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内资龙头,业绩拐点或已至 公司成立于1997年,深耕线束领域二十余年,为国内线束内资龙头。公司前瞻布局高压线束开启新增量,16年首获高压线束定点,现已形成整车定制化线束、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及尾部线束等多维产品矩阵。 低压线束内资龙头深度绑定赛力斯,核心客户放量助力腾飞 电动智能化助力汽车电子元件数量增多,带动线束用量增加,同时,智能化对线束数据传输速率提出更高要求,高传输速率线束带动单车价值量进一步提升,量价双升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国内低压线束市场当前由外资巨头主导,进入壁垒较高,供应体系相对封闭。公司凭借领先的正向研发和设计能力,先后获得大众、奥迪、上汽等多家主机厂优秀供应商资质,突破供应商壁垒,成为内资线束供应商龙头企业。随着24年M7和M9的放量以及新车型的陆续推出,公司作为赛力斯供应商,有望较大受益。当前公司持续向外资和自主新能源品牌突破,获得奔驰、北美T公司等国际知名厂商认可,并切入理想、智己等造车新势力供应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优质客户资源叠加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再腾飞。 前瞻布局高压线束,新能源助力业绩再腾飞 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与传统燃油车不同,尤其电动车用三电系统替换了燃油发动机系统,高压线束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连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控制系统这三大核心部件的纽带。公司超前布局新能源高压线束业务,凭借丰富的传统线束研发经验及优质的下游客户基础,接连斩获理想、赛力斯、北美T公司等头部新能源厂商订单,逐步建立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战略布局西南地区,增强配套供应和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公司接连募资进行产能建设,为订单增长提供支撑,拓宽公司成长边界。当前高压线束已成为公司发展战略核心,随新能源加速渗透,自主品牌接连崛起,公司作为线束内资龙头有望享受国产替代红利。随高压线束业务持续拓展,有望打开公司业绩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69.79/92.43/116.7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4/7.04/9.0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为25/18/14倍。公司为汽车低压线束内资龙头,高压线束加速落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给予24年25-30xPE,对应目标价28.75-34.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至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及定增投产不及预期;公司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财务数据和估值 1.汽车线束内资龙头,业绩拐点或已至 1.1.深耕线束行业二十余年,传统汽车线束内资龙头企业 公司深耕线束领域二十余年,为传统汽车线束内资龙头企业。沪光股份前身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汽车线束产品研发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深耕线束行业,产品包括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和尾部线束等,配套车型不断向高端车渗透。自2000年起,公司陆续获得奇瑞、江淮、上汽大众、北京宝沃、上汽集团、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企业整车线束定点。2012年,公司首次为大众集团提供高端定制化KSK整车线束。2020年以来,公司又陆续获得了理想、蔚来等新势力车企线束定点等。公司深耕线束产业二十余年,产品布局由局部线束逐步扩展为定制化整车线束,并逐步向外资品牌开拓,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截至2024年3月,成三荣持股比例为59.98%,金成成持股15%,二人为父子关系,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二人皆具备丰富行业经验与资源。 父子二人共同开拓技术及管理领域,股权集中稳定,公司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图1: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3月) 公司主营产品可分为: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主要涵盖:1)门后盖线束:实现门板与后盖控制功能;2)高压线束:为新能源车定制开发的特殊线束;3)发动机线束: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器和发动机各传感器;4)前舱线束:用于连接车身控制系统、前大灯、风扇等位于前舱区域电器;5)仪表线束:用于连接驾驶系统、娱乐系统、空调系统等电器;6)ABS线束:用于连接车身稳定系统和传感器之间的注塑线;7)电缆线束:传递汽车的电源和接地;8)客户定制线束等多维线束产品。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2023年成套线束占比达74.9%,收入达到29.97亿元。其他线束占比约为18.2%,其他业务占比约为3.2%,发动机线束占比约为3.7%,公司业务稳健发展,收入结构多元化。 图2:沪光股份主要产品 图3:公司业务营收占比 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公司在国内上海、江苏、重庆、天津、福建等地均有布局,在抢占本土市场的同时也逐步向一流合资和外资品牌开拓,于美国(筹备中)和德国均设有工程中心,以实现对美洲和欧洲的布局。目前,公司持续为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赛力斯、L汽车、美国T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提供汽车线束同步开发、批量供货及技术服务。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已取得L汽车、美国T公司、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上汽、赛力斯、蔚来等汽车厂商的多款高压线束项目定点,并实现特定项目的批量供货。 图4:主要客户(截至2024年7月) 图5:全球化布局(截至2024年7月) 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利润拐点或现 核心客户需求释放,营收弹性强劲;盈利水平持续修复,利润有望拐点向上。2015-2023年,公司营收从10.15亿元上升至40.03亿元。2019-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导致汽车行业环境不佳的因素,营收同比下降。2021年公司进一步革新产品、拓展客户,营收达24.48亿元,同比+60%,2022年持续发力,营收达到32.78亿,创历史新高。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03亿元,同比+22.11%,归母净利0.54亿元;随着公司量产项目放量以及新项目量产,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并在2023Q4迎来业绩拐点。 图6: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7: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公司汽车类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6.94%,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品利润水平。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导线、端子,其成分主要为铜,铜材属于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但价格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市场需求、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大波动。2023年公司产品成本比例中直接材料占比高达76.94%,铜价格波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图8:2023年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占比 2020-2023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致毛利率短期承压,价格传导机制或将缓解压力。成套线束为公司主要产品,其原材料主要为铜。铜价上涨致公司产品毛利率承压,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采用铜价补差或调整产品价格的方式抵御铜价波动风险。自2021年以来,公司积极优化客户结构,拓展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业务版图,继续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持续加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投入。当前,高压线束开始放量使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成套线束单套价格持续优化。 图9:主要原材料铜价格走势(元/吨) 图10:成套线束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 原材料价格或趋于稳定,价格传导机制落地,叠加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线束的生产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加速修复。自2021年以来公司盈利能力开始修复,尤其是2023Q4开始公司净利率快速回升。23年和24年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2.89%/13.96%,净利率分别为1.35%/6.58%。公司毛利率与疫情前相比走低,但净利率已恢复疫情前水平,公司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1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 1.3.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构筑产品护城河 2015-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费用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2023年公司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费用率5.56%,同比下滑0.09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8%/3.64%/1.44%。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整体趋势逐步加强。 图12:2015-2023年三费费用率(%) 2015-2023公司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从2015年以来,公司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2023年公司投入高达2.09亿元,同比增长29.07%,占营业收入的5.22%。 研发费用的投入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转化为新工艺研发技术,取得了客户及合作开发供应商的广泛认可。 2022年9月23日沪光股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挂牌公示,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4亿元,预计2026年后达产,年收入9亿元。项目占地面积约33亩,拟建总建筑面积68833平方米,地上面积54855平方米,地下面积13978平方米。预计2026年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9亿元,年税收9000万元。沪光股份上海技术研发中心将致力于整车电气系统的研发、设计、验证和试制,以及轻量化铝线、小型化连接装置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 图13:2015-2023研发费用和费用率 图14:上海技术研发中心规划 2.低压线束内资龙头,核心客户放量助力腾飞 2.1.汽车低压线束不可或缺,具备长期成长性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类似汽车的神经网络,为整车中不可缺失的系统级零部件。主要用于连接汽车的蓄电池、分电盒、执行器、控制器、传感器等部件,为整车电器电子部件提供电能、信号传输,并为控制回路提供基础连接,使之实现所有的电器功能。 电气安全和信号精度对线束的连接稳定性要求极高,确保线路不产生过载、短路、断路、电压波动以及信号传输衰减。 图15:汽车线束分布(前侧视角) 图16:汽车线束结构爆炸图(后侧视角) 根据系统的组成,汽车线束可分为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底盘线束、安全气囊线束、仪表盘线束等。 表1:汽车线束种类分类 2.2.电动智能化助低压线束量价齐升,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汽车已经从最初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逐渐向娱乐化、智能化发展。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夺取未来汽车市场重要的有效途径。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转变之下,低压线束发展机遇逐渐显现。 2.2.1.单车传感器数量+数据传输量激增,汽车线束迎量价齐升 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电气架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汽车线束用量大幅提升。1950s,汽车内电气组件极少,没有电子元件,环形端子就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1960s,电气组件增加;自1970s起,开始引入电子元件,电子集成推动电气化发展,专业的电气架构成为重点;2010s后,消费电子产品集成增加了电气系统的复杂性,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推动高电压动力系统发展。 汽车智能化与电气化程度的提升,依赖于汽车传感器、ECU(电子控制单元)数量的增加,90年代一辆车的ECU数量大约为十几个,而目前单车ECU数量已增至上百个。控制单元的数量的增加使得网线结构日益复杂,大大增加了车辆中的线束长度。 图17:汽车电气架构演变带动汽车线束用量增加 图18:电子电器架构演变趋势 2.2.2.智能化加速渗透,低压线束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立法和政策实施,促进自动驾驶落地。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2020年11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国内L2/L3级自动驾驶在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达到50%,首先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推行商业化应用;在2031-2035年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将广泛运行于我国广大地区。2022年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首次明确自动驾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2022年8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产业链落地。2023年工信部、国家标准