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大资本投入,相关产能快速扩张,随之产业链价格呈下降趋势,各环节产能开始出清。光伏产品出口呈现“价减量增”态势;亚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和亚洲市场份额较高,沙特阿拉伯市场增长明显。中国光伏企业持续深化海外产能布局,光伏企业在美布局,需持续关注美国本土政策变化;此外,欧美对光伏企业在东南亚产能的限制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海外产能布局或将给企业带来更强的成本和交付能力优势、海外渠道和生产基地、品牌溢价、以及更强的融资能力和盈利水平。中短期来看,光伏产业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垂直一体化趋势持续增强;但部分环节集中度可能存在分化,研发能力强的头部企业更具有竞争力、现金储备充分的企业更易穿越周期;长期来看,在全球能源转型格局下,光伏行业外部发展环境良好,中国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一、光伏行业概述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宏观经济状况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均衡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在全球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以及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势下,以及光伏行业技术不断进步导致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迅速攀升,2023年同比增长148%至216.88GW,增速显著超出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10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181.3GW。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当前中国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消费为主,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具备持续发展空间。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在《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中预测, 光伏组件价格的走低将继续推动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预计全年将部署592GW的新增光伏装机量,高于2024年3月预测的574GW,相比2023年的444GW增长33%。此外,根据中国光伏协会(CPIA)的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62GW和587GW,2023年至2030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有望达到7.67%。 中国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外部政策环境良好,但受国家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此外,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未来光伏等清洁能源仍有持续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资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图1.1国内光伏装机量情况图1.22015-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 消费总量的比重情况 2020-2022年,随着光伏装机量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价 格快速上升,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大资本投入,推动相关产能快速扩张。随着新产能陆续投产,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根据CPIA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建成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分别为245.8万吨(约为784.6GW)、974.2GW、1032GW和1103GW,其中中国的产能占全球产能的比重分别为93.6%、97.9%、90.1%和83.4%。光伏行业的供需失衡问题已较为严峻。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联合资信整理 图1.3中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能情况(GW) 二、产业链各环节分析 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环节为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料的生产。多晶硅项目的投产周期通常滞后于下游各环节12至15个月。因此,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硅料的产能增长速度滞后于下游产能扩张,导致供给短缺,进而推动多晶硅价格迅速上涨。当下游需求达到峰值并开始回落时,由于产能投放的滞后性,供给继续增加,供需关系迅速逆转,多晶硅价格随之下跌。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增长显著,但由于扩产 周期长以及能耗管控导致的减产,市场供应存在较大缺口,多晶硅价格从13.06美元 (一)在阶段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市场呈现非理性竞争,硅料价格已跌破行业企业的现金成本,或将成为行业内最先完成产能出清的环节。 /千克上涨至42.70美元/千克。2022年,全球光伏需求超出预期,多晶硅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产品价格维持在高位。2023年,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的释放,全年产量继续增长,市场供给充分,价格持续下行,全年降幅超过70%。2024年以来,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滑,国产多晶硅(一级料)现货价格从2023年12月25日的8.45美元 /千克降至2024年8月12日的5.04美元/千克。2024年8月后,由于部分企业停产 或减产,市场供给略有下降,多晶硅价格略有回升,2024年11月20日,国产多晶 硅(一级料)现货价格为4.48美元/千克。硅料价格已低于企业的现金成本。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Wind,联合资信整理 图2.12020年以来光伏级多晶硅现货价格情况 从产能和产量来看,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多晶硅产量持续扩大,由2019 年的34.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43万吨。2023年,国内多晶硅年产能240.8万吨, 其中有效产能达到204.4万吨/年,同比新增88.2万吨/年,增幅75.9%;产量143万吨,同比新增62万吨,增幅76.54%。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1-6月,相关企业投产、开工及规划的新增产能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超过75%。在此期间,多个原定的新建项目被推迟建设或投产,而总产能规模达到126.5万吨。同时,对于已经投产的项目,企业主动关停或减产的产能合计为46.5万吨。根据Mysteel的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的开工率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2024年10月,头部一、二线硅片企业开工率普遍维持30%~40%,而部分一线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50%~60%,整 体中国光伏行业内企业的开工率为53%,与9月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联合资信整理资料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图2.2中国多晶硅产能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2.3部分高晶硅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变化情况 多晶硅生产属于大型化工生产范畴,其生产流程复杂。生产线的启停成本较高,单次启停成本约千万人民币。停机后重新启动生产线至少需要三个月的调试周期,工厂常会避免非必要的停机操作。因此已经停机的中小企业及一些能耗较高的老旧产能,其复产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此外,多晶硅行业内头部企业与二、三线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头部企业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相较于二三线企业,每吨至少能节省约1万元。在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二三线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会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因此,多晶硅环节有望成为行业内率先完成产能整合的环节。 (二)电池片在技术路线选择上,TopCon技术路线仍为主流。电池环节企业业绩承压,在本轮产能出清的周期中,研发实力强且技术储备丰富的头部企业,或将在本次出清进一步拉大与二三线企业的差距。 在产业端,据InfoLinkConsulting统计,2023年电池新建产能中N型电池产能占比超95%,其中TopCon电池产能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3年末,N型电池产能占行业总产能比重已达58%,较2022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12-2023年,全球光伏电池片产量持续增长,由38GW增长至644GW,其中中国光伏电池片产量由21GW增长至591GW,全球光伏电池片产量增长的主要来自于中国。2012-2023年,中国光伏电池片产量逐年上升,复合增长率达35.45%,中国光伏电池片生产规模自2007 年开始已连续17年居全球首位。 在市场端,根据SMM数据,2023年N型组件招标量达104GW,占国内总招标量的37%,且月度定标量占比由1月的14%上升至12月的67%,N型技术或将全面替代P型技术。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预测,截至2024年底电池片产能约1417GW,其中N型电池片产能约为1078GW,占比约76%,标志着N型时代正式到 来。其中,TopCon电池产能约为941GW,占比约66.4%。TOPCon为主的N型技术 路线在市场应用中正加速拓展,预计到2029年,TopCon电池片产出占比将超过84%,领先于其他技术路线。随着N型产品量产的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围绕N型产能的落地进行新的布局。从价格角度看,TopCon电池产能快速上升的同时,电池溢价呈现下降趋势,企业的盈利状况也由正转负。根据Mysteel数据的统计显示,2024年10月,电池片国内企业产能开工率在53%,与9月相比下降2%。其中,头部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较低融资成本。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联合资信整理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联合资信整理 图2.4TopCon与PERC电池片价格情况 (单位:元/瓦) 图2.5全球及中国电池片产量情况(单位:GW) 此外,由于小尺寸PERC电池产能不具备技改价值,大尺寸PERC电池产能技改性价比低于新建产能,行业P型电池产能面临较大计提减值压力。头部的光伏电池企业中P型产能规模较大,计提减值损失较高。2023年,行业企业计提减值损失的规模大幅上升。2024年上半年,仍有部分技改的企业计提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减值损失的计提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利润亏损加剧。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财报,联合资信整理 图2.6部分光伏企业资产减值损失情况(单位:亿元) 电池环节承压严重,企业经营困难,减产加剧。在本轮产能出清的周期中,由于头部企业研发实力强,且技术储备丰富,在技术路线选择和生产成本控制上均具备一定优势,因此有望借助本次出清进一步拉大与二三线企业的差距。 (三)光伏组件为发电系统核心部分,大尺寸+一体化+N型趋势凸显,供需失衡或将长期存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球组件产能和产量分别达1103GW和612.2GW,同比分别增长61.6%和76.2%,持续快速增长。从组件生产类型来看,晶硅组件依然是市场主流。从组件产业布局来看,全球光伏组件生产制造重心仍然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产能达到920GW,约占全球总产能的83.4%;产量达到518.1GW,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4.6%。从出货量排名来看,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中,中国光伏行业在组件环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根据中国光伏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均为中国企业。从技术来看,组件生产环节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开工率整体较为灵活,因此头部企业与二三线企业在这一环节的差距并不明显,企业难以单纯依靠组件生产能力获得较好的盈利。因此,这一环节供需失衡或将长期存在。此外,大尺寸组件降本增效优势显著,大尺寸需求快速增长。高单价的大尺寸组件以及N型组件市占率持续提升,光伏组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 提升。 资料来源:CPIA,联合资信整理 图2.72011-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产量增长情况和中国光伏组件产量情况 三、海外需求及布局 光伏产品出口呈现“价减量增”态势;亚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亚洲市场出口份额较高,沙特阿拉伯市场增长明显。中国光伏企业持续深化海外产能布局,光伏企业在美的布局需持续关注美国本土政策变化。欧美对光伏企业在东南亚产能的限制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海外产能布局或将给企业带来更强的成本和交付能力优势、海外渠道和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