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深耕电池领域,擘画增长新蓝图:深耕厚积,薄发快速。公司成立于2002年,最初专注于镍氢电池,后于2008年转型至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如今,公司已深耕消费电池行业超过20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迅速发展成为以软包锂离子电池、圆柱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要产品的多元化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护理设备和无线音箱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极高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5.41亿元,同比增长29.53%;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继续攀升至9.94亿元,同比增幅34.1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消费景气回暖,新兴场景拉动需求:驱动电池需求上行。在传统消费电池领域,全球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需求明显复苏,预计2024年将实现增长率回升,随着AIPC逐步商业化,功耗提升预计将显著推动电池需求。技术快速发展和5G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将为无人机、可穿戴设备、AR/VR设备、电动工具等新兴产品带来增长动力。同时,便携式储能行业也呈现迅猛发展。2016年至2023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规模从0.6亿元增长至329.7亿元。镍氢电池作为车载T-BOX电源的主流选择,其需求增长有望推动产量扩大。 聚焦大客户战略,核心技术决定领先地位:筑就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依靠深厚技术积累和产品快速迭代,与惠普、微软、索尼、罗技、谷歌、大疆、比亚迪、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赢得多个领域头部客户认可。品牌客户对电池供应商的认证门槛高、认证周期长、替代成本高,订单需求稳定且计划性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不仅自主研发掌握消费电池行业关键技术,还针对各细分领域定制化研发,技术优势显著。通过增加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客户,积极扩展市场,预计在消费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产能转移+扩张,实现降本增效。为满足市场扩张需求,公司集中所有产能至惠州两大产学研制造基地。潼湖工业园一期项目预计在2024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来随着下游客户需求逐步释放,以及新产线逐步启用,潼湖工业园区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期间费用率也有望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6.57、70.05、82.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23.8%、1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4、3.16、5.6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7.6%、234.9%、79.5%,以8月12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024-2026年PE为29X、9X、5X,考虑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稳步增长,下游客户结构优质,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无法满足市场技术迭代的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项目/年度 1公司简介:深耕电池领域,擘画增长新蓝图 1.1二十年专注电池,股权结构稳定 公司专注电池产品,二十年深耕消费电池。公司创立于2002年,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2008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响应国际品牌商需求,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2022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3年,公司终端客户包括惠普、戴尔、微软、索尼、谷歌、大疆、飞利浦、松下、吉利、红旗、广汽埃安、比亚迪、小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图1:公司发展历程 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圆柱锂离子电池及镍氢电池。 软包锂离子电池中,中型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品、平板、智能手机等领域;小型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电子烟等领域;聚合物软包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 圆柱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个人护理、蓝牙音箱、医疗设备、轻动力、便携式储能等领域。 镍氢电池,主要应用于民用零售、车载T-Box、太阳能储能街灯、个人护理等领域。 图2:公司主营业务 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占比高。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潘党育,直接持股比例21.09%,通过其个人100%持股的豪鹏控股及珠海安豪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委派代表间接支配公司表决权,合计可支配表决权27.49%,控股比例高,控制权稳定。基于产业链布局考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惠州豪鹏、豪鹏供应链、广东豪鹏、博科能源、曙鹏科技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源解决方案。 图3:公司股权结构 高管团队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研发团队庞大成熟。公司董事长潘党育管理公司逾二十年;首席技术官廖兴群拥有博士学位,在公司承担技术职能多年,深耕电池技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一支1,066人的研发团队,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均深耕电池行业多年,拥有丰富的服务国际品牌商的经验。公司与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研发项目,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63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27项,境外发明专利2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455项。 表1:公司高管履历 1.2短期利润承压,全面布局带来增长机会 公司营收逐年上升,短期盈利承压。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3.18、35.06、45.41亿元,同比增长26.46%、5.65%、29.53%,总体呈增长趋势,实现归母净利润2.54、1.60、0.50亿元,同比+51.75%、-37.32%、-68.39%,盈利承压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外销占比较大(2023年营收占比60.41%,连续五年高于60%),汇率波动影响公司盈利;2、公司对拓展新业务投入的研发等费用较大,短期无法体现规模效应。2024Q1虽为消费电子传统淡季,但公司盈利情况实现大幅改善,营收9.94亿元,同比提高34.19%,归母净利润317万元,同比提高116.36%,预计2024Q2-Q4随下游需求进一步回暖,稼动率的提升会进一步提升利润。 图4:2019-2024Q1公司营收和增长率(百万元) 图5:2019-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和增长率(百万元) 公司三大业务占比结构稳定。软包锂离子电池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营收占比连续4年超过50%,近三年为54.06%、51.56%、54.20%;圆柱锂离子电池营收占比近三年为27.74%,30.30%,26.41%;镍氢电池营收占比近三年为17.14%,17.21%,14.43%。软包锂离子电池为公司聚焦业务,其三个下游应用领域笔电、手机、穿戴增速可观,在未来支撑公司规模稳步增长。 图6:2019-2023年公司业务结构 毛利率、净利率承压,研发费用占比逐年提升。2021-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0.86%、21.08%、19.24%,整体稳定在20%上下。2022-2023年电池原材料波动较为剧烈,目前原材料价格已处于底部,因此整体毛利率逐步稳定。后续随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以及下游客户需求稳步上升、新客户导入起量,预计毛利率将迎来稳固上升。2021-2023净利率分别为7.65%、4.54%、1.11%,大比重的研发投入导致净利率持续下滑。近三年财务费用波动较大,主要系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金额变动较大。 图7:2018-2024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变化 图8:2019-2023年公司费用结构(百万元) 2行业分析:消费景气回暖,新兴场景拉动需求 2.1消费电子:传统消费景气回暖,新兴场景拉动增量 2.1.1传统消费电子逐步回暖 智能手机需求有望复苏。根据IDC数据,2017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逐步下滑,尽管2021年市场迎来短暂复苏,但2022年以来,在经济环境因素和换机动力不足等影响下,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继续呈现萎缩态势。根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1亿台,实现增长率回正,2025年出货量将增长2.3%,达到12.38亿台,预计2024-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 AI技术激发智能手机变革潜力,引领新换机需求。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约为0.1亿台。随着消费者对于人工智能体验追求的不断提升,预计2027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有望到达1.5亿,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5.5%提升至2027年的51.9%。 图9:2016-202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及预测 图10:2023-2027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及渗透率预测 表2:厂商的AI手机布局进展 笔记本需求有望逐步复苏。受远程办公、学习需求增加影响,2020-2021年为全球笔记本出货高峰,根据Canalys数据,2021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高达3.41亿台,此后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下滑。2024Q1,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实现同比正增长,显现回暖趋势。考虑到2024年为置换周期临界点,叠加AIPC元年概念,预计笔记本市场在2024年迎来需求的逐步复苏。根据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将同比提升8.1%,达到2.67亿台,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06亿台。 图11:2019-2025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及预测 1)置换周期带来换机需求:IDC研究显示PC消费市场的主流换机周期为3-5年,按照2020-2021的出货高峰推算,2024年有望成为置换周期临界点,或将受益大量换机需求。 2)AIPC密集发布,有望带动PC市场新增量:AIPC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个人电脑。根据Canalys的定义,AIPC的最低要求是拥有专用芯片组或模块以运行端侧AI工作负载的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AIPC具备提供多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即时可靠的智能服务、更低的大模型使用成本、可信安全的个人数据与隐私保障等四大核心价值。2023年10月,联想在创新科技大会上展示了首款AIPC; 英特尔作为芯片商则计划在2025年前为超过100万台PC带来AI特性。此后,众多终端品牌和芯片厂商积极进军AIPC领域,密集发布了AIPC整机及芯片。 表3:厂商的AIPC布局进展 图12:2023-2027年我国AI PC渗透率预测 2.1.2新兴应用场景前景广阔 新兴消费电子产品拉动细分领域增长。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5G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无人机、可穿戴设备、AR/VR设备、电动工具为代表的新兴产品成为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新动力。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无线耳机等。据IDC数据,2022年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4.9亿台,同比下降8.2%。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涌现,以及可穿戴设备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未来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迎来增长,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45亿台,2022-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 图13:2015-2027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及预测 电子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商启咨询数据,2017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2023年规模达到1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根据商启咨询预计,2030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6亿美元。同时,中国电子烟行业内销和出口市场规模均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电子烟内销市场规模达454.3亿元,同比增长78.0%;中国电子烟出口市场规模达2498.4亿元,同比增长50.6%。 图14:2017-2023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 图15:2017-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 无人机场景或为新驱动力。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为352.8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676.4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为13.09%。2018-2023年,我国注册无人机数量从27万架增长至127万架,随着未来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我国无人机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图16: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及预测(亿美元) 图17:2018-2023年我国注册无人机数量 2.2储能:便携式储能有望贡献新增量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