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甘肃篇 联合资信公用评级一部|张永嘉|丁立飞|刘瑞|张潇潇 报告概要 甘肃省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禀赋优势明显,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处于全国下游水平。甘肃省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同时国家战略与政策助力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稳步推进。甘肃省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受益于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的支撑,债务率相对较低,排名全国中游。甘肃省作为12个化债重点省份之一,持续获得中央化债政策支持。 甘肃省各地市(州)经济及财政实力分化明显,省会兰州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市(州),省会优势明显。2021-2023年,甘肃省各地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保持增长,2023年末,大部分地级市(州)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均有所上升,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张掖市、武威市和白银市政府债务债务率相对较高,其中兰州市政府债务规模及债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州)。 甘肃省内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较少,以地级市城投企业为主,兰州市发债城投企业最多。2023年,甘肃省整体净融资额继续为正,但受重点省份城投企业债务管控以及前期兰州市区域负面事件持续影响,省级和兰州市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大幅收窄。2024年上半年,甘肃省整体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发债城投企业短期偿债指标明显弱化,整体流动性趋紧,其中兰州市发债城投企业2025年到期债券规模较大,存在较大的集中兑付压力。兰州市综合财力对“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的支持保障程度较弱。 一、甘肃省经济及财政实力 1.甘肃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甘肃省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甘肃省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城镇化率偏低。甘肃省产业结构较为稳定,第三产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入实施,甘肃省经济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甘肃省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陆路交通和航空运输相对较为发达。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心地带,地处黄河中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中国西北地区中心省份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具有黄金通道和战略基地的地位,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必经省份之一。甘肃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药材资源、文旅资源丰富。陆路交通和航空运输相对较为发达,“十四五”期间甘肃省规划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含铁路)约5000亿元。 表1甘肃省交通情况及资源禀赋 现状 “十四五”期 间投资规模 交通情况 陆路 公路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82万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7952公里,建成里程排名全国第十七位,国省干线公路3.23万公里,农村公路12.6万公里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含铁路)约5000亿元 铁路 截至2024年6月底,甘肃省铁路运营里程达4860.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444.2公里,普速铁路3416.1公里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末,兰州市全部在运营地铁轨道线路长度合计33.56公里 航空 2023年,甘肃省境内民航运输机场共计9个,数量排名全国第十一位;同期合计完成运输起降14.7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872.4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88万吨 水运 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内河航道总里程1322公里,通航里程911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56公里,占通航里程的50.10%;2023年,甘肃省营运船舶累计完成水路客运量157.5万人,旅客周转量2097.6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12.4%和722.1% 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 甘肃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 --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9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34种。储量居全国第一的矿产有12种,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52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88种 煤炭资源 全省共查明煤炭资源量385.84亿吨,排名全国第六位 风能资源 截至2023年底,甘肃风能资源70米及以上技术可开发量6000万千瓦,位居西北地区第三位;2023年,甘肃风电装机容量2614.1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的29.16%;同期,风电发电量436.62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七位 太阳能资源 2023年,甘肃省水平面总辐射量平均值为1592.5千瓦时/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三位;2023年⽢肃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95亿千⽡,位居全国第五位,光伏发电量248.67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 药材资源 甘肃省是全国最大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现有中药材资源3626种,大宗道地药材30余种,甘肃省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文旅资源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从南到北分布着8个气候类型区,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的所有资源类型。截至2024年6月底,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共48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7家 注:“--”表示不适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甘肃省民族众多,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末,甘肃省常住人 口2465.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49%,较2022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66.16%)。截至2023年末,兰州市常住人口442.5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85%。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省内有55个少数民族。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甘肃省人口中汉族人口占89.38%,各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占10.62%。除汉族外的54个少数民族中,回、藏、东乡族人口最多。 甘肃省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2023年,甘肃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位居全国各省第27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GDP增速为6.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甘肃省人均GDP为4.79万元,在全国排第31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2024年1-6月,甘肃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02.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甘肃省GDP(亿元) 甘肃省GDP增速(%) 全国GDP增速(%) 数据来源:甘肃省及全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图1甘肃省GDP、GDP增速及全国GDP增速 甘肃省产业结构整体较为稳定,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第三产业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产业转型稳步有序推进。近年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整体较为稳定,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3.35:33.75:52.90调整为 2023年的13.83:34.40:51.77,呈现“三二一”的经济发展格局。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7.1:38.3:54.6)相比,甘肃省第一产业占比偏高,二、三产业占比偏低。农业方面,甘肃省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发展方面,甘肃省是 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2023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居全国第4位;分行业看,石化、冶金和电力行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2.6%、18.6%和10.4%,位居前三位。2023年,甘肃省第三产业增加值6141.8亿元,同比增长6.4%,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较高;旅游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8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745.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7.8%和312.9%,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近年来,甘肃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数据信息、先进制造等十大生态产业。2023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3882.9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2.7%,较上年增长 3.4个百分点。 表2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甘肃主要经济数据 项目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1-6月 GDP(亿元) 10225.5 11201.6 11863.8 5902.7 GDP增速(%) 6.9 4.5 6.4 5.8 三次产业结构 13.35:33.75:52.90 13.53:35.22:51.25 13.83:34.40:51.77 6.59:37.10:56.32 人均GDP(元) 40976 44968 47867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1.1 10.1 5.9 3.0 城镇化率(%) 52.23 54.19 55.49 / 注:人均GDP=GDP/当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数*100%;部分数据未获取,以“/”表示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战略与政策助力区域发展。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兰州新区规划等国家战略和倡议的深入实施,甘肃面临着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加之甘肃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甘肃省的经济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西部大开发战略。甘肃省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省份,持续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该战略的支持下,甘肃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税收优惠等方面持续得到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国家赋予甘肃“全国重要新 能源、有色冶金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向西开放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战略定位。近年来,甘肃省加快建设陆港、空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跨境平台,实施纵贯东西、联通南北、陆海空联动的重点交通物流项目,提升新亚欧大陆桥和西 部陆海新通道通达能力,加强经贸往来,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而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在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该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在生态项目建设、税收优惠、专项奖励、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获得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兰州新区规划。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1年至2023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9倍,常住人口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倍、4.7倍,2017年以来经济增速连续7年领跑国家级新区。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资金拨付支持。甘肃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国家对其资金及政策支持力度大,可持续性强。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支持甘肃省各项发展。2023年,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上级补助收入为3418.81亿元,较上年增长7.1%。其中中央下达甘肃省均衡性转移支付1347.8亿元, 同比增加123.6亿元,主要下达市县用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66.2亿元,同比增加11.6亿元, 用于市县“三保”支出;下达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89.6亿元,同比增加9.4亿元,用于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以及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