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汽车|Robotaxi,汽车迎新一轮创新爆发期 会议要点 1、Robotaxi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Robotaxi行业在武汉等地已经出现现象级产品,订单暴增,行业快速迈向盈亏平衡点。百度的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规模最大,订单量显著增加,显示出消费者的高需求。 ·Robotaxi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从量变到质变,成本显著降低。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第六代产品的理论成本降至一块钱以下,推动行业进入快速跑马圈地阶段。 2、供应链与技术路线 ·Robotaxi的代工及供应链值得关注,百度的萝卜快跑由江铃汽车代工,滴滴则与广汽埃安合作。广汽埃安的供应链公司如强兴科技也值得关注。 ·新技术在Robotaxi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主要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清洗、V2X和换电技术。其中,传感器清洗技术的市场趋势最强,恒帅股份在这一领域表现突出。 3、主要运营公司与技术状态 ·国内外主要的Robotaxi运营公司包括百度、小马智行、滴滴、文远知行,以及国外的Waymo、Cruise和特斯拉。这些公司在技术上大多采用视觉为主的感知方案,尚未完全商业化应用大模型技术。 ·百度的萝卜快跑在国内运营城市最广,覆盖11个城市,武汉的运营规模最大。小马智行、滴滴和文远知行也在多个城市进行布局。 4、盈亏平衡点与市场规模 ·以百度的萝卜快跑第六代车型为例,单车成本约为20.5万元,按照五年分摊,每年硬件成本不到5万元。要达到盈亏平衡点,平均每天需完成20单订单。 ·Robotaxi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可达到780亿至2000亿元。其市场渗透率在20%至50%之间,出行里程可达144亿至360亿公里。 5、政策与市场推广 ·武汉市政府对Robotaxi的支持力度大,补贴超过100亿元,推动百度与吉利合作的吉悦汽车公司落地武汉。这种模式可在其他城市复制,政策支持是关键因素。 ·Robotaxi市场的推广将逐步从网约车市场切入,未来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存量替换,改变传统的购车模式。 6、供应链与技术路线的边际变化 ·Robotaxi在L4级别上,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清洗装置成为标配,车路协同和线控制动技术也变得更加重要。特斯拉的视觉方案如果成功,将进一步推动成本下降。 ·供应链方面,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和核载,传感器清洗装置供应商恒帅,以及车路协同相关的万杰高新星等公司。 7、主机厂与平台方的合作 ·主机厂在Robotaxi领域的角色将发生变化,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的主机厂可能转变为运营商,而没有掌握技术的主机厂则可能成为代工方。现有的合作模式包括埃安与滴滴、丰田与小马智行、江铃与百度等。 ·部分主机厂如吉利、广汽等正在自主研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计划 在2025年实现量产。会议实录 Robotaxi产业前景分析 好的,谢谢会议秘书。各位投资者,各位领导,早上好。我是国金汽车的陈长红。今天由我和我们智能汽车组组长蒋浩然老师一起向大家汇报一下Robotaxi行业的情况,以及我们看好的一些细分赛道。 回顾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趋势,特别是在2018年、2019年,虽然宏观经济环境较为悲观,但产业趋势却在加速。例如,上一轮电动化的爆发点是特斯拉发布Model3,以及国产Model3在中国的推出。这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大爆发。现在,大家也在寻找新的爆点。去年,城市NOA(NavigateonAutopilot)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爆点,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边际替代品,还没有达到质变的阶段。因此,去年很多人对今年电动车市场的乐观预期,主要是基于智能驾驶或辅助驾驶的城市NOA会带来购车需求。 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国内车路云建设的加速,另一个是百度的“萝卜快跑”,这款产品在武汉的订单暴增。此外,特斯拉计划在8月8日发布Robotaxi,滴滴也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推出Robotaxi。我们认为,Robotaxi的商业模式爆发性明显强于城市NOA,因为它已经到了质变阶段。以百度的“萝卜快跑”第六代产品为例,其理论成本可以降到一元以下,这意味着打车成本将显著降低,行业将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类似于当年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 从供应链角度看,值得关注的有五个方向。首先是运营主体,A股市场没有相关公司,主要是特斯拉和百度,未来可能还有滴滴。其次是代工及供应链,除了特斯拉自生产外,其他公司都依赖代工。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可能由江铃汽车代工,滴滴则可能由广汽埃安代工。广汽埃安的供应链公司,如强兴科技,值得关注。 第三是策略板块,这个板块从去年开始一直处于低谷,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创新周期延迟,导致产品周期老化,相关公司的增长放缓。典型公司如张华、拓普、恒帅、清泉、代美等,估值从三十多倍降到二十倍以下,业绩也下调。但随着产品周期的到来,这个板块有望快速爆发。 第四是新技术,包括激光雷达、传感器清洗、V2X和换电。传感器清洗的趋势最强,因为其成本从200元提升到1000元。V2X和换电技术也有潜力,尤其是换电技术在Robotaxi时代更具生命力。 以上是我们的结论性汇报。接下来,我们将以问答形式解答市场关注的问题。蒋老师在这方面有十多年的经验,他会为大家做详细解答。蒋老师,你能听到吗? 亲爱的各位投资人,早上好。 Robotaxi行业现状分析 OK,市场现在对Robotaxi刚刚开始关注,但很多细节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比如说,Robotaxi在武汉已经出现了一些现象级的状态。可以看到消费者的热情很高,订单暴增。另外,相关公司也表示行业可能快速接近盈亏平衡点。那么,Robotaxi现在的行业状态到底如何?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 其实,Robotaxi这一行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是厚积薄发。这个行业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2018年以前,自动驾驶行业的大部分融资都投向了Robotaxi。当时国外知名的公司有Waymo、Cruise、UberATG和Zoox等。国内也有很多,比如百度、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包括摩拜其实最早也是做这个技术平台起家的,还有轻舟智航等。但后来由于技术进展不如预期,以及商业落地的一些法规政策困难,大部分公司坚持不下去,逐渐退出,有些破产,有些转向L2+,比如Momenta。但目前还在坚持做Robotaxi的知名公司有Waymo、Cruise、特斯拉,国内有百度、小马智行、滴滴和文远知行。 现在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武汉的萝卜快跑。头部几家公司目前在运营上的布局情况如下:萝卜快跑在国内运营城市最广,有11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长沙、合肥、阳泉、乌镇。其中武汉是运营规模最大的。小马智行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核心城市。滴滴相对起步晚一些,主要在上海、深圳。文远知行目前在北京、广州、南京、大连、无锡、鄂尔多斯和博鳌有运营。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大家基本上用的方案都是类似的。感知主要还是以视觉为主,规划算法和大模型目前国内几家都还没有真正商业化应用。大家看到特斯拉的大模型带来的好处,也在前期投入,但目前真正投入商业环境的还是2022年初那一代的BEV加上规控算法。从技术路径上基本差不多,可能在算法的精细度上有些差异。 投资者比较关注的是技术体验上的差异。虽然底层技术上没有大的区别,但产品体验上有些细微差别。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示范区的 运营推进速度,比如武汉的Robotaxi有超过千辆车在运营,这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变化。另外,大模型的投入会对企业带来深远的变化。特斯拉在海外体验相对于BEV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国内公司能否快速将新一代技术上车,技术底座是否扎实,这些都会影响未来的市场占有率。 关于萝卜快跑,目前它的运营情况、车型迭代情况、总部署量及规划是大家关注的重点。Robotaxi已经坚持了十年,现在到第六代车型。第一代是与宝马合作改装的,2013年推出。第二代与奇瑞、比亚迪、北汽合作,2016年上市。第三代与林肯合作,2017年推出。第四代与红旗合作, 2018年推出,这四代加起来有两千多台。第五代与极狐和安凯合作,投放了两千多台。第六代是百度自己研发,由江铃代工。第五代成本在45万以上,第六代成本降到20.5万。如果按五年分摊,每年硬件成本不到5万,这是一大降本趋势。据百度称,今年年内将在武汉部署超过千辆。供应链方面,第六代车型由江铃代工。激光雷达目前是禾赛,但也在与速腾讨论,因为车上会包含多个激光雷达,主机厂为了供应链安全会选择多家供应商。摄像头由华阳代工,目前还是中控区方案,内部在切换到Orin芯片或自研芯片。如果切换到Orin芯片,算力需要四颗,成本也是巨大考验。其他供应链细节,投资人可以会后与我们国内汽车团队联系。会议秘书,请看一下今天参会的投资者提问情况,我们再接着讨论。 滴滴Robotaxi发展前景 好的,谢谢会议秘书的播报。待会各位领导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问。接下来我继续提问。刚才提到的是如何快速发展。现在从我们这边的投资反馈来看,大家特别关注国内的滴滴这种情况。未来不知道滴滴这边有没有 具体的了解,因为滴滴确实是流量入口,这块有很强的优势。相比之下,萝卜快跑目前大概是什么状态? 其实大家可能都忽略了滴滴,最近也有很多投资者在问,萝卜快跑这一类的Robotaxi起来会不会对滴滴有很大的冲击?实际上,滴滴在无人车Robotaxi这个领域起步也是相当早的,大约在2017年左右就开始了。即使在滴滴之前遇到了很多重大变化,甚至把造车业务都卖掉的情况下,它仍旧坚持了Robotaxi的业务。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滴滴现在和安安的合作,新一代的Robotaxi车会在2025年商业化落地。对于滴滴来说,如果这个Robotaxi业务能够保持发展,我认为对它的主业务实际上是一种促进作用。因为它既是一个运营商,也可以成为一个平台方。对于其他一些运营商来说,滴滴的流量入口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是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关于Robotaxi这块,现在头部公司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了。这一块我不知道怎么去算,包括运营成本,日订单量达到多少才能盈亏平衡,这个账是怎么算的? 首先,我们以第六代Robotaxi为例,因为第六代是最新的一代。第六代的成本是26.46万元,一般这种车子是按照五年分摊计算。再加上一些电费、监管和运营监督的费用,我们以萝卜快跑的官方收费标准来算,起步价16元,单车里程价2.8元。平均每单至少5到8公里,平均算下来至少需要十单以上。 但实际上,萝卜快跑在武汉地区的初期推广是通过打折和补贴来吸引用户,就像早期的滴滴打车一样。所以目前来说,我们认为至少要跑到20单才 能做到盈亏平衡。 好的,现在我看到线上有些提问。请会议秘书安排。 好的,下面有请手机尾号为2779的参会者进行提问,请发言,谢谢。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在用的是谁的车?第二个问题是,主要是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路线开始,还是说乘客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好意思,第一个问题没听清楚,是用谁的车,和哪个厂商合作的车? 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目前来说,还是在示范区运营,还不能做到完全自由行驶。包括在武汉,虽然已经覆盖了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但还是在限定区域内,且在固定的站点。这是因为运营和监管的要求。 第一个问题不好意思,能重复一次吗?是问用的什么车,对吧? 我不知道罗总是否在线,因为第一个问题确实有点杂音,没听清楚。下一位是刘总,您这边好像有问题。 Robotaxi市场前景分析 请您解除静音。好的,谢谢。如果待会儿还有补充,可以继续提问。现在有一个文字提问,问目前的技术路线是单车智能还是依赖V2X?这是关于武汉及其他地区技术方案的问题。 主要还是以单车智能为主,车路协同会做一些支持或补充。 好的,我继续。刚才我们讨论了运营成本和盈亏平衡点,大家也比较关注为什么萝卜快跑选择在武汉,而不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未来行业扩展的节奏会如何判断?首先,为什么选择武汉?然后,未来的扩展节奏怎么看? 主要选择武汉是因为武汉市政府的补贴。武汉与百度在无人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