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大财政之路开启,如何影响经济与市场20241015_导读2024年10月15日23:00 关键词 财政部增量财政政策宏观经济市场运行新闻发布会财政收支地方政府债务扩大内需人大常委会财政赤字经济基本面资产配置大类资产逆周期调节地方化债隐性债务规模债务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特别国债 全文摘要 财政部公布四项增量财政政策,引发市场广泛讨论,预期资金规模在3万亿至5万亿之间,重点在于解决财政收支平衡、地方债务化解,以及扩大内需。政策手段包括增发国债、利用央国企利润、结转结余资金,以及地方债务管理策略。讨论聚焦于金融、房地产和民生领域,强调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以及加大大学生奖优助困,以提振经济。经济数据显示,CPI和PPI反映物价压力,信贷和融资需求整体偏弱,但国庆假期消费量扩张。美联储政策、美国大选、日本央行动向、中东地缘政治以及欧洲大选等国际因素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市场期待政策效果落地,认为财政政策的积极信号预示未来可能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对债券市场利好,股票市场有望因政策推动和流动性改善而受益。 章节速览 ●00:00解读财政部增量财政政策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 首席联系人节目讨论了财政部公布的四项增量财政政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于博分析了政策的细节与市场预期的差异,强调了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以及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潜在空间。他指出,尽管会议未披露具体规模数据,但释放了积极信号,暗示未来仍有可能推出更多增量政策,对投资者把握市场机会具有指导意义。 ●04:27政策体量与资金分配:对财政政策的深度剖析 本次会议讨论了财政政策的关键领域,包括财政收支平衡、地方债务化解以及扩大内需。市场对政策细节及体量有广泛讨论,预期在3万亿至5万亿之间。增量资金的分配方式,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成为关注焦点。分析指出,解决财政收支平衡和地方债务问题的优先级可能超过扩大内需,显示出政策在这些方面的重视。财政政策的发力点包括缓解收支缺口、地方债务化解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其中收支平衡和债务化解被视为更紧迫的任务。 ●09:04中国财政政策及地方债务管理策略 讨论了中国财政政策中四种可能的手段: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限额空间使用、央国企利润上缴以及结转结余资金使用,以解决年内财政收支缺口问题。同时,探讨了地方债务管理,特别是隐性债务规模及其化解策略,提出可能的升级方式如利用国债化解地方债务。 ●15:08扩大国内需求及金融、房地产领域政策讨论 讨论集中在扩大国内需求,包括金融、房地产和民生三个方面。金融方面,强调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房地产领域,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恢复了房地产领域的资金支持。民生方面,重点加大大学生奖优助困的支持力度,以提升消费水平。这些政策旨在平衡财政收支缺口,稳定经济增长。 ●18:28解读九月经济数据:通胀与金融状况 于总分析了九月份的经济数据,包括CPI和PPI等指标,指出CPI环比增速为零,同比低于预期,表明消费品物价相对偏弱,核心CPI创历史低点。PPI环比跌幅收窄但同比降幅扩大,反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生活资料相对稳定。油价下行和旅游热度影响CPI,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央行降准降息等政策从九月底开始发力,预期将缓解物价压力并呵护经济增长。 ●23:22九月份金融数据解读:融资需求偏弱,政府发债支撑显著 九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8万亿,较去年同期减少4000亿,显示融资需求整体偏弱。其中,政府发债成为主要支撑,新增1.5万亿,同比多增近5000亿,反映出政府加速发债以提振经济的迹象。信贷数据虽环比走强,但同比仍显疲软,尤其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融资需求下降。企业部门信贷虽有季节性改善,但同比依然偏 低,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未明显改善。 ●27:23金融数据反映经济活跃度与政策影响 分析了M0、M1和M2三个货币统计口径的增长率,其中M1增速的下滑反映了企业活期存款减少,影响经济活跃度。M2增速出现小幅回升,部分原因是财政存款加速释放,显示政府正在开始更多地使用其资金。此外,讨论了社会融资规模的下降,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潜在积极影响。同时,出口数据在9月份表现疲软,低于预期,这可能是由于外需疲弱和基数偏高等因素所致,但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得到缓解。 ●34:53物价水平与经济核心看点分析 当前物价修复面临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价格信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核心CPI和GDP平减指数显示物价 下行压力。政策出台旨在刺激需求,但需持续加码以期年内经济数据改善。国庆假期数据显示消费量扩张但客单价低迷,反映居民购买力未充分改善。从政策发力到经济改善需时间,政策应循序渐进以避免副作用。 ●42:42预期中的经济政策与会议关键节点 政策宣示了逆周期调节的决心,关注点在于需求端的进一步政策以及财政领域的动作,如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预计重要会议包括年底的人大常委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美联储的议息会议。美联储的降息行动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外部考虑的关键因素。 ●46:11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影响分析 讨论了美联储政策、美国大选、日本央行加息、中东地缘政治以及欧洲大选对全球及国内经济的潜在影响。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美国大选可能改变政策方向,影响经济和资本市场。日本央行的政策变化可能对冲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中东地缘政治和欧洲政治动态对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有影响,进而影响资源品价格和全球贸易。这些因素都对国内经济产生复杂影响,包括贸易条件和资金条件,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50:32政策对经济及资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会议讨论了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指出经济有向上发展的明确方向,但关注点在于政策力度及实施时间。分析认为,从当前宽货币紧信用的环境向宽货币宽信用环境转变,对债券市场利好,股票市场则有望因政策推动和流动性改善而受益。财政部释放的积极信号为市场带来信心,预示未来可能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市场期待政策效果落地。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您如何评价此次财政部公布的四项增量财政政策?投资者需要关注到哪一些变化?发言人答:财政部公布的四项增量财政政策被视为开启了“大财政之路”。虽然会议上没有透露具体规模数据,但强调了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并涉及地产、地方债务等问题。此次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中央政府加杠杆空间明确,未来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发言人问: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具体政策体量,市场人士的观点大致在3万亿到5万亿之间,您对此有何分析展望? 发言人答:市场预期的财政增量资金主要体现在资金分配问题上,而非仅仅关注体量。当前财政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财政收支平衡和地方债务化解,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优先级可能高于扩大内需稳增长。因此,在解决增量资金问题前,需要关注财政如何解决收支平衡和债务问题。 发言人问:后续的财政政策发力点在哪里,将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哪些效果? 发言人答:财政政策的发力点包括财政收支平衡、地方债务化解以及扩大内需三个方面。首先解决广义财政的收支缺口,目前预计约为2.8万亿,可以通过增发国债、使用限额空间或央国企利润上缴等多种方式来弥补缺口。 发言人问:如何具体化解广义财政的收支缺口? 发言人答:化解广义财政收支缺口的方法包括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但由于流程繁琐且审批时间紧迫,可能会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召开人大常委会后才能得到具体数字。此外,可以利用限额空间的使用,即年初两会公布新增额度与前一年限额的差值,这无需人大审批,目前还有一定存量限额空间可供利用。 发言人问:以央行为代表的特定央国企的利润上缴是否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发言人答:是的,以央行为代表的特定央国企利润上缴也是化解财政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8月底的数据,央行其他科目余额达到1.66万亿,理论上可以上缴财政。 发言人问:在解决年内财政收支缺口的问题上,有哪些潜在的资金来源? 发言人答:潜在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四种方法。第一种是最激进的增发国债,额度和时间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流程规范。后三种方式包括限额空间使用(理论上上限2.2到2.3万亿)、央行利润上缴(上限1.7万亿)以及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理论上上限1.5万亿)。 发言人问:对于年内财政收支缺口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地方化债问题中,当前隐性债务规模约为多少,以及为何会有快速减少的情况? 发言人答: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平衡财政账目,即通过举债将财政收支差距平衡,这是功能财政实现的前提。根据估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约为60万亿。然而,这个估算可能存在高估,实际规 模应小于此数。关于快速减少的问题,监管曾在2015年提出三年左右时间置换隐性债务的目标,实际操作中已置换约12.2万亿。因此,地方化债主要是通过显性债务替换隐性债务的方式进行。 发言人问:针对扩大国内需求的问题,主要关注点有哪些方面? 发言人答:扩大国内需求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领域,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并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二是房地产领域,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这是时隔五年后再次允许,旨在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三是民生领域,加大对大学生奖优助困的支持力度,以增强消费动力。 发言人问:九月份已公布的几项重要经济数据有哪些,以及它们各自的表现如何? 发言人答:九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主要包括通胀(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以及物价整体表现。其 中,CPI环比和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核心CPI创下了历史较低水平,表明消费品物价相对偏弱,主要受到开学季节、中秋节日等因素的影响。而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环比跌幅收窄但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反映出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出现明显下降,且有22个行业环比下跌,整体表明物价存在较大压力,反映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发言人问:国内需求目前显示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否代表政策效果不佳? 发言人答:不能这么看,因为数据是针对九月底的,而政策是从九月底才开始发力。从政策发力到产生实际效果之间存在一个滞后过程。比如央行在9月24日实施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后续这些政策对于缓和物价下行压力和呵护经济应会产生积极作用。 发言人问:金融数据为什么受到广泛关注?九月份金融数据的具体表现如何? 发言人答:金融数据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和国之重器,具有一定的领先性,通常表现为融资未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实体经济没有变化之前,金融数据可以视为实体经济的领先指标,对经济具有领先性,故其关注度极高。九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3.8万亿,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4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2万亿,环比走强,但同比减少了6000亿,反映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偏弱。政府债新增1.5万亿,同比多增近5000亿,主要受九月份政府发债加速及新增专项债赶进度的影响。企业债净偿还2000亿,同比少增3000亿,非标也有一定支撑,整体上政府发债和信贷环比季节性走强是支撑社会融资的主要因素。 发言人问: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信贷需求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企业部门信贷需求整体偏弱,新增信贷同比减少7000亿,其中居民部门虽然当月新增信贷环比改善,但由于居民消费信贷和住房贷款融资需求弱于平均水平,且财政政策针对地产市场的支撑作用有限,后续需进一步观察居民中长贷变化。企业部门新增信贷虽有季节性改善,但刨除季节性因素后,融资需求依然相对偏弱,票据融资对信贷有一定支撑作用,但对冲了企业与居民融资需求下降的影响。 发言人问:货币投放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货币投放方面,狭义M0同比增速回落至11.5%,M1增速继续下滑至7.4%,反映企业活期存款减少,表明经济活跃度下降;而M2增速略有回升。居民部门存款减少3000亿,企业和非银存款分别增加6000亿和1.6万亿。财政存款加速释放,从侧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