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点评-有助于优化大行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点评-有助于优化大行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金融2024-08-02国信证券A***
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点评-有助于优化大行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联系人: 刘睿玲 021-60375484 liuruiling@guosen.com.cn 事项: 今年5月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发行了TLAC非资本债。我们认为,大行过往保持了较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未来如果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能够加大,则有望使得大行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核心一级资本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其ROE水平。 评论: 大行TLAC达标压力不大 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TLAC杠杆比率要求。对于TLAC风险加权比率,第一阶段要求不低于16%,第二阶段不低于18%;对于TLAC杠杆比率,第一阶段不低于6%,第二阶段不低于6.75%(从测算结果来看,该指标不构成约束,因此一般会被忽略)。其中,四大行需要在2024年底满足第一阶段要求,2027年底满足第二阶段要求; 交通银行2023年11月27日才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在认定之日起三年内满足相关要求。 我们假设存款保险基金按上限计入大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然后使用2024年一季度末数据静态测算了大行的TLAC缺口,发现整体而言达标压力不大。 表1:使用2024年一季度末数据静态测算的大行TLAC缺口 大行存在资本优化空间,有望提高ROE水平 前述测算中,TLAC达标压力不大的前提是大行保持了较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因此相当于使用核心一级资本来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从资本成本角度,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的资本成本显著高于TLAC非资本债,因此这一安排并不经济,长期来看,大行存在资本结构优化空间。若未来大行通过增加发行TLAC非资本债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要求,而不是通过核心一级资本满足这一要求,那么发行完TLAC非资本债之后,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就无需保持在当前的较高水平,而是可以用其来增加财务杠杆,从而提高ROE水平。 我们基于这一思路,使用2023年(ROE使用2023年数据,以排除季节性扰动)和2024年一季度数据(资本相关数据使用2024年一季度数据,以反映最新的资本状况,尤其是资本新规的影响),测算了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大行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可以实现的ROE提升水平。其中TLAC风险加权比率使用的是第二阶段要求,以考虑资本结构优化的长期影响。现实中的情况将介于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之间: 在第一种情形中,我们假设大行的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为目前已公布的额度上限。在这种假设下,大行的TLAC风险加权比率超出第二阶段最低要求的幅度不大。考虑到TLAC风险加权比率会有一些波动,因此预留1%左右的安全边际是必要的。此外,有的银行TLAC非资本债额度可能有缺口,我们假设其通过二永债等方式来满足,而非通过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因而不会降低ROE。在这一情况的假设下,大行的ROE基本没有提升空间。 在第二种情形中,我们假设大行的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不受限制。这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虽然暂时难以实现,但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极端假设,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一个参考系。当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不受限制时,大行可以将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低至监管最低要求的水平。我们假设大行将预留2%的安全边际,以防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波动导致其低于监管要求,以及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等级提升预留安全边际。在这一情况的假设下,大行的ROE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表2:两种极端假设下大行ROE提升空间测算 因此整体来看,若未来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加大,大行的资本结构优化,其ROE也有望提升。其ROE提升的形式可以是增加资产增速,也可以是增加分红比例,两者均可以提高权益乘数,提升核心一级资本的使用效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仍有压力,复苏缓慢,且银行基本面仍处在下行周期中,因此我们判断高股息策略继续占优。中长期来看,我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内生性在逐步恢复,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我们的前述分析和测算均基于静态数据测算,而且其中假设很多,因此可能与现实情况偏离较大。前述分析和测算的目的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参考视角,帮助我们理解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对大行的影响,其背后的逻辑是TLAC非资本债发行规模加大可以使得大行资本结构优化,从而提升ROE水平。若TLAC非资本债额度或者发行量较小,则难以实现前述效果。 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不良暴露和净息差下行可能持续拖累银行业绩。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