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城投公司股权投资现状分析— —南京篇 联合资信公用评级一部|姚玥李颖郑重符蓉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为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政策激励和自身发展需求等因素推动下,南京市城投公司以股权投资为代表的市场化转型步伐加快,参与的股权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投资收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依托于良好的金融资源优势,南京市城投公司较为偏好类金融业投资。随着“35号文”等文件的陆续发布,预期南京市城投公司将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在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南京市城投公司应明确定位,围绕“主业”进一步优化自身业务发展布局,避免出于扩张报表而进行的无效投资,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协同,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在股权投资过程中,需关注包括资金成本倒挂、期限错配、短贷长投、流动性压力加大以及投资标的经营不善等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平台,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经历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务院发布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城投公司开始逐步拓展市场化业务。2023下半年,中央层面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随后《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35号文”)、《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47号文”)和《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4号文”)发布,要求地方政府按照严格控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的原则控制债务总体规模,对城投公司当前的投融资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35号文”要求将传统城投公司进行分类,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按照地方政府平台管理的国有企业和普通国有企业,并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融资政策;“47号文”作为“35号文”的配套文件,严控城投公司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明确12个重点省份(即债务高风险地区)除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2024年不得出现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推迟或停止目前使用投资不到一半的项目建设,这导致重点省份城投公司的基建项目受到严格控制,迫使其寻求新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以适应政策变化;14号文作为“35号文”的补充,核心内容是“35号文”之外的19省份可自主选报辖区内债务负担重、化债难度高的地区(以地级市为主),获批后参照12个重点省份的相关政策化债,使得更多的城投公司需要寻找转型方式,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要求。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共同推动了城投公司向更加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对城投公司的融资活动进行了规范,而且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转型路径,激励其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城投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了庞大的资产规模,但其资产多数由应收类款项、存货或在建工程构成,变现能力相对较差,能够带来收益的优质资产相对不足。在新政的指导下,城投公司正迎来新的转型机遇,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从依托政府代建项目向自主开发经营管理、从持有不能形成收入的无效资产向拥有稳定收益的有效资产的路径转型发展。 综上,对于城投公司而言,业务向市场化产业转型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投公司转型的核心在于“明确业务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转型后的城投公司将继续作为地方国有企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经营、盘活区域有效资产、拓展业务领域,创造真实、稳定且持续的现金流来源,确保企业具备独立的经营能力和造血能力。此外,城投公司的转型还能助力当地政府招商 引资、引入社会资本,以此推动地8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基于此,城投公司转型的 方向主要涵盖城市运营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区域产业整合主体,承担区域国有资产运营职能,推动实体化发展。作为城投公司转型的关键策略,近年来,以股权投资为代表,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步伐显著加快。通过参与股权投资、收购股权、设立基金和股权划转等多种方式,城投公司正不断扩大其股权投资规模,以实现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水平高,为区域内的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南京市产业布局全面升级,重点发展“高精尖”和新动能等产业,新兴行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述因素也为南京市内城投公司参与股权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此,本文聚焦南京市股权投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南京市产业发展态势、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南京市内城投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现状、标的、趋势表现,对相关区域内城投公司参与股权投资存在的优势及相应的风险进行总结。 二、南京市经济概况与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南京市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体系完善,为市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2019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江三角洲区域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南京市位于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中心,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城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和重要门户城市,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南京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04平方公里。 人口保持净流入,城镇化水平较高,位列省内第一。截至2023年底,南京市常 住人口95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9万人;同期末,南京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87.2%,较上年末提高1.19个百分点,在江苏省内排名第一。 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产业结构完备。从经济运行方面看,2021-2023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分别为1.64万亿、1.69万亿和1.74万亿,均稳居全省第二位;同期,南京市人均GDP持续增长,分别为17.45万元、17.88万元和18.30万元,处于全省第二位。经济结构方面,2023年,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34.0:64.2,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7%。产业发展方面, 南京市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发展载体,大力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同时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金融业稳健运行,上市公司数量众多。2023年,南京市金融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2023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为54279.92亿元,同比增长9.6%,较年初增加4756.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 余额15453.12亿元、占28.5%,余额比年初增加2163.6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16931.91亿元、占31.2%,余额比年初增加883.9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 款余额54337.89亿元,比年初增加5537.68亿元,增长11.4%。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4117.51亿元,比年初增长16.7%。同时,得益于南京市政府实施的包括提供资金奖励、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上市服务专员工作制度等多项政策和措施,2023年南京市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年新增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年底 南京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1家,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南京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南京市上市公司涵盖行业广泛,包括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其中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在各自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在金融领域,“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华泰证券”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为地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服务与支持。 (二)南京市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政策支持 南京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十年第三产业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成为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根据南京市政府公布的数据,2001-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的格局,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此后,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处于主导地位,且近十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成为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1南京市产业结构情况 南京市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支持股权投资发展,以基金带动资金,以投资带动产业,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旨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股权投资活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上述政策措施亦为省内城投公司参与股权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的股权投资落地,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南京市政府出台 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如《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和《南京市关于扶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实施细则(试行)》,完善了金融服务,给予了股权投资机构多项优惠政策,鼓励金融市场更好服务于科创企业;此外,南京市制定了“创业南京”英才计划并设立南京人才基金,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及金融业支持制造业的力度,南京市发布了《关于促进南京市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建立了股权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更好服务南京市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增加融资供给,提高股权融资比例,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南京市发布“产业强市行动2024工作要点”,为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表1南京市股权投资政策梳理 时间 文件名称 部分政策内容 2017年8月 《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 南京市政府安排产业发展基金1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400亿元,通过参股引导、直接股权投资等市场化基金 化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设创投基金,最高可给予1500万元的开办费用补贴。入选“创业南京”企业股权投资,给予融资金额2%的奖励。 2018年3月 《关于扶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实施细则》 突出引导增加投资主体数量,增强落户吸引力,大幅提高新落户股权投资机构的开办奖励,各档次的奖励标准也相应提高,最高奖励1500万元。同时,大幅提高投资初创期科技创新项目的奖励幅度,从过去的1%提高至5%,单个股权投资企业年度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2020年7月 《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工作的函》 原则同意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在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江苏区域股权市场在全国5家试点单位中率先实现了与证监会中央监管链的连通。 2021年2月 《关于促进南京市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实施细则》 鼓励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对投资于注册纳税在本市的新型研发机构和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持有股权超过24个月,且投资资金全部到位的基金,按投资额5%给予基金管理机构奖励,投资单个企业累计奖励最高500万元。 2023年2月 《南京市江宁区关于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 根据合伙企业实际募集到位资金规模、公司制企业实缴到位注册资本规模给予股权投资机构开办奖励;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江宁区注册企业满足一定要求的,给予投资专项奖励;鼓励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发展 2024年3月 《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引导股权投资“投早”“投小”“投科技”,提升股权投资基金流动性,鼓励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等。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整体看,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持续良好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南京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