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华财经]:新政策引领金融机构做强绿色金融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新政策引领金融机构做强绿色金融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2024-10-17新华财经M***
新政策引领金融机构做强绿色金融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2024年10月17日 新政策引领金融机构做强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王欣蕾 电话:010-58352887 邮箱:xhcj@xinhua.org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方面发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张骐 审核:杜少军 为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支撑美丽中国建设,《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优化绿色金融服务,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协同发展。 官方网站:www.cnfic.com 客服热线:400-6123115 目录 一、坚守主责主业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3 二、政策性银行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服务美丽中国建设3 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积极推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增量扩面4 新政策引领金融机构做强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方面发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建设美丽中国。为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支撑美丽中国建设,《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优化绿色金融服务,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协同发展。 一、坚守主责主业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 “立足职能定位,优化绿色金融服务”被摆在“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的首位,凸显“坚守主责主位,发挥差异化优势引导金融资源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要求。《意见》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基金类机构分类作出指引: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要突出功能属性,结合主责主业靠前发力,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对美丽中国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作用;国有大行要发挥领头雁和主力军作用,完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融资对接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禀赋培养优势和强项,做优做强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特定领域、重点行业,提升绿色金融业务质量;保险机构要健全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建立绿色保险服务网络,推进产品创新,增加服务供给,提供一揽子风险减量与损失保障保险方案;证券基金类机构要遵循绿色投资理念,培养长期价值投资取向,树立绿色投资行为规范。 在立足职能定位优化绿色金融服务、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意见》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引导基金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强化绿色融资支持,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信贷支持方面,《意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项目融资需求对接,深入挖掘环境权益价值,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价值和抵质押率。绿色债券方面,《意见》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充分运用企业依法披露的环境信息,为绿色债券发行提供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转型债券,支持试点发行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主题债券,募集资金加大美丽中国建设项目投资。《意见》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中国建设。基金投资方面,《意见》发挥基金投资关键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中国建设;支持符合清洁能源等条件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合规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 二、政策性银行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根据2024年8月发布的《国家开发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行动方案》,国开行立足基础设施银行的核心职能,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做不了、干不好的业务,按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致力于推动交通运输、物流、能源水利、城乡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生态自然保护和协调发展。 国开行的主责主业是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模式,以保本微利为经营原则,以中长期投融资为载体,运用政策性贷款、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专项金融债、补充基建重大项目资本金、专项债项目资本金过桥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区域战略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支持绿色发展。 国开行积极服务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走深走实。国开行加大绿色金融供给,绿色信贷增量扩面,绿色债券发行增量保持高位,重点服务绿色产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和国家储备林建设。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6748亿元;截至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2024年1-7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过2900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绿色债券方面,2023年,国开行发行“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债券210亿元。2024年8月,国开行成功发行12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为期三年,发行利率1.63%,认购倍数3.08倍,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的重点项目。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政策性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重点要引导金融资源全力服务“三农”工作,并全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农发行聚焦“三农”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碳排放权等可量化交易的绿色低碳权益担保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等模式,加快构建绿色筹资体系,有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领域。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农发行聚焦“三农”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累计投放绿色贷款7922亿元;截至2023年末,农发行绿色贷款余额2.39万亿元,占全国绿色贷款的8%。绿色债券方面,2023年农发行全年累计发行绿色债券200亿元;截至2023年末,农发行已累计认证发行境内绿色债券995.2亿元人民币,发行境外绿色债券5亿欧元、25亿元人民币,存量绿色债券200亿元。 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积极推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增量扩面 六大国有银行深入挖掘和培育绿色信贷市场,绿色贷款规模与增量领先同业。2023年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近5.4万亿元,比2022年末增加近1.4万亿元;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4.05 万亿元,比2022年末增加1.35万亿元,增幅50.1%;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折合人民币3.11万亿元,比2022年末增长56.34%;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88万亿元,较2022年增加1.13万亿元,增幅41.19%;交通银行境内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8220.4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866.1亿元,增幅29.37%;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378.7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8.46%。 股份制银行聚焦绿色产业赛道加大信贷投放,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绿色信贷增量扩面。其中,北京银行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重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23年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560.47亿元,较年初增长41.47%。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324.73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219.55亿元,清洁生产产业98.42亿元。民生银行大力引导信贷资源投向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传统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污水处理等新兴绿色金融领域。2023年末,民生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642.41亿元,比2022年末增长46.87%,增速高于民生银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六大国有银行加大绿色债券投资力度,绿色债券投资余额稳步提升,帮助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募集资金支持绿色发展。2023年末,中国银行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位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3年度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人第一。工商银行2023年新增投资人民币绿色债券904亿元,2023年末绿色债券余额2732亿元,同比增长33.5%;新增投资外币绿色债券4.29亿美元,年末余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27%。2023年末,农业银行自营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443亿元,同比增长18.7%。建设银行2023年人民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同比增长70.15%,外币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同比增长117.32%。2023年末,交通银行投资绿色债券余额200.77亿元,同比增长68.66%。北京银行积极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绿色债券投资业务,2023年末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年初增长85%。 重要声明 新华财经研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报告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采集撰写或编发,仅反映作者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不对外公开发布,仅供接收客户参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