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总结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残疾学生在参加ACT考试时使用辅助措施对其成绩的影响。研究对象包括四组学生:两次都使用辅助措施测试 (Both Tests)、仅在第一次测试中使用辅助措施 (First Test)、仅在第二次测试中使用辅助措施 (Second Test),以及两次都不使用辅助措施测试 (Neither Test)。
主要发现
-
成绩提升:
- 使用辅助措施的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的平均成绩通常高于第一次测试,但成绩增幅因残疾类型和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
- 与第二次测试相比,第一次测试的学生成绩增幅较低,而第二次测试的学生成绩增幅较高。
-
人口统计特征:
- 男性学生更可能属于Both Tests组和First Test组,而Second Test组和Neither Test组的学生更可能报告处于11年级。
- Both Tests组的学生中黑人/非洲裔美国学生的比例较高,而Neither Test组的学生中Hispanic/拉丁美洲裔和亚裔学生比例较高,白人学生比例较低。
- Both Tests或Neither Test组的学生报告的家庭收入较低且父母未上大学的比例也较高。
-
残疾类型:
- 心理障碍学生的表现通常优于同龄人,而神经发育障碍学生的表现则低于同龄人。
- 从第一次测试到第二次测试,所有重测组的平均表现都有所提高,但增幅因组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
测试背景:
- 国家测试和州及学区测试背景下,学生获得合理便利的可能性有所不同,国家测试背景下学生更可能获得便利。
- 两次测试中都使用辅助措施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生具有某种残疾,而两次测试中均未使用辅助措施的学生则没有残疾。
关键结论
- 辅助措施对残疾学生有积极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展示其知识和技能。
- 不同残疾类型和背景的学生在使用辅助措施后的成绩提升幅度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的辅助措施。
- 需要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所需的合理便利,以准确展示其学术成就。
总结
本研究表明,使用辅助措施的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的成绩通常高于第一次测试,但成绩增幅因残疾类型和背景而异。研究还发现,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在使用辅助措施后的成绩提升幅度不同,且国家测试和州及学区测试背景下学生获得合理便利的机会有所不同。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的合理便利,以准确展示其学术成就,仍需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