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4年8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3亿元,同比增长6.4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11.8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3.48亿元,同比下降10.78%。 需求活跃带动业绩放量,韧性十足盈利继续领跑。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在价格战刺激下的持续走强与储能开工并网旺季共同带动锂电池产业链景气度在24Q2获得修复,公司高倍率性能的“快充”、“超充”等新一代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产品产销两旺,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量8.38万吨,同比增长超55%,预计对应二季度单季度销量约4.88万吨,环比增长39.43%,驱动公司单季度业绩规模实现环比约40%的显著提升。虽然供过于求的状态令负极材料价格承压,但在工艺、电价、高排产等综合优势下,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具备较强的韧性,二季度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24.8%/16.88%, 环比分别下降1.84/0.39个pct,即使考虑信用减值、资产处置的影响,测算公司负极二季度单吨净利仍维持在0.3万元以上,表现继续领先行业。 加速布局出海优化结构,严格控费显现稳健底色。为把握境外市场发展机遇,满足下游客户以及终端市场的需求,公司在24年6月公告拟以自有资金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在西班牙设立孙公司。贸易摩擦、供应链要求严格等因素提高海外市场进入门槛,相应的竞争格局、产品盈利也相对更优,公司出海步伐稳扎稳打,后续若有产能配合落地,有望率先享受海外稀缺负极供给红利,提振产品盈利。在控费降本方面,公司24年上半年四费合计1.16亿元,同比降低约3.33%,对应费用率5.54%,同比下降0.5个pct,二季度单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1.44亿元,同比大幅扭负为正,资产负债率仍维持在23.51%的低位,健康稳健的财务情况有助于公司顺利穿越当下的行业出清周期,静候格局重塑后的价值回归。 投资建议: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负极材料作为锂电非标属性的关键一环,产品种类繁多且差异性较大,公司具备高倍率性能“超充”负极材料大批量生产能力,成功卡位进入下游各大龙头锂电客户供应链,收获可观且稳定的市场份额;2)受益于长期生产实践和工艺积累下的石墨化生产成本管控能力,公司负极产品盈利持续领跑行业;3)积极推动出海进程的同时,注重财务健康与流动性稳健,为穿越行业周期再添底气,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49.25、61.12、74.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46、9.04、11.01亿元,同比增长3.1%、21.3%、21.7%,对应EPS分别为2.86、3.47、4.2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13.2X、10.9X、8.9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短缺及价格波动风险;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海外局势风险及汇兑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