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后续196个缔约方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并提交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旨在明确减排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达成“双碳”目标。 目前钢铁行业碳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17%,是除发电行业以外的最大的碳排放行业,能耗方面,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1%。为最终达成中国“双碳”目标,钢铁行业的节能降碳问题亟待解决。 2022年,《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发布,其中明确了钢铁行业实施“双碳”工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30年前),积极推进稳步实现碳达峰;第二阶段 (2030-2040年),创新驱动实现深度脱碳;第三阶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冲刺极限降碳;第四阶段(2050-2060年),融合发展助力碳中和。 二、钢铁行业碳排和能耗现状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效、发展绿色交通和加强森林保护等。从碳排放总量来看,202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6亿吨,同比增加4.13%,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为33.69%,同比提升0.81%;从单位碳排放来看,2023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吨/万元,同比下降0.39%,较2018年累计缩下降17.2%,节能降碳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钢铁行业,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19亿吨,其中长、短流程产量占比约9:1,以长流程工艺吨钢碳排放量1.8-2.2吨、短流程工艺吨钢碳排放量0.4-0.8吨测算,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19.14亿吨,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19%。能耗方面,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标准煤)为558.3千克,较2017年和2012年分别下降2.1%和7.4%。 长流程炼钢主要包括烧结、石灰窑高温煅烧、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我们以河北省节能协会的数据为例,具体来看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烧结工艺碳排放占总量的13%,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最多;石灰窑高温煅烧碳排放量占比20%,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最多;高炉炼铁占总碳排的9%,化石燃料燃烧占比仍具首位;转炉炼钢占总碳排的3%,生产过程排放占比最高;轧钢环节占总碳排的15%,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影响最大。 整体来看,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在长流程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占比约73.6%;生产过程排放次之,占比约22.5%;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最低,占比约3.8%;固碳产品隐含排放按《钢铁核算指南》计算方法在总碳排放量中给予扣除。 短流程炼钢环节主要包括废钢预处理、电炉熔炼、精炼、浇注成型等环节,由于避免了化石燃料燃烧环节,短流程炼钢相比传统长流程炼钢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中钢协课题研究表明,短流程炼钢吨钢能耗较长流程减少约50%,固废、废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减少96%、78%、73%。从钢铁行业未来降碳路径来看,电炉炼钢或将推动35%的碳排放减量。 三、相关政策及铁矿石价格表现 回顾近年来针对或涉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相关的政策,主要是从控总量、调结构、提技术三方面同时发力。 从控总量出发促进钢铁行业“双碳”目标达成的典型政策是“粗钢平控”、“粗钢压减”。相关政策在2020年底首次被提出,随后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分别出台当年针对粗钢总产量调控的相关文件;2023年仅有个别地区“粗钢调控”文件释出、未见全国性调控文件;2024年至今暂未出台明确的粗钢总产量调控的文件,但在今年5月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通过要求到2025年完成节能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间接促使近两年粗钢产量平均下降约2000万吨。 从调结构的角度出发,政策主要是围绕调整炼钢结构和钢铁产品结构展开。一方面是提高电炉炼钢产能产量占比、提高废钢使用比例等,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钢材产能产量。关于调整炼钢结构的政策目标在2022年就已经明确“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占比大15%以上”,今年5月出台的《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届时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的目标;关于优化钢铁产品结构的政策目前以严控新增产能叠加市场化导向为主,短期更多的由不同钢铁制品利润差异引导未来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从提技术角度出发,相关政策主要是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目标是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 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截至今年9月,钢铁企业累积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26个,涉及产能约 6.2亿吨,45%以上的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观察历次政策出台后的铁矿石价格变化,次日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概率约为64%,涨幅最大的两次是2021年10月21日和2024年4月3日,铁矿石主力合约收盘价分别上升6.00%和5.67%。从逻辑上来说,三大类政策中前两类对铁矿石需求有直接的利空作用,提技术则对铁矿石需求总量影响较小,但盘面价格走势却与之相反,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出台对钢材价格的利多效应溢出,叠加前期铁矿石自身在产业链中“跟涨不跟跌”的属性导致的,因此,过往经验表明“双碳”相关产业政策短期对铁矿石价格有一定正向推动作用。 从周线级别来看,我们发现政策出台后的第七个交易日下跌的概率为64%,跌幅最大的两次均出现在2021年10月底,具体来看,2021年是严格落实“粗钢平控”政策“元年”,叠加当时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密集出台,铁矿石供大于求格局下,《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10月底集中出台进一步加剧了铁矿石价格的下 跌。而在“双碳”相关政策出台后的第七个交易日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概率为36%,其中涨幅最大的两次出现在2021年11月15日和2024年4月3日,涨幅分别为14.38%和 10.28%。我们发现第一次反弹紧随在前述的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之后,主要是由当年年底市场对新一年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的强预期引起的,与“双碳”政策和产业基本面相关性 较小;第二次反弹发生在今年4月,黑色下游需求季节性回暖叠加当前海外二次通胀导致低估值的铁矿石备受追捧,发改委关于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的发文在当时并未成为交易主逻辑。 综上,整体来看钢铁行业“双碳”政策对铁矿石价格短期有微弱的利多刺激效果,时效性大概为1-2个交易日,随后价格更多的回归基本面交易,第七个交易日下跌的概率较大。附图1:历年钢铁行业“双碳”相关政策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新湖研究所新湖期货黑色建材组 姜秋宇 执业资格号:F3007164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1553审核人:李明玉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