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一周解一惑系列:苹果海外供应链受阻,国内有望新设产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一周解一惑系列:苹果海外供应链受阻,国内有望新设产线

电子设备2024-10-12李哲、占豪民生证券路***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一周解一惑系列:苹果海外供应链受阻,国内有望新设产线

本周关注:兆威机电、柳工、贝斯特、杰克股份、赛腾股份 3C设备工艺复杂,我国设备厂商具备竞争优势。“3C产品”是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亦称“信息家电”。按照流程,主要可以分为前段的核心零部件设备(例如PCB板、触摸屏、机壳、摄像头等),中段的模组设备(例如表面贴装模组设备SMT、平板显示模组设备LCM等)以及后段的整机组装检测设备FATP(例如机器手、自动防水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我国设备生产商在3C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是得益于我国3C零部件厂商的蓬勃发展,丰富了下游国产设备的采购;二是因为国产设备商能够在保持品质的同时兼具价格优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3C制造基地,苹果或将积极提升产线自动化率。1)据智研咨询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504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规模约为40.23亿美元,美国市场规模约为49.24亿美元,日韩市场规模约为36.55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3C制造基地,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2350亿元,其中增量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存量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2)据《科创板日报》援引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已要求代工厂在未来几年内减少iPhone组装产线普通人力需求,部分产线普通人力需求相较过去可减少约50%,这一举措被视为提高自动化生产目标的一部分。提升自动化率的核心逻辑在于自动化虽然初期投入大,但从长远来看,可以大幅减少普通人力需求,实现全天候作业,理论上能够降低iPhone和其他产品的生产成本。 消费电子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或将迎来复苏并实现4%增长。根据IDC的季度手机追踪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0%,达到12.1亿部。消费者需求从过去几年的低迷中缓慢反弹,为2024年的复苏增添了动力。预计到2025年,经济将继续复苏,增长率为2.3%,随后在预测期内的其余时间将保持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同时,2024Q1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8%,达到2.894亿部,这标志着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已经持续三个季度增长。 苹果产业链新催化不断,3C设备厂商有望迎来新机遇。1)印度塔塔集团火灾或将导致国内新建生产线。位于印度南部的苹果iPhone零部件工厂因火灾受损严重,可能会影响印度节日季销售高峰到来前的iPhone生产,这将迫使苹果代工厂商从中国或其他地方采购关键零部件。如果生产暂停持续下去,苹果可能会在中国建立另一条组装线或增加轮班,以确保印度iPhone制造商获得所需的零部件。2)苹果折叠屏有望加速面世,2024年9月,富士康透露,苹果已经决定加快折叠屏iPhone的开发进度。近日,据消息人士透露,苹果计划在今年长假结束后启动折叠屏iPhone的试产工作,折叠屏iPhone有望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正式与消费者见面。3)苹果iPhone17硬件有望迎来大改动,根据目前iPhone17概念机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前置自拍镜头、电源键、后背镜框等相关硬件都将迎来改动。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3C自动化相关标的: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快克智能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2)对苹果产业链依赖度较高,非苹果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13C自动化率进一步提升,设备厂商率先受益 “3C产品”是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亦称“信息家电”。传统的3C产品通常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视机、影音播放之硬件设备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新兴的3C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健身追踪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终端、娱乐机器人、消费级无人机、智能家居等在内的电子产品。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省人力成本和确保安全等目的。3C自动化设备涉及范围广,种类繁多。按照流程,主要可以分为前段的核心零部件设备(例如PCB板、触摸屏、机壳、摄像头等),中段的模组设备(例如表面贴装模组设备SMT、平板显示模组设备LCM等)以及后段的整机组装检测设备FATP(例如机器手、自动防水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我国设备生产商在3C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是得益于我国3C零部件厂商的蓬勃发展,丰富了下游国产设备的采购;二是因为国产设备商能够在保持品质的同时兼具价格优势。 图1:3C自动化主要涉及设备 其中较为核心的几个工艺流程有SMT(表面电子装联)、LCM(液晶模块)和FATP(终端组装测试包装)。 1.1中国是全球最大3C制造基地,自动化设备增量需求超千亿 一直以来,3C产业的自动化渗透率都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中。虽然目前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存量市场依然巨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保有量的逐步提升,3C制造业也逐步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随着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趋于饱和,3C制造业无疑成了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因此,面对日益火爆的中国市场,国外主要机器人品牌川崎重工、库卡和安川等纷纷加快了中国市场的步伐。 据智研咨询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504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规模约为40.23亿美元,美国市场规模约为49.24亿美元,日韩市场规模约为36.55亿美元。 图2:全球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3C产品制造国,但是,产业自动化率仍偏低,较先进制造国日本、韩国和德国仍有较大差距。 伴随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成本提升,以及国内零部件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3C自动化设备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2350亿元,其中增量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存量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 图3:中国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图4:中国3C自动化设备增量和存量设备规模 1.2苹果或将积极提升产线自动化率,带动行业Capex 据《科创板日报》援引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已要求代工厂在未来几年内减少iPhone组装产线普通人力需求,部分产线普通人力需求相较过去可减少约50%,这一举措被视为提高自动化生产目标的一部分。提升自动化率的核心逻辑在于自动化虽然初期投入大,但从长远来看,可以大幅减少普通人力需求,实现全天候作业,理论上能够降低iPhone和其他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际上,此前的富士康停产风波已经让苹果公司下定决心推行自动化项目,苹果iPhone 15系列就实现“大量”自动化,但由于生产的复杂性,自动化仍给苹果带来了挑战。“缺陷率较高”是当前iPhone组装自动化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导致苹果不得不取消iPhone 16系列的部分自动化流程。 成本高昂是苹果自动化产线面临的核心问题。iPhone自动化组装设备的成本每年可能高达数亿美元,且苹果要求代工厂承担大多数设备的投资。尽管自动化的前期部署成本高昂,但苹果似乎已下定决心。在苹果运营副总裁彼得·汤普森的领导下,苹果在富士康、立讯精密、和硕等代工厂,成功导入了自动化组装设备,其中包括能够无需人工介入即可组装金属支架和软性印刷电路板的设备。 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或将迎来复苏并实现4%增长。 根据IDC的季度手机追踪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0%,达到12.1亿部。消费者需求从过去几年的低迷中缓慢反弹,为2024年的复苏增添了动力。预计到2025年,经济将继续复苏,增长率为2.3%,随后在预测期内的其余时间将保持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 图5:全球手机出货量及增速 图6:全球PC出货量及增速 IDC发布调研报告,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变化。根据报告,2024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58%,达到2.854亿部,这标志着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持续保持高位,是市场顺利复苏的可靠指标。 前五大手机出货量公司分别为三星、苹果、小米、传音和OPPO,份额分别为20.8%、17.3%、14.1%、9.9%和8.7%。 图7:全球手机出货量季度数据及同比增速情况 图8:全球智能手机24年Q1的出货量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公司 苹果公司提升产线自动化率的背景下,行业Capex有望持续,产业链上的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图9:3C自动化领域相关设备公司 2苹果产业链迎来新催化 2.1印度苹果制造厂受阻,有望在中国建设新产线 近日,塔塔集团位于印度南部的苹果iPhone零部件工厂因火灾受损严重,可能会影响印度节日季销售高峰到来前的iPhone生产,这将迫使苹果代工厂商从中国或其他地方采购关键零部件。 9月28日清晨,印度塔塔电子苹果手机零部件工厂起火。目前,这家位于泰米尔纳德邦霍苏尔市的工厂仍处于无限期停产状态 。 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事发工厂停产将影响印度生产苹果手机进度,苹果供应商需从中国等地方调配关键零件。 苹果公司收入来源中,不同地区近年来变化模式不同,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美洲地区为主要收入来源地区,2021-2023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16.97,16.26,12.54百亿美元,占总收入比分别为41.91%,43.02%,42.41%。 图10:苹果分地区收入(亿美元) 图11:苹果亚洲区收入占比变化情况(%) 其中,亚洲中华区占比逐渐增加,接近20%,其他亚太地区占比逐渐增加,接近10%左右。苹果的亚洲地区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地区,零部件受阻预计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在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的印度节日季期间,iPhone14和15在印度当地的销量为150万部,但是受到火灾的影响,苹果将会出现高达15%的供应缺口。如果生产暂停持续下去,苹果可能会在中国建立另一条组装线或增加轮班,以确保印度iPhone制造商获得所需的零部件。 2.2苹果产品硬件有望迎来大幅变动 2.2.1苹果折叠屏有望加速面世 2024年9月,富士康透露,苹果已经决定加快折叠屏iPhone的开发进度。 乐观预计,折叠屏iPhone有望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图12:iPhone折叠机型专利展示 苹果公司在今年5月份的专利文件中,展示的是一个内、外双向折叠的独特铰链设计。从专利图中来看,它是通过多个铰链连接并耦合,来实现旋转运动,让铰链两侧的部分可以串联延伸。另外在细节上,专利还说了铰链包含了一种齿轮机制,每个齿轮板都有开口,可以容纳并绕着特定的轴旋转。当设备的一部分外壳绕轴旋转时,齿轮的配合作用会使得另一部分外壳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双向折叠的功能。 折叠屏最大的挑战就是屏幕的耐久性,而这次苹果折叠屏的屏幕也可能直接使用可弯曲玻璃。专利显示,苹果通过减少折叠、弯曲部分的厚度,将玻璃层做得更薄,同时在玻璃层中形成一个沿着弯曲轴线延伸的凹槽,使玻璃层能够更顺畅地围绕弯曲轴弯曲。另外专利里还提到了,为了确保显示屏覆盖层在跌落过程中表现出更优异的抗冲击性,主要是角落和边缘部分玻璃会加厚 图13:iPhone折叠机屏幕专利展示 对于屏幕上的折痕,此前也有专利透露,苹果还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折叠屏自我修复技术,通过在屏幕上覆盖一层可自愈的材料,使屏幕在拉伸之后也可恢复原来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折叠屏的寿命。通过专利图片可以看出,这种技术能够让屏幕折叠处比其他位置更薄,再以不同物料填充折叠处,从而保持屏幕表面光滑,消除折叠屏手机中常见的“折痕”。具体原理可能是苹果在折痕处了一种能够“自愈”的液化聚合物,然后使用如UV光照、催化剂、加热等技术作固化来消除折痕。 图14:iPhone折叠机屏幕专利展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