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2024行业研究系列报告 光伏行业研究报告 !"#$%&'()* 1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 一、产品类别和产业链1 二、光伏产业技术进展2 三、全球及中国光伏发电装机情况7 四、我国光伏电站投资情况9 五、光伏制造产业链整体格局11 (一)多晶硅12 (二)光伏硅片15 (三)光伏电池片17 (四)光伏组件18 (五)光伏玻璃20 (六)光伏背板21 (七)光伏胶膜22 (八)背板基膜24 (九)光伏焊带24 (十)光伏硅胶25 (十一)光伏银浆26 (十二)光伏ITO靶材27 (十三)光伏逆变器28 (十四)光伏支架29 (十五)光伏边框31 (十六)汇流箱31 (十七)光伏接线盒32 (十八)金刚线(金刚石切割线)33 (十九)石英坩埚34 (二十)BIPV35 六、问题与挑战36 "#$%& 图1光伏产业链图解2 图2光伏电池技术路线3 图3光伏电池技术占比变化及预测4 图4HJT+钙钛矿可以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极限6 图52010-202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量7 图62010-2022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GW)8 图72016-2022年全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GW)8 图82018-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统计(万吨)12 图9中国晶硅材料各环节产地分布15 图102018-2022年中国硅片产量情况(GW)15 图112018-2022年中国晶硅电池片产量情况(GW)17 图122018-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情况(GW)19 表12022年我国五大六小能源集团光伏装机量及规划布局10 表2我国其他光伏电站投资重点企业10 表3我国多晶硅主要企业产能规划情况13 中国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的86%,硅片产量占98%,电池片产量占84%,组件产量占88%,四个环节产值超过7500亿元,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超过1.4万 亿元,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ffi 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光伏电池)是可以有效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部件。目前光伏电池已发展至第三代。光伏电池主要类型包括: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以单晶硅、多晶硅为代表,是目前技术发展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光伏电池,目前占太阳能电池的份额95%以上。2)化学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以碲化镉(CdTe)、砷化镓(GaAs)、铜铟镓硒(CIGS)为代表,相较晶硅电池所需材料少、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容易量产,但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存在部分金属材料价格昂贵、材料纯度要求高的问题。2022年,全球薄膜电池产量有所增长,但增速远低于晶硅组件,市场占有率仅为3.1%,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3)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QDSCs)等,具有效率提升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已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头部企业纷纷加码钙钛矿研发。 从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看,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片(单晶硅、多晶硅、非晶态硅)、银浆、电池片、层压件、组件、支架、逆变器、 汇流箱、控制器等;中游为光伏发电环节,通过光伏组件构成的光伏电站,主要有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及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两种形式;下游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光伏电子电器产品及光伏电站运营维护服务等。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1光伏产业链图解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01(-2345 光伏行业技术创新与迭代层出不穷,过去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取代了多晶硅太阳电池技术、金刚线切割技术取代了砂浆切割技术,背钝化(PERC)太阳电池技术取代常规铝背场(BSF)太阳电池技术等 等。每一轮技术变革都导致行业格局重塑。 N型电池片阶段,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在2021年,PERC仍是主流的电池片技术,由于PERC电池的产业化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23.1%逼近其理论极限,更高转换效率的N型技术路线替代PERC成为主流电池片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光伏电池片技术从P型转向N型时代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技术分流:一类是以TOPCon为代表的延续性技术,工艺与P型时代主流的PERC技术一脉相承,目前仍具有技术升级空间;另一类以HJT为代表,性能上具有众多优势,但产线、工艺与PERC时代互不相通。在N型电池片阶段出现技术分流,形成TOPCon/IBC/HJT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局面。 图2光伏电池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Jinko,招商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系列报告:产业链价格快速触底,静待后续的需求表现-230717》。 图3光伏电池技术占比变化及预测 资料来源: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TOPCon技术仍为近期投资重点。TOPCon相较于PERC来说效率更高,组件功率更高,因此能够节省电站端土地、支架等BOS成本(即组件以外的系统成本),国内电站节省幅度大概在8-9分/瓦。TOPCon自2022年初量产以来,效率、成本仍在迭代优化,相对于PERC的优势持续拉大。目前的技术分歧在于TOPCon与HJT的技术之争。根据中信建投2023年7月研报《如何看待当下光伏新技术:TOPCon和异质结之间的竞争》,TOPCon对比HJT,目前在功率上差别不大,HJT成本目前比TOPCon高出0.12-0.13元/W,主要高在银浆、设备成本、靶材等方面,测算下来,HJT投资回收期大于TOPCon,因此在产品性价比上从当前条件来看,TOPCon在未来2-3年内都将是性价比最优的电池技术,所以TOPCon也成为大多数企业扩产的选择。当前市场认为2024年TOPCon供给大规模放量,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盈利能力可能大幅下降。但中信建投认为TOPCon目前还远未到“类PERC化” 的阶段,长期技术升级空间较为广阔。 HJT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中长期有机会成为主流技术。HJT具有工艺流程短、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衰减率低等优势,其双面对称和低温的特性,更有利于实现薄片化,且作为平台级技术,与下一代钙钛矿电池技术融合形成叠层电池更加顺畅,能够达到更高的转换效率,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范畴。目前制约HJT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设备与低温银浆、靶材等材料成本较高。2023年以来全产业链降本持续推进,双面微晶、0BB、银包铜、铜电镀、HJT/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新技术持续进步,特别是近期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罗博特科、金辰股份等设备厂商以及华晟新能源的低铟靶材解决方案取得进展,HJT的投资维持了较高景气度,在中长期有望成为主流技术。根据PVInfolink,2023年年底我国HJT产能预估可达到58GW,同比增长346%,组件出货13GW,同比增长333%,维持较高增速。目前华晟新能源、爱康科技、东方日升、金刚光伏等主要电池和组件产能建设规模合计超过80GW,三五互联、乾景园林、宝馨科技、泉为科技、国电投、正业科技等跨界企业均具有超过10G的扩产规划。根据Taiyangnews发布的《2023年异质结太阳能技术报告》,中国已经有超过40家企业布局HJT行业,规划和在建的产能合计约218GW。 图4HJT+钙钛矿可以突破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效率极限 资料来源:梅耶博格,安信证券《光伏行业HJT商业化系列专题报告》。 国内企业纷纷加码钙钛矿研发。学界认为晶体硅太阳电池最高转换效率为29.43%,若想进一步打开转换效率的天花板,需与下一代电池技术(如钙钛矿)进行融合,形成叠层电池。从布局钙钛矿电池的企业类型来看,技术型初创企业包括极电光能、纤纳光电、协鑫光电等;光伏龙头企业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跨界企业布局/投资包括宁德时代、皇氏集团、丰田汽车等;央国企布局包括华能集团、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近期,协鑫光电、脉络能源相继披露在钙钛矿组件的效率进展。2023年6月14日,隆基绿能宣布,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权威认证,公司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的转换效率,将此前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再度提高1.7个百分点。7月2日,头部设备制造商捷佳伟 创披露将募集不超过9.61亿元,投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设备产业化。 6#789:;01<=>?@A 光伏发电将在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到2027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将增加两倍,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中国将提前五年实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总容量1200GW的目标。 图52010-202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量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IEA。 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的1/3以上,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和新增总装机容量分别连续10年、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87.41GW,同比增长59.3%,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38%,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74.5%;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92.6GW,全年光伏发电量为4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约占全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9%。 图62010-2022年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GW) 图72016-2022年全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GW)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2023年)》, 《2022年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接近2022年全年装机数据(87.41GW),占上半年新增电源装机的56%。截止6月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约4.7亿千瓦,光伏已经成为国内装机规模第二大的电源,仅次于煤电。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从 95-120GW上调至120-140GW,同比最大增幅超60%。受中国需求拉动,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由280-330GW上调至305-350GW,同比最高增50%。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346GW,同比增幅约37%。该数据与中国光伏协会预测相当。该机构同时预测,在中等情景下,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5.3TW。根据索比光伏网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有望达到400GW。 随着光伏组件成本快速下降,全球光伏潜在需求快速释放。根据报道,近期中国将向南非电网提供66GW太阳能基础设施,帮助其加快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预计将使南非国内光伏发电量渗透率提高至30%左右。南非市场当前组件出口规模较小,是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当前全球还存在大量与南非市场类似的市场,这类市场的特征是基数小但增速快,例如菲律宾、斯洛文尼亚、马来西亚、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随着组件成本下降至1.3-1.4元/W,这类市场的光伏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 B#C;01=DEF@A 我国光伏投资企业众多,目前呈现国家队、大型央企、国企占行业主导地位,光伏产业链企业和民营企业充分参与的格局。2022年五大六小新增光伏装机量45.27GW,占全国的52%。部分央企以自建或合资模式同时向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制造延伸,但仅能满足部分需求。其他电力建设行业央国企、地方能源国企也广泛参与;光伏产业链头 部厂商也向光伏电站投资延伸。 表12022年我国五大六小能源集团光伏装机量及规划布局 企业 新增投产 /万千瓦 累计/万千瓦 十四五光伏装机规划 光伏组件布局 国家电投 1200 5313 28GW 青海、西安、温州电池及组件基地 中国华能 800 1712 30GW 自建大理电池及组件基地,入股皇氏集团合资 国家能源集团 750 1410 20-30GW 中国华电 550 1059 25-30GW 自建湖北荆州组件基地 中国大唐 325 860 25-30GW 中广核 211 325 5GW 全产业链项目落地温州 中核集团 208 832 15-25GW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